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什么又什么的成语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败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手得卢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穿井得人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吹弹得破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春风得意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动辄得咎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旱苗得雨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鸡虫得失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盲者得镜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迫不得已 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旗开得胜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乞浆得酒 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求浆得酒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如鱼得水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探骊得珠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淘沙得金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万不得已 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亡羊得牛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小己得失 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洋洋得意 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扬扬得意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一索得男 旧时指头胎生子。
因祸得福 变坏事为好事。
有一得一 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自鸣得意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钻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佐雍得尝 比喻助人为善,自己也分享光荣。
班师得胜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逼不得已 指迫不得已。
必不得已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得尺得寸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得寸得尺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涸鲋得水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涸鱼得水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鸡虫得丧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同“鸡虫得失”。
买王得羊 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剖蚌得珠 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同“剖蚌求珠”。
情非得已 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如虎得翼 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同“如虎傅翼”。
塞翁得马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是非得失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忘象得意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小人得志 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
渔人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渔翁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造因得果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佐饔得尝 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
又瘦又高
又胖又矮
又蹦又跳
又哭又闹
又气又恼
又冷又饿
又轰又炸
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老又丑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引咎自责
【反义词】:兴师问罪
【歇后语】: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束缊请火
【拼音】:shù yùn qǐng huǒ
【解释】: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出处】:《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近义词】:束缊还妇、束缊举火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为民请命
【拼音】:wèi mín qǐng mìng
【解释】: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汉书·蒯通传》:“西乡为百姓请命。”
【示例】:《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汉书·蒯通传》:“西乡为百姓请命。”
【歇后语】:海瑞上书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替老百姓申诉痛苦
批鳞请剑
【拼音】:pī lín qǐng jiàn
【解释】: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出处】: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事见《汉书·朱云传》。
【示例】:吾平生志在~,以忠鲠南迁。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束蕴请火
【拼音】:shù yùn qǐng huǒ
【解释】: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出处】:《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蕴”。
【近义词】:束缊请火、束缊举火、束缊还妇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迎门请盗
【拼音】:yíng mén qǐng dào
【解释】:比喻至孝。
【出处】: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示例】:昔人~,恒怀废寝之忧,当挽舆梓,犹有危途之惧。 ★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