湖南道州简介,介绍一下吧

 我来答
蒹葭紫色
推荐于2016-08-02 · TA获得超过91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73万
展开全部
  道州即今道县,位于湖南南部,与两广毗邻。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43.2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37亿元,财政收入11154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各项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截止2008年道州人口接近80万左右,人民安居乐业,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基础良好,港澳地区朋友的投资道州,交通的不段建设,这一切将极有利的促进道州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各方面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行政区划
  道县位于潇水中游,东邻宁远县,南界江永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西接广西全州、灌阳县,北连双牌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1′-110°56′,北纬25°09′-25°50′。南北长77千米,东西宽62.6千米。总面积2441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2003年)。
  道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9个乡、4个民族乡:濂溪街道办事处、西洲街道办事处、梅花镇、寿雁镇、仙子脚镇、清塘镇、祥霖铺镇、蚣坝镇、四马桥镇、白马渡镇、富塘乡、乐福堂乡、桥头乡、营江乡、万家庄乡、新车乡、上关乡、白芒铺乡、柑子园镇、东门乡、审章塘瑶族乡、井塘瑶族乡、横岭瑶族乡、洪塘营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道江镇。
  2000年,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总人口624199人,其中:道江镇113530 人 梅花镇30180人 寿雁镇61563 人 仙子脚镇24879 人 清塘镇33063 人 祥霖铺镇34340人 蚣坝镇39353 人 四马桥镇29833 人 白马渡镇27113 人 上关乡26399 人 富塘乡9092人 万家庄乡8915 人 东门乡15235人 东福堂乡11280 人 桥头乡31853人 营江乡9191 人 新车乡23872人 白芒铺乡25422人 柑子园乡27562人 审章塘瑶族乡13699 人 井塘瑶族乡8423人 横岭瑶族乡8161 人 洪塘营瑶族乡11241 人。
  历史沿革
  《汉书·职官志》载:“县有蛮夷曰道。”古营道县、道州、宏道县和后来的道县,其名称均源于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营浦县,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隋代为永阳县地。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次年,改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天宝元年(742),改州为江华郡,改县为宏道。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为县级散州。民国2年(1913),改道州为道县。
  历史文化
  道州自古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明资源优势明显.自秦朝设立营浦县后,在2000多年的建制史中,有1500多年的时间为郡、为州、为府、为路治。这里古文化遗有产丰富,1995年玉蟾岩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以前的稻谷遗存,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栽培标本。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孕育出著名的人物,有理学鼻祖周敦颐,草书大师何绍基,宋朝名臣寇公等等历史中有名有气节的人物.何宝珍贞节"不畏强暴"为代表的道州女性.道州女性有其刚烈也有温柔的一面,顾家是道州女性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和性格特点,而道州男性忙里忙外,追求事业的特点也令人敬佩,所谓男人先有事业,后才有家庭,非常直白的说明了道州男子的事业心极强,专注与每一项属于自己的事业当中,回家也能做一名温厚的家庭主男.这就是所谓的男人事业家庭两不误!
  历代名人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室名“濂溪书堂”,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吴必达(?~?),字材卿,道州(今湖南道州)人。南宋理宗淳皊元年(1241)辛丑科徐俨夫榜进士第二人。吴必达本为进士第一,因有官降为第二,授建康教授,擢奉议郎,为礼部驾阁,兼给事中。
  何绍基(1799~1873) 清代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曾充福建、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任四川学政。次年因条陈时务,被斥为"肆意妄言",降官调职。此后主讲山东泺物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著有《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草堂诗·文钞》、《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校正》等。   何绍基出入于阮元、程恩泽之门,通经史、律算,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是近代提倡宋诗的重要人物之一。论诗主张“人与文一”、“先学为人”,而后直抒性情,“说自家的话”(《使黔草自序》、《与汪菊士论诗》)。他作诗“宗李、杜、韩、苏诸大家”,不名一体,随境触发,较为真挚。他有过讥刺时政的诗作,如《沪上杂书》“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对外国侵略者盘踞租界深为愤慨。但由于仕途挫折,性情拘检,他说“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亦不敢也”(《东洲草堂诗钞自序》),而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诗作大都是登临唱和、书画题跋及抒写个人生活感受,很少涉及社会政治内容,如《沪上杂书》感慨外国侵略者盘踞之类很少。他的山水诗善于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白描客观景物,颇有特色,如《山雨》、《望飞云洞》等。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   著有《东洲草堂金石跋》、《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钞》、《东洲草堂文钞》等。   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何绍祺,字子敬,号勗潜,湖南道州(今道县)人。绍基弟。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举人,官至浙江道员。书法颜真卿,能承家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