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族音乐除了黄梅戏还有什么?什么曲风的?

 我来答
吴连海caeb3
2012-02-20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吴连海caeb3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8855 获赞数:100703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办公室主任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也有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
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民歌: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扬流畅见长;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如花鼓灯灯歌等;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安徽民歌按音乐体裁区分有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演唱的内容多是民谣、民谚或寄物托情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事,其结构短小,上下句对仗,常用衬词补充唱词结构,抒发情感。山歌分山区山歌和平原山歌两种,嘹亮高亢,多在山岭、田野演唱,主要流行于皖东、皖西、大别山山区、沿江、皖南等地区,淮北地区较少。小调的曲调平稳流畅,结构方整,长于叙事,包容性和可塑性都很强,同一小调可以用其演唱喜怒哀乐多种情绪的歌词。较为著名的小调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摘石榴》、《八月桂花遍地开》、《十把小扇》、《门歌》、《小妹子送饭下田冲》等。
安徽民间器乐曲自古代至民国时期缺少记载。建国后,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挖掘传统,整理民间音乐资料,《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安徽卷中汇集安徽民间器乐曲347首。民间器乐曲的主要种类有:合奏音乐中的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独奏音乐中的吹管乐和拉弦乐,多在过年过节、迎神庙会、男婚女嫁及举丧祭祀时演奏。蚌埠地区鼓吹乐的唢呐演奏和花鼓灯锣鼓最有特色,花鼓灯锣鼓也是花鼓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花鼓灯的歌和舞伴奏,又能独立演奏,节奏灵活,清亮明快,情绪热烈,律动性强,极富表现力。
安徽宗教音乐主要有九华山佛教音乐和齐云山道教音乐两大种类。安徽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都是源于民间音乐,均“以文载乐”,传习方式为“师徒相承,口传心授”,无文字记载。

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有: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流行于安庆、池州、徽州一带,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之一,它以安庆地方语言为歌唱基础,抒情见长,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味。黄梅戏剧目有大戏36本,小戏72出。唱腔100多种。伴奏乐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乐器和锣鼓。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迅速发展,合肥及安庆市均有黄梅戏剧团和学校,农村有业余剧团。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等。
凤阳花鼓 又称双条鼓、花鼓小锣,流行于滁州市的凤阳和蚌埠市的怀远一带。其表现形式一种叫"唱门头",一种叫"坐唱"。后又有了新的发展,由原来的两人对唱,发展成对唱对舞、领唱领舞、群唱群舞等,并致力于歌、舞、剧三结合的发展方向。
花鼓灯舞蹈 是流行于安徽淮河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尤以舞蹈见长,主要以锣鼓打击乐伴奏,舞姿洒脱、豪放、热情、优美、舞蹈语汇丰富,表现力强,群舞时气氛尤为热烈,是中国汉民族舞蹈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
徽剧 古称徽调、二黄调、源于黄山市的徽州,后吸取汉剧、昆腔之长,发展成为京剧。徽剧的著名演员程长庚是京剧的鼻祖。徽剧声腔分乱弹、高腔、昆曲三大类。锣鼓曲牌较多,能表现复杂的戏剧场面。其表演特点是重排场,讲对称,要求演员服饰亮丽,开打激烈,强调平台和高台武功,还注重集体表演,通过群歌齐武,制造热烈的舞台气氛。徽剧的传统剧目有1400多个。
庐剧 原名倒七戏,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庐剧的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多以演唱表现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情感,后在表演、舞美、音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庐剧的传统剧目有200多出。

参考资料: 安徽文化厅网站、中国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