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住院只是看门诊医疗费,门诊医疗费用有达到医保的起付线也是可以统筹报销的。
在这些情况下医保不报销,要注意:
1、有第三方责任的按规定不能报销。
如果你不追究第三方责任不要求第三方赔偿,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然后到打工的单位开无工伤证明,到村委会开具无第三方责任,这时候去医院医改办都会走医保。
2、第一次不走医保,第二次就不能报销。
如果得了病(外伤导致的疾病)第一次治疗后没有用医保报销,若第二次又因为同一种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则不能报销;所以能走医保就走医保。
3、乙类药品报销得自付一定比例,丙类药品需自付,所以治疗时一些药品不能报销。这些药品多为进口或者高级医疗产品,医保报销目录中没有这些。
4、超过了报销时间。
医保都有结算年度,都是当年看病当年报,如果在下一年一月份之前还没有报销的视为放弃医保报销。所以农民在办完住院手续后立马去医改办拿报销手续。
扩展资料: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几种形式。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的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真正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好病,使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取信于民,促进农村医疗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保报销比例
不同的地区报销模式不同
全国各省、市执行的政策不一致,最好详细咨询一下当地的工作人员。
据我所知,一般有以下几种报销模式
大病统筹+慢性病门诊 这是指住院和重症慢性病享受报销待遇
大病统筹+慢性病门诊+小额门诊统筹 这是指住院和重症慢性病以及小额的门诊费用享受报销待遇
大病统筹+小额门诊(家庭账户) 这是指住院报销,小额的门诊费用由你交纳的合作医疗资金支付,各市、地交费比例不同,有的地区个人交10元,有的地区个人交费达到50元。
参合农民有自由择医的权利,转诊程序不应繁琐,最好是在县或市内百姓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住院,出县或市住院时再办理转诊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