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本来就没包含在息税前利润里。
息税前利润的公式: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这里的销售收入总额,已经剔除了增值税,所以不需要再减去增值税了。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扩展资料:
一、息税前利润EBIT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动情况,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比较重视的指标,通过在计算利润时剔除掉一些因素,可以使利润的计算口径更方便投资者使用。
二、息税前利润EBIT和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
如此,同一行业里的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是有多大差异,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差异,都可以够拿出EBIT这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而同一个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力变化时,使用EBIT也比较净利润更具可比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BIT
因为息税前利润从字面意思可知是不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即未计利息、税项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么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扩展资料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EBIT和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如此,同一行业里的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是有多大差异,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差异。
都可以够拿出EBIT这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而同一个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力变化时,使用EBIT也比较净利润更具可比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BIT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息税前利润公式为:利润=收入-费用,增值税属于价外税,逐环节征逐环节扣,最终由消费者承但,不计入收入、成本、费用科目,所以不用减去增值税。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净利润=(200000-150000-10000)*(1-2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