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的试卷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卷(新教材)
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1.词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惩罚(ch6ng) 征发(zh5ng) 哽咽(g7ng)
B.宛转(w3n) 字帖(ti7) 温和(h6)
C.祈祷(q0) 诧异(ch4) 踱(du4)
2.作者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说出下边语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景物特点。
(1)“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这句话是从____角度来描绘的。
(2)“(海水)发出温柔的刷刷声。”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3)“晚来的晚风,清新而又凉爽。”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4)“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句中作者用了两个德语单词,其用意是 [ ]
A.表现少年鲁迅很有学问。
B.表现少年鲁迅对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喜爱依恋之情。
C.表现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的性格。
D.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现出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可奈何之心境。
4.选择正确答案
(1)鲁迅为什么说百草园是他少年时的“乐园”? [ ]
A.园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可以吸引儿童去观察、发现、探索其中的奥妙。
B.园内景物优美有趣,比三味书屋好玩得多。
C.在百草园里,能自由快乐地生活,用比照的方法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2)少年鲁迅为什么厌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 ]
A.当时鲁迅年纪小,不懂得学习的重要,觉得学习限制了他玩的自由。
B.先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还用打手心、罚跪来体罚学生,使少年鲁迅十分反感。
C.封建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符合儿童的求知心理,并束缚、毒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5.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B.……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安适:安静而舒适。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
澄清:清亮,杂质极少。
D.……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透明的,什么都没有。
6.画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并说明各表示什么?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3)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7.选择正确答案。
(1)对课文内容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晴和暖。
B.文中重点写人们的活动。
C.文中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
D.作者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了济南冬天的风少且小和天气的响晴。
(2)作者称冬天是“慈祥的”下面对这一说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冬天和蔼可亲。
B.这是拟人的写法。
C.用“慈祥”来写济南冬天的阳光。
D.用“慈祥”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暖。
(3)对“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迫切盼望春天。
B.不希望别的一切。
C.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D.表现人们的喜爱和满足,赞美冬天的美好。
8.对下面句中副词辨识准确的一项是 [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都像 B.一切都
C.都刚 D.都刚了
9.选择正确句意
(1)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的厌学心理。
B.表现小弗郎士是个经常逃学的孩子。
C.表现小弗郎士贪玩的特点。
(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对普鲁士兵人憎恨。
B.表现小弗郎士的心理有了变化。
C.表现小弗郎士成为了一个爱国的孩子。
二、填空题(20分)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语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我这些课本,法语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按要求答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3.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
A.比喻做准备工作。
B.造酒的发酵过程。
C.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A.山被照得亮起来了。
B.草木萌发山色新。
C.积雪融化山湿润。
D.山得春雨,明朗润泽。
(3)抖搂抖搂精神。 [ ]
A.振作 B.抖动
C.活动 D.振动、抖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1)我的老师是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的人啊!
A.温柔 慈祥 公平 高大
B.温存 慈祥 公正 伟大
C.温柔 慈爱 公平 伟大
D.温存 慈爱 公正 高大
(2)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____;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____的支持! [ ]
A.平凡 巨大 B.平凡 莫大
C.平常 巨大 D.平常 莫大
5.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
A.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6.下列四句中,加粗词的词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7.本文选取的主要生活片断的记叙顺序是 [ ]
A.时间先后的顺序 B.地点转移的顺序
C.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 D.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
8.阅读答题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____(打 落 敲)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挡 近 拦 迎),教鞭轻轻地____(敲 打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从括号中选词填空。
(2)“狡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 [ ]
A.是贬义词
B.是贬义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
C.去掉“狡猾”,文章表达显得平淡。
D.“狡猾”用在文中,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这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她爱我们 D.她也笑了
(4)这一段描述的主要事件是 [ ]
A.蔡老师有一次打我的情景。
B.蔡老师对学生假愠真爱的情景。
C.“我”在课堂上的玩劣。
D.课堂上的笑声。
(5)“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中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
(6)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却选择了打我的事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
(7)文中加粗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
(8)本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
三、判断题(18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散步》选自《南京日报》作者是莫怀成。 ( )
(2)《金黄的大斗笠》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是高风。
( )
(3)《散步》表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 )
(4)《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一幅风雨图,图画中贮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 ( )
(5)《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 ( )
(6)《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写景散文,其中多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
2.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背影”,朴实的语言中饱含深情。
( )
(2)作者把父亲的背影写得很精彩,使人读了既感到亲切,又获得美的享受。 ( )
(3)文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其实都是反语,是对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爱的反嘲和自责。 ( )
(4)全文共写了三次父亲的背影:一次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一次是买橘子之后,父子话别后混入人群的背影,还有一次是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出的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
3.下列与所给例句表达方式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那里有金黄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A.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B.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C.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D.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____,像____,像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幅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____和____特点。
2.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和____两种修辞手法,分别从春雨的____、____、____三个侧面来描绘。
3.“可别恼”一句,“恼”的是____;“别恼”是因为____。
4.作者写春雨的特征,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着力渲染了一种____的氛围。
五、作文(22分)
题目:《我的书包》
要求:(1)要写得清楚、明白;(2)不少于600字。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1.C
2.(1)触觉 (2)听觉
(3)嗅觉、触角 (4)嗅觉
3.D
4.(1)C (2)C
5.D
6.(1)单单,限定动作或事物在极小的范围内;也,在此表示强调。
(2)特别,程度副词,在此表示超出一般的意思
(3)也许,表示不肯定的语气
(4)好像,表示状态;忽然,表示事物或动作,变化来得突然而又出人意料。
7.(1)B (2)A (3)D
8.C
9.(1)C (2)A
二、1.(1)小国旗 字帖 好像
(2)老朋友 课本 好像
2.(1)本体是春风 喻体是母亲的手 作用是体现春风温和的特征
(2)本体是野花 喻体是眼睛、星星 作用是不但写出了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形态之美。
3.(1)C (2)D (3)A
4.(1)C (2) D
5.D
6.B
7.C
8.
(1)落 迎 敲
(2)A
(3)C
(4)B
(5)她爱我们
(6)为了更好地说明蔡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温柔慈爱的人
(7)不能,因为去掉后不能准确地表现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和爱学生的感情
(8)记叙、描写、议论
三、1.(1)×(2)×(3)√(4)√(5)√(6)√
2.(1) √ (2)(3)√(4)×
3.C
四、1.细密、轻盈
2.牛毛、花针、细丝,比喻,排比,紧密、闭光、细长
3.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的可爱
4.安静和平
五、略
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1.词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惩罚(ch6ng) 征发(zh5ng) 哽咽(g7ng)
B.宛转(w3n) 字帖(ti7) 温和(h6)
C.祈祷(q0) 诧异(ch4) 踱(du4)
2.作者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说出下边语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景物特点。
(1)“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这句话是从____角度来描绘的。
(2)“(海水)发出温柔的刷刷声。”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3)“晚来的晚风,清新而又凉爽。”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4)“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句中作者用了两个德语单词,其用意是 [ ]
A.表现少年鲁迅很有学问。
B.表现少年鲁迅对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喜爱依恋之情。
C.表现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的性格。
D.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现出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可奈何之心境。
4.选择正确答案
(1)鲁迅为什么说百草园是他少年时的“乐园”? [ ]
A.园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可以吸引儿童去观察、发现、探索其中的奥妙。
B.园内景物优美有趣,比三味书屋好玩得多。
C.在百草园里,能自由快乐地生活,用比照的方法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2)少年鲁迅为什么厌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 ]
A.当时鲁迅年纪小,不懂得学习的重要,觉得学习限制了他玩的自由。
B.先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还用打手心、罚跪来体罚学生,使少年鲁迅十分反感。
C.封建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符合儿童的求知心理,并束缚、毒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5.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B.……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安适:安静而舒适。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
澄清:清亮,杂质极少。
D.……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透明的,什么都没有。
6.画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并说明各表示什么?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3)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7.选择正确答案。
(1)对课文内容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晴和暖。
B.文中重点写人们的活动。
C.文中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
D.作者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了济南冬天的风少且小和天气的响晴。
(2)作者称冬天是“慈祥的”下面对这一说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冬天和蔼可亲。
B.这是拟人的写法。
C.用“慈祥”来写济南冬天的阳光。
D.用“慈祥”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暖。
(3)对“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迫切盼望春天。
B.不希望别的一切。
C.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D.表现人们的喜爱和满足,赞美冬天的美好。
8.对下面句中副词辨识准确的一项是 [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都像 B.一切都
C.都刚 D.都刚了
9.选择正确句意
(1)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的厌学心理。
B.表现小弗郎士是个经常逃学的孩子。
C.表现小弗郎士贪玩的特点。
(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对普鲁士兵人憎恨。
B.表现小弗郎士的心理有了变化。
C.表现小弗郎士成为了一个爱国的孩子。
二、填空题(20分)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语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我这些课本,法语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按要求答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3.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
A.比喻做准备工作。
B.造酒的发酵过程。
C.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A.山被照得亮起来了。
B.草木萌发山色新。
C.积雪融化山湿润。
D.山得春雨,明朗润泽。
(3)抖搂抖搂精神。 [ ]
A.振作 B.抖动
C.活动 D.振动、抖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1)我的老师是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的人啊!
A.温柔 慈祥 公平 高大
B.温存 慈祥 公正 伟大
C.温柔 慈爱 公平 伟大
D.温存 慈爱 公正 高大
(2)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____;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____的支持! [ ]
A.平凡 巨大 B.平凡 莫大
C.平常 巨大 D.平常 莫大
5.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
A.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6.下列四句中,加粗词的词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7.本文选取的主要生活片断的记叙顺序是 [ ]
A.时间先后的顺序 B.地点转移的顺序
C.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 D.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
8.阅读答题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____(打 落 敲)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挡 近 拦 迎),教鞭轻轻地____(敲 打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从括号中选词填空。
(2)“狡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 [ ]
A.是贬义词
B.是贬义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
C.去掉“狡猾”,文章表达显得平淡。
D.“狡猾”用在文中,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这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她爱我们 D.她也笑了
(4)这一段描述的主要事件是 [ ]
A.蔡老师有一次打我的情景。
B.蔡老师对学生假愠真爱的情景。
C.“我”在课堂上的玩劣。
D.课堂上的笑声。
(5)“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中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
(6)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却选择了打我的事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
(7)文中加粗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
(8)本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
三、判断题(18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散步》选自《南京日报》作者是莫怀成。 ( )
(2)《金黄的大斗笠》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是高风。
( )
(3)《散步》表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 )
(4)《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一幅风雨图,图画中贮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 ( )
(5)《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 ( )
(6)《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写景散文,其中多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
2.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背影”,朴实的语言中饱含深情。
( )
(2)作者把父亲的背影写得很精彩,使人读了既感到亲切,又获得美的享受。 ( )
(3)文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其实都是反语,是对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爱的反嘲和自责。 ( )
(4)全文共写了三次父亲的背影:一次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一次是买橘子之后,父子话别后混入人群的背影,还有一次是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出的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
3.下列与所给例句表达方式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那里有金黄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A.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B.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C.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D.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____,像____,像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幅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____和____特点。
2.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和____两种修辞手法,分别从春雨的____、____、____三个侧面来描绘。
3.“可别恼”一句,“恼”的是____;“别恼”是因为____。
4.作者写春雨的特征,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着力渲染了一种____的氛围。
五、作文(22分)
题目:《我的书包》
要求:(1)要写得清楚、明白;(2)不少于600字。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1.C
2.(1)触觉 (2)听觉
(3)嗅觉、触角 (4)嗅觉
3.D
4.(1)C (2)C
5.D
6.(1)单单,限定动作或事物在极小的范围内;也,在此表示强调。
(2)特别,程度副词,在此表示超出一般的意思
(3)也许,表示不肯定的语气
(4)好像,表示状态;忽然,表示事物或动作,变化来得突然而又出人意料。
7.(1)B (2)A (3)D
8.C
9.(1)C (2)A
二、1.(1)小国旗 字帖 好像
(2)老朋友 课本 好像
2.(1)本体是春风 喻体是母亲的手 作用是体现春风温和的特征
(2)本体是野花 喻体是眼睛、星星 作用是不但写出了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形态之美。
3.(1)C (2)D (3)A
4.(1)C (2) D
5.D
6.B
7.C
8.
(1)落 迎 敲
(2)A
(3)C
(4)B
(5)她爱我们
(6)为了更好地说明蔡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温柔慈爱的人
(7)不能,因为去掉后不能准确地表现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和爱学生的感情
(8)记叙、描写、议论
三、1.(1)×(2)×(3)√(4)√(5)√(6)√
2.(1) √ (2)(3)√(4)×
3.C
四、1.细密、轻盈
2.牛毛、花针、细丝,比喻,排比,紧密、闭光、细长
3.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的可爱
4.安静和平
五、略
展开全部
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9.选择正确句意
(1)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的厌学心理。
B.表现小弗郎士是个经常逃学的孩子。
C.表现小弗郎士贪玩的特点。
(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对普鲁士兵人憎恨。
B.表现小弗郎士的心理有了变化。
C.表现小弗郎士成为了一个爱国的孩子。
二、填空题(20分)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语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我这些课本,法语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按要求答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3.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
A.比喻做准备工作。
B.造酒的发酵过程。
C.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A.山被照得亮起来了。
B.草木萌发山色新。
C.积雪融化山湿润。
D.山得春雨,明朗润泽。
(3)抖搂抖搂精神。 [ ]
A.振作 B.抖动
C.活动 D.振动、抖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1)我的老师是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的人啊!
A.温柔 慈祥 公平 高大
B.温存 慈祥 公正 伟大
C.温柔 慈爱 公平 伟大
D.温存 慈爱 公正 高大
(2)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____;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____的支持! [ ]
A.平凡 巨大 B.平凡 莫大
C.平常 巨大 D.平常 莫大
5.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
A.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6.下列四句中,加粗词的词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7.本文选取的主要生活片断的记叙顺序是 [ ]
A.时间先后的顺序 B.地点转移的顺序
C.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 D.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
8.阅读答题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____(打 落 敲)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挡 近 拦 迎),教鞭轻轻地____(敲 打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从括号中选词填空。
(2)“狡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 [ ]
A.是贬义词
B.是贬义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
C.去掉“狡猾”,文章表达显得平淡。
D.“狡猾”用在文中,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这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她爱我们 D.她也笑了
(4)这一段描述的主要事件是 [ ]
A.蔡老师有一次打我的情景。
B.蔡老师对学生假愠真爱的情景。
C.“我”在课堂上的玩劣。
D.课堂上的笑声。
(5)“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中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
(6)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却选择了打我的事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
(7)文中加粗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
(8)本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
三、判断题(18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散步》选自《南京日报》作者是莫怀成。 ( )
(2)《金黄的大斗笠》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是高风。
( )
(3)《散步》表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 )
(4)《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一幅风雨图,图画中贮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 ( )
(5)《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 ( )
(6)《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写景散文,其中多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
2.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背影”,朴实的语言中饱含深情。
( )
(2)作者把父亲的背影写得很精彩,使人读了既感到亲切,又获得美的享受。 ( )
(3)文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其实都是反语,是对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爱的反嘲和自责。 ( )
(4)全文共写了三次父亲的背影:一次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一次是买橘子之后,父子话别后混入人群的背影,还有一次是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出的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
3.下列与所给例句表达方式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那里有金黄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A.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B.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C.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D.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____,像____,像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幅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____和____特点。
2.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和____两种修辞手法,分别从春雨的____、____、____三个侧面来描绘。
3.“可别恼”一句,“恼”的是____;“别恼”是因为____。
4.作者写春雨的特征,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着力渲染了一种____的氛围。
五、作文(22分)
题目:《我的书包》
要求:(1)要写得清楚、明白;(2)不少于600字。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9.(1)C (2)A
二、1.(1)小国旗 字帖 好像
(2)老朋友 课本 好像
2.(1)本体是春风 喻体是母亲的手 作用是体现春风温和的特征
(2)本体是野花 喻体是眼睛、星星 作用是不但写出了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形态之美。
3.(1)C (2)D (3)A
4.(1)C (2) D
5.D
6.B
7.C
8.
(1)落 迎 敲
(2)A
(3)C
(4)B
(5)她爱我们
(6)为了更好地说明蔡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温柔慈爱的人
(7)不能,因为去掉后不能准确地表现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和爱学生的感情
(8)记叙、描写、议论
三、1.(1)×(2)×(3)√(4)√(5)√(6)√
2.(1) √ (2)(3)√(4)×
3.C
四、1.细密、轻盈
2.牛毛、花针、细丝,比喻,排比,紧密、闭光、细长
3.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的可爱
4.安静和平
五、略
一、选择题(20分)
9.选择正确句意
(1)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的厌学心理。
B.表现小弗郎士是个经常逃学的孩子。
C.表现小弗郎士贪玩的特点。
(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对普鲁士兵人憎恨。
B.表现小弗郎士的心理有了变化。
C.表现小弗郎士成为了一个爱国的孩子。
二、填空题(20分)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语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我这些课本,法语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按要求答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3.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
A.比喻做准备工作。
B.造酒的发酵过程。
C.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A.山被照得亮起来了。
B.草木萌发山色新。
C.积雪融化山湿润。
D.山得春雨,明朗润泽。
(3)抖搂抖搂精神。 [ ]
A.振作 B.抖动
C.活动 D.振动、抖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1)我的老师是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的人啊!
A.温柔 慈祥 公平 高大
B.温存 慈祥 公正 伟大
C.温柔 慈爱 公平 伟大
D.温存 慈爱 公正 高大
(2)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____;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____的支持! [ ]
A.平凡 巨大 B.平凡 莫大
C.平常 巨大 D.平常 莫大
5.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
A.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6.下列四句中,加粗词的词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7.本文选取的主要生活片断的记叙顺序是 [ ]
A.时间先后的顺序 B.地点转移的顺序
C.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 D.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
8.阅读答题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____(打 落 敲)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挡 近 拦 迎),教鞭轻轻地____(敲 打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从括号中选词填空。
(2)“狡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 [ ]
A.是贬义词
B.是贬义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
C.去掉“狡猾”,文章表达显得平淡。
D.“狡猾”用在文中,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这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她爱我们 D.她也笑了
(4)这一段描述的主要事件是 [ ]
A.蔡老师有一次打我的情景。
B.蔡老师对学生假愠真爱的情景。
C.“我”在课堂上的玩劣。
D.课堂上的笑声。
(5)“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中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
(6)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却选择了打我的事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
(7)文中加粗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
(8)本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
三、判断题(18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散步》选自《南京日报》作者是莫怀成。 ( )
(2)《金黄的大斗笠》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是高风。
( )
(3)《散步》表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 )
(4)《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一幅风雨图,图画中贮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 ( )
(5)《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 ( )
(6)《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写景散文,其中多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
2.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背影”,朴实的语言中饱含深情。
( )
(2)作者把父亲的背影写得很精彩,使人读了既感到亲切,又获得美的享受。 ( )
(3)文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其实都是反语,是对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爱的反嘲和自责。 ( )
(4)全文共写了三次父亲的背影:一次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一次是买橘子之后,父子话别后混入人群的背影,还有一次是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出的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
3.下列与所给例句表达方式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那里有金黄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A.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B.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C.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D.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____,像____,像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幅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____和____特点。
2.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和____两种修辞手法,分别从春雨的____、____、____三个侧面来描绘。
3.“可别恼”一句,“恼”的是____;“别恼”是因为____。
4.作者写春雨的特征,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着力渲染了一种____的氛围。
五、作文(22分)
题目:《我的书包》
要求:(1)要写得清楚、明白;(2)不少于600字。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9.(1)C (2)A
二、1.(1)小国旗 字帖 好像
(2)老朋友 课本 好像
2.(1)本体是春风 喻体是母亲的手 作用是体现春风温和的特征
(2)本体是野花 喻体是眼睛、星星 作用是不但写出了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形态之美。
3.(1)C (2)D (3)A
4.(1)C (2) D
5.D
6.B
7.C
8.
(1)落 迎 敲
(2)A
(3)C
(4)B
(5)她爱我们
(6)为了更好地说明蔡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温柔慈爱的人
(7)不能,因为去掉后不能准确地表现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和爱学生的感情
(8)记叙、描写、议论
三、1.(1)×(2)×(3)√(4)√(5)√(6)√
2.(1) √ (2)(3)√(4)×
3.C
四、1.细密、轻盈
2.牛毛、花针、细丝,比喻,排比,紧密、闭光、细长
3.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的可爱
4.安静和平
五、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工整地写在横线上。(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5分)
(1)此去泉台招旧部, 。(陈毅《梅岭三章》)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 ,屈 指 行 程 二 万。(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
(4) ,江 入 大 荒 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2.根据下面语境或提示,用诗文原句填写。(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8分)
(1)《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向刘禅提出了 、 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
(3)《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4)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了"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请在下面写出两个含有"月"的诗句。① ②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据《成都商报》2004年6月2日报道,家住双桥子的王某昨天突然接到正在念初三的儿子的班主任电话,说儿子根本没有去上课。放下电话,王某心急如焚,赶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在外面的妻子,夫妻俩便开始了艰难而心焦的寻找。他们一家网吧一家网吧地问,最后终于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只能泪流满面,恨儿子不争气。原来,16岁的儿子本来学习成绩挺优秀的,但今年初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便急剧下滑。昨天是儿童节,母亲给了儿子50元钱,让他放学后带表弟去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没想到儿子竟然逃课--上网去了。
现在,他的妈妈和同学都希望他能克服迷恋电脑游戏这一不足。那么该怎样劝说才能产生效果呢?请根据下面的要求或提示,从妈妈和同学的角度分别写几句劝导的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并让这位同学易于接受)
(1)妈妈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准备好好劝劝他。妈妈说:
(2分)
(2)假如你是一位曾经迷恋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习,后来又改正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2分)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半年多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体会很多,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吧。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3分)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的理由: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0题。(16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每题一分,有错不得分)(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不足 为 外 人 道 也 古义 今义
6、本文以 为线索。(1分)
7、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条。(4分)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
(2分)
10、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这个当时的理想社会?(3分)
。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4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2、“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中三个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是什么? (2分)
13、“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然而又自失起来”、“果然是渔火”、“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几句话分别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什么心理?
(4分)
14、文段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晚景,其描写角度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20题。(20分)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得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足够的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一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付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来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辈牛奶而已。"
15.文中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我不能说""我不能对她说",这里三次强调"我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3分)
答:
1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原文为什么用A句而不用B句。(3分)
A.如果到时候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B.到时你可要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答
17.诺拉婶婶说"我""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诺拉婶婶又说"我"的这种"善良""实在很愚蠢"?请简要概括回答。(4分)
答:
18.你同意诺拉婶婶说"我""实在很愚蠢"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19.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诺拉婶婶点了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时,偷偷地看了"我"的眼色,"我"的眼色一定表露出了当时心理活动的状态。试设想一下"我"当时想了些什么,请用40字左右将它描绘出来。(3分)
20.诺拉婶婶借与"我"共进午餐一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除了这个道理外,读了这篇文章,你还会有哪些体会(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特色上的,还可是其它方面的)?尝试着写出一点。(4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沟通、鼓励、合作……),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 ③文章应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2) 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踩了邻居新铺的水泥路面,将平整光滑的水泥地印上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十分害怕邻居伯伯知道,赶紧回家把鞋子冲洗干净。但他心里一直不安,终于决定告诉邻居伯伯。邻居伯伯看了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掉以后,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请认真阅读上面这段文字,以"修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可以用这则材料,也可以不用这则材料;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也可以写别人。总之,要围绕"修补"这一话题作文。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工整地写在横线上。(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5分)
(1)此去泉台招旧部, 。(陈毅《梅岭三章》)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 ,屈 指 行 程 二 万。(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
(4) ,江 入 大 荒 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2.根据下面语境或提示,用诗文原句填写。(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8分)
(1)《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向刘禅提出了 、 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
(3)《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4)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了"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请在下面写出两个含有"月"的诗句。① ②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据《成都商报》2004年6月2日报道,家住双桥子的王某昨天突然接到正在念初三的儿子的班主任电话,说儿子根本没有去上课。放下电话,王某心急如焚,赶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在外面的妻子,夫妻俩便开始了艰难而心焦的寻找。他们一家网吧一家网吧地问,最后终于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只能泪流满面,恨儿子不争气。原来,16岁的儿子本来学习成绩挺优秀的,但今年初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便急剧下滑。昨天是儿童节,母亲给了儿子50元钱,让他放学后带表弟去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没想到儿子竟然逃课--上网去了。
现在,他的妈妈和同学都希望他能克服迷恋电脑游戏这一不足。那么该怎样劝说才能产生效果呢?请根据下面的要求或提示,从妈妈和同学的角度分别写几句劝导的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并让这位同学易于接受)
(1)妈妈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准备好好劝劝他。妈妈说:
(2分)
(2)假如你是一位曾经迷恋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习,后来又改正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2分)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半年多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体会很多,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吧。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3分)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的理由: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0题。(16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每题一分,有错不得分)(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不足 为 外 人 道 也 古义 今义
6、本文以 为线索。(1分)
7、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条。(4分)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
(2分)
10、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这个当时的理想社会?(3分)
。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4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2、“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中三个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是什么? (2分)
13、“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然而又自失起来”、“果然是渔火”、“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几句话分别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什么心理?
(4分)
14、文段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晚景,其描写角度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20题。(20分)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得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足够的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一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付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来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辈牛奶而已。"
15.文中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我不能说""我不能对她说",这里三次强调"我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3分)
答:
1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原文为什么用A句而不用B句。(3分)
A.如果到时候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B.到时你可要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答
17.诺拉婶婶说"我""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诺拉婶婶又说"我"的这种"善良""实在很愚蠢"?请简要概括回答。(4分)
答:
18.你同意诺拉婶婶说"我""实在很愚蠢"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19.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诺拉婶婶点了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时,偷偷地看了"我"的眼色,"我"的眼色一定表露出了当时心理活动的状态。试设想一下"我"当时想了些什么,请用40字左右将它描绘出来。(3分)
20.诺拉婶婶借与"我"共进午餐一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除了这个道理外,读了这篇文章,你还会有哪些体会(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特色上的,还可是其它方面的)?尝试着写出一点。(4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沟通、鼓励、合作……),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 ③文章应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2) 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踩了邻居新铺的水泥路面,将平整光滑的水泥地印上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十分害怕邻居伯伯知道,赶紧回家把鞋子冲洗干净。但他心里一直不安,终于决定告诉邻居伯伯。邻居伯伯看了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掉以后,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请认真阅读上面这段文字,以"修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可以用这则材料,也可以不用这则材料;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也可以写别人。总之,要围绕"修补"这一话题作文。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