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中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就是如题,《风筝》里作者(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就是如题,《风筝》里作者(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
 我来答
cferenjoy
2013-12-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万
展开全部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探究这篇散文,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锋芒灼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时有的文学青年说:“我所喜欢的是《野草》的《语丝》,是同传统思想,同黑暗势力,同虚伪绅士奋斗的《语丝》。”据方志敏的爱人缪敏说,方志敏青年时代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欢的”。由于包括《风筝》在内的鲁迅的散文诗杂文、随笔,思想新进,技巧高超,获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于是“《语丝》的销路,一期比一期好起来,由一千五百份,而二千份,而三千份,再后是五千八千,她的影响是很大的。”这话是不错的,30年代前期我国城乡不少中学校使用过赵景琛编的一套《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其第一册就选了这篇《风筝》,作为中学生学习写作白话文的楷范。

……

还要介绍的是,《风筝》也曾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推荐给世界的读者。1936年9月,亦即鲁迅逝世前的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国进步记者斯诺与中国作家姚莘农翻译的《风筝》,正巧赶上鲁迅生前看到了,而1936年10月斯诺编译的一本《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在伦敦乔治·哈拉普书局出版,里面收有鲁迅的《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风筝》《离婚》,作者生前未及亲睹,则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1950年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了一本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俄文),都是选自《呐喊》《彷徨》,不知怎么一来把《风筝》也收进去了。1955年莫斯科儿童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学生读物丛书,其中有一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风筝》也选在里面。看得出,这里把《风筝》跟鲁迅其他小说放在一起,是沿袭了斯诺的做法;这样分类是否正确,姑且勿论,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风筝》作为鲁迅的一篇杰作,受到中国读者、尤其是其他肤色的少年儿童的欢迎,是我们感到欣慰的。
风筝》思想内容面面观

1.从儿童教育角度去理解(陈根生)

正因为《风筝》发表后影响颇大,因而作品中那位施行“精神虐杀”的封建儿童教育的兄长,是不是作者自身呢?亦即作者写的是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呢?这个问题一直为人们很感兴趣。这样,鲁迅的亲属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孜孜请教的对象。鲁迅的三弟周建人解放前就写道: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但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几十年来,周建人同志数次回答此类询问,直到80年代他还给访问者明确作答:

我不记得有这回事。

但是,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同志却持不同的说法。她在谈话中是把《风筝》中的“我”与鲁迅、小兄弟与周建人当作同一个人来向人们介绍的。1956年的金色的秋天,北京市北海少年之家举行鲁迅纪念会,许广平同志应邀在会上向少年儿童们作报告说:

鲁迅长大后曾检讨自己对待兄弟有些太凶了。他还说过一件事:有一次,放学回家后他不知道弟弟(周建人)到哪里去了,后来看见他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里糊风筝,他觉得这是件没出息的事,就把弟弟的风筝撕毁了,当他长大后觉得这样对弟弟是很不对的。曾对弟弟提起这件事,他弟弟说有这件事吗?我都记不得了。后来鲁迅伯伯就说,他不记得这件事使我更不好受。还说:自己做过的错事应该牢牢记住,并不是人家不记得就可以过去了。

许广平同志的讲话获得广泛的赞赏,不少鲁迅研究家写作鲁迅传记时都是认真使用《风筝》中所提供的材料的。

那么,周建人同志的话全错了吗?问题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因为《风筝》里明明写过,早在当年小兄弟“他什么也不记得了”。但是,即使《风筝》写的是作者自身的经历,却也不等于鲁迅在执笔时对原材料没有取舍,没有突出,没有必要的渲染和强调,否则,恐怕就难以取得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而且,以上仅是就创作素材而言,重要的是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所喜鲁迅两位亲属都是一直从儿童教育角度来谈《风筝》的。周建老明确指出:“我想他所以这样写,主要是批判当时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在理解《风筝》主题为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这不就统一起来了吗?两位鲁迅亲属的话在精神实质上还有什么根本分歧存在吗?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青年时代鲁迅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能够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他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他陆续发表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他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粉碎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从1927年到1935年,他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些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周刊;热忱关心、积极培养青年作家;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汉文学史纲要》等。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4. 背景知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当时发表在《语丝》周刊第12期,后由作者编入《野草》。文章一经《语丝》发表,便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据方志敏爱人缪敏回忆,方志敏青年时代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欢的”。《风筝》还曾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推荐给世界读者。1936年9月,即鲁迅逝世前的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国进步记者斯诺和中国作家姚莘农翻译的《风筝》。此外,伦敦乔治·哈拉普书局1936年出版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前苏联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小说集》等,都将《风筝》一文收录在内。《风筝》作为鲁迅的杰作,不仅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喜爱,而且也获得了其他国家少年儿童的欢迎。
5. 文章主旨:
《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有释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
在整个故事当中,至少有两点是发人深省的。其一,“我”对小兄弟粗暴的伤害,用鲁迅先生的原话叫“精神的虐杀”。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愿望,只因有悖于成年人的“信条”就被扼杀,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一种悲剧的意味。在文中,“我”的沉重和悲哀被一再地强调,这不仅有力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一贯具有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其二,当多年后“我”要当面对小兄弟准备道歉时,他却表示已经忘却此事,“我”听后不仅没有解脱,心情反倒更加沉重。因为当年的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在篇末,作者写到:“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里“肃杀的严冬”和开头“春日的温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春”的挚爱和对“冬”的憎恶。这里的“春”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幸福的生活,而“冬”则是黑暗的社会制度、压抑的民众生活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我”会发觉自己少年时对小兄弟的举动是粗暴的呢?是因为“我”后来阅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从书中“我”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由此,我们又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总之,《风筝》由“精神虐杀”所引发的深沉自责开始阐发,对眼前的“社会虐杀”给予强烈的揭露和抗议,将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成功地结合起来,是一篇意蕴深厚、发人深省的散文诗。
归纳中心意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题目的提示。一般说题目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有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有密切的关联,甚至就是中心意思的高度概括。如:《白杨礼赞》《回忆我的母亲》《一件珍贵的衬衫》等。
(2)抓住重点语段。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其中的重点段往往明确地揭示中心意思。这样的段落多在开头或结尾,也有的放在文章的中间。
(3)注意议论、抒情等揭示中心的语句。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全文在写人叙事中,作者往往要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此时,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来表达。
(4)有些文章要弄清时代背景。对于内容较深,与同学有时代距离的文章,归纳中心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如:《孔乙己》、《范进中举》。弄清时代与人物或事件的关系后,才能正确归纳中心意思。
初读《风筝》一文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探究这篇散文,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意思。
第一部分(第1段到第2段):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第3段到第4段):“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第5段到第11段):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第12段):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6. 重点语句的理解: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个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怎样理解这里的“惊异”和“悲哀”?关键在于联系下文。在于“我”的故乡,风筝总放飞于温和的春天。而在北京,居然可以在这依旧寒冷的季节里就放飞起来,所以“我”惊异。同时,因为眼前北京天空的风筝,让“我”又不由回忆起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已成为历史,永远无法更改和弥补,所以“我”又忍不住“悲哀”。
(2)“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3)“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4)“我”讨过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满意答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宣只吊9470
2012-03-06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75万
展开全部
不爱玩风筝的人o(︶︿︶)o 唉

参考资料: 自己想到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