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出一道关于数学复数的题目!跪求@!!
麻烦出一道有关复数(数学竞赛)的竞赛题,要典型的,并且要有详细过程,要看是看不出怎么做,但告诉你了就能够明白的典型复数竞赛题目,谢谢大家额!!(好的话加到200分)...
麻烦出一道有关复数(数学竞赛)的竞赛题,要典型的,并且要有详细过程,要看是看不出怎么做,但告诉你了就能够明白的典型复数竞赛题目,谢谢大家额!!(好的话加到200分)
展开
1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复数
复数就是实数和虚数的统称
16世纪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Jerome Cardan1501—1576)在1545年发表的《重要的艺术》一书中,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被后人称之为“卡当公式”。他是第一个把负数的平方根写到公式中的数学家,并且在讨论是否可能把10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时,他把答案写成=40,尽管他认为和这两个表示式是没有意义的、想象的、虚无飘渺的,但他还是把10分成了两部分,并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给出“虚数”这一名称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在《几何学》(1637年发表)中使“虚的数”与“实的数”相对应,从此,虚数才流传开来。
数系中发现一颗新星——虚数,于是引起了数学界的一片困惑,很多大数学家都不承认虚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64—1716)在1702年说:“虚数是神灵遁迹的精微而奇异的隐避所,它大概是存在和虚妄两界中的两栖物”。瑞士数学大师欧拉(1707—1783)说;“一切形如,习的数学武子都是不可能有的,想象的数,因为它们所表示的是负数的平方根。对于这类数,我们只能断言,它们既不是什么都不是,也不比什么都不是多些什么,更不比什么都不是少些什么,它们纯属虚幻。”然而,真理性的东西一定可以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最终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1717—1783)在1747年指出,如果按照多项式的四则运算规则对虚数进行运算,那么它的结果总是的形式(a、b都是实数)(说明:现行教科书中没有使用记号=-i,而使用=一1)。法国数学家棣莫佛(1667—1754)在1730年发现公式了,这就是著名的棣莫佛定理。欧拉在1748年发现了有名的关系式,并且是他在《微分公式》(1777年)一文中第一次用i来表示一1的平方根,首创了用符号i作为虚数的单位。“虚数”实际上不是想象出来的,而它是确实存在的。挪威的测量学家成塞尔(1745—1818)在1779年试图给于这种虚数以直观的几何解释,并首先发表其作法,然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德国数学家高斯(1777—1855)在1806年公布了虚数的图象表示法,即所有实数能用一条数轴表示,同样,虚数也能用一个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上取对应实数a的点A,纵轴上取对应实数b的点B,并过这两点引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它们的交点C就表示复数a+bi。象这样,由各点都对应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后来又称“高斯平面”。高斯在1831年,用实数组(a,b)代表复数a+bi,并建立了复数的某些运算,使得复数的某些运算也象实数一样地“代数化”。他又在1832年第一次提出了“复数”这个名词,还将表示平面上同一点的两种不同方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加以综合。统一于表示同一复数的代数式和三角式两种形式中,并把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对应,扩展为平面上的点与复数—一对应。高斯不仅把复数看作平面上的点,而且还看作是一种向量,并利用复数与向量之间—一对应的关系,阐述了复数的几何加法与乘法。至此,复数理论才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建立起来了。
经过许多数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深刻探讨并发展了复数理论,才使得在数学领域游荡了200年的幽灵——虚数揭去了神秘的面纱,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原来虚数不虚呵。虚数成为了数系大家庭中一员,从而实数集才扩充到了复数集。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复数理论已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它不但对于数学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为证明机翼上升力的基本定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解决堤坝渗水的问题中显示了它的威力,也为建立巨大水电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形如a+bi的数 。式中 a,b 为实数 ,i是 一个满足i2=-1的数 ,因为任何实数的平方不等于-1,所以 i不是实数,而是实数以外的新的数。
在复数a+bi中,a 称为复数的实部,b称为复数的虚部 , i称为虚数单位。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就是实数;当虚部不等于零时,这个复数称为虚数,虚数的实部如果等于零,则称为纯虚数。
由上可知,复数集包含了实数集,因而是实数集的扩张。复数的产生来自解代数方程的需要。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G.卡尔达诺首先用公式表示出了一元三次方程的根,但公式中引用了负数开方的形式,并把 i=sqrt(-1) 当作数,与其他数一起参与运算。由于人们无法理解 i的实质,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不承认负数的平方根也是数,而称之为虚数。直到19世纪,数学家们对这些虚数参与实数的代数运算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并在解方程和其他领域中使虚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才认识了这种新的数。
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定为:
(a+bi)+(c+di)=(a+c)+(b+d)i,
(a+bi)-(c+di)=(a-c)+(b-d)i,
(a+bi)•(c+di)=(ac-bd)+(bc+ad)i,
(c与d不同时为零)。
复数有多种表示形式,常用形式 z=a+bi 叫做代数式。
此外有下列形式。
①几何形式。复数z=a+bi 用直角坐标平面上点 Z(a,b )表示。这种形式使复数的问题可以借助图形来研究。也可反过来用复数的理论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②向量形式。复数z=a+bi用一个以原点O为起点,点Z(a,b)为终点的向量OZ表示。这种形式使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得到恰当的几何解释。
③三角形式。复数z=a+bi化为三角形式
z=|z|(cosθ+isinθ)
式中|z|= sqrt(a2+b2),叫做复数的模(或绝对值);θ 是以x轴为始边;向量OZ为终边的角,叫做复数的辐角。这种形式便于作复数的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④指 数形式。将复数的三角形式 z=| z |( cosθ+isinθ)中的cosθ+isinθ换为 exp(iθ),复数就表为指数形式z=|z|exp(iθ)
复数的乘、除、乘方、开方可以按照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复数集不同于实数集的几个特点是:开方运算永远可行;一元n次复系数方程总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复数不能建立大小顺序。
复数就是实数和虚数的统称
16世纪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Jerome Cardan1501—1576)在1545年发表的《重要的艺术》一书中,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被后人称之为“卡当公式”。他是第一个把负数的平方根写到公式中的数学家,并且在讨论是否可能把10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时,他把答案写成=40,尽管他认为和这两个表示式是没有意义的、想象的、虚无飘渺的,但他还是把10分成了两部分,并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给出“虚数”这一名称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在《几何学》(1637年发表)中使“虚的数”与“实的数”相对应,从此,虚数才流传开来。
数系中发现一颗新星——虚数,于是引起了数学界的一片困惑,很多大数学家都不承认虚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64—1716)在1702年说:“虚数是神灵遁迹的精微而奇异的隐避所,它大概是存在和虚妄两界中的两栖物”。瑞士数学大师欧拉(1707—1783)说;“一切形如,习的数学武子都是不可能有的,想象的数,因为它们所表示的是负数的平方根。对于这类数,我们只能断言,它们既不是什么都不是,也不比什么都不是多些什么,更不比什么都不是少些什么,它们纯属虚幻。”然而,真理性的东西一定可以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最终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1717—1783)在1747年指出,如果按照多项式的四则运算规则对虚数进行运算,那么它的结果总是的形式(a、b都是实数)(说明:现行教科书中没有使用记号=-i,而使用=一1)。法国数学家棣莫佛(1667—1754)在1730年发现公式了,这就是著名的棣莫佛定理。欧拉在1748年发现了有名的关系式,并且是他在《微分公式》(1777年)一文中第一次用i来表示一1的平方根,首创了用符号i作为虚数的单位。“虚数”实际上不是想象出来的,而它是确实存在的。挪威的测量学家成塞尔(1745—1818)在1779年试图给于这种虚数以直观的几何解释,并首先发表其作法,然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德国数学家高斯(1777—1855)在1806年公布了虚数的图象表示法,即所有实数能用一条数轴表示,同样,虚数也能用一个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上取对应实数a的点A,纵轴上取对应实数b的点B,并过这两点引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它们的交点C就表示复数a+bi。象这样,由各点都对应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后来又称“高斯平面”。高斯在1831年,用实数组(a,b)代表复数a+bi,并建立了复数的某些运算,使得复数的某些运算也象实数一样地“代数化”。他又在1832年第一次提出了“复数”这个名词,还将表示平面上同一点的两种不同方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加以综合。统一于表示同一复数的代数式和三角式两种形式中,并把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对应,扩展为平面上的点与复数—一对应。高斯不仅把复数看作平面上的点,而且还看作是一种向量,并利用复数与向量之间—一对应的关系,阐述了复数的几何加法与乘法。至此,复数理论才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建立起来了。
经过许多数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深刻探讨并发展了复数理论,才使得在数学领域游荡了200年的幽灵——虚数揭去了神秘的面纱,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原来虚数不虚呵。虚数成为了数系大家庭中一员,从而实数集才扩充到了复数集。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复数理论已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它不但对于数学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为证明机翼上升力的基本定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解决堤坝渗水的问题中显示了它的威力,也为建立巨大水电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形如a+bi的数 。式中 a,b 为实数 ,i是 一个满足i2=-1的数 ,因为任何实数的平方不等于-1,所以 i不是实数,而是实数以外的新的数。
在复数a+bi中,a 称为复数的实部,b称为复数的虚部 , i称为虚数单位。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就是实数;当虚部不等于零时,这个复数称为虚数,虚数的实部如果等于零,则称为纯虚数。
由上可知,复数集包含了实数集,因而是实数集的扩张。复数的产生来自解代数方程的需要。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G.卡尔达诺首先用公式表示出了一元三次方程的根,但公式中引用了负数开方的形式,并把 i=sqrt(-1) 当作数,与其他数一起参与运算。由于人们无法理解 i的实质,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不承认负数的平方根也是数,而称之为虚数。直到19世纪,数学家们对这些虚数参与实数的代数运算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并在解方程和其他领域中使虚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才认识了这种新的数。
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定为:
(a+bi)+(c+di)=(a+c)+(b+d)i,
(a+bi)-(c+di)=(a-c)+(b-d)i,
(a+bi)•(c+di)=(ac-bd)+(bc+ad)i,
(c与d不同时为零)。
复数有多种表示形式,常用形式 z=a+bi 叫做代数式。
此外有下列形式。
①几何形式。复数z=a+bi 用直角坐标平面上点 Z(a,b )表示。这种形式使复数的问题可以借助图形来研究。也可反过来用复数的理论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②向量形式。复数z=a+bi用一个以原点O为起点,点Z(a,b)为终点的向量OZ表示。这种形式使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得到恰当的几何解释。
③三角形式。复数z=a+bi化为三角形式
z=|z|(cosθ+isinθ)
式中|z|= sqrt(a2+b2),叫做复数的模(或绝对值);θ 是以x轴为始边;向量OZ为终边的角,叫做复数的辐角。这种形式便于作复数的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④指 数形式。将复数的三角形式 z=| z |( cosθ+isinθ)中的cosθ+isinθ换为 exp(iθ),复数就表为指数形式z=|z|exp(iθ)
复数的乘、除、乘方、开方可以按照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复数集不同于实数集的几个特点是:开方运算永远可行;一元n次复系数方程总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复数不能建立大小顺序。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78.htm
展开全部
题目:给定实数a,b,c,已知复数z1,z2,z3满足:
|z1|=|z2|=|z3|=1,
(z1/z2)+(z2/z3)+(z3/z1)=1.
求:|az1+bz2+cz3|的值。
解答:
设z1/z2=cosθ+isinθ,z2/z3=cosω+isinω,则
z3/z1=(z3/z2)/(z1/z2)=cos(-θ-ω)+isin(-θ-ω)=cos(θ+ω)-isin(θ+ω)。
由条件(z1/z2)+(z2/z3)+(z3/z1)=1,两边取虚部,得
0=sinθ+sinω-sin(θ+ω)
=2sin[(θ+ω)/2]cos[(θ-ω)/2]-2sin[(θ+ω)/2]cos[(θ+ω)/2]
=2sin[(θ+ω)/2]{cos[(θ-ω)/2]-cos[(θ+ω)/2]}
=4sin[(θ+ω)/2]sin(θ/2)sin(ω/2).
∴θ=2kπ,或ω=2kπ,或θ+ω=2kπ,k∈Z.
因而,z1=z2,或z2=z3,或z3=z1。
若z1=z2,则(z1/z3)+(z3/z1)=0,(z3/z1)^2+1=0,
∴z3/z1=±i.
这时,|az1+bz2+cz3|=|z1||a+b±ci|=√[(a+b)^2+c^2];
类似地:
如果z2=z3,则|az1+bz2+cz3|=|=√[(b+c)^2+a^2];
如果z3=z1,则|az1+bz2+cz3|=|=√[(c+a)^2+b^2].
∴|az1+bz2+cz3|的值为√[(a+b)^2+c^2],或√[(b+c)^2+a^2],或√[(c+a)^2+b^2].
|z1|=|z2|=|z3|=1,
(z1/z2)+(z2/z3)+(z3/z1)=1.
求:|az1+bz2+cz3|的值。
解答:
设z1/z2=cosθ+isinθ,z2/z3=cosω+isinω,则
z3/z1=(z3/z2)/(z1/z2)=cos(-θ-ω)+isin(-θ-ω)=cos(θ+ω)-isin(θ+ω)。
由条件(z1/z2)+(z2/z3)+(z3/z1)=1,两边取虚部,得
0=sinθ+sinω-sin(θ+ω)
=2sin[(θ+ω)/2]cos[(θ-ω)/2]-2sin[(θ+ω)/2]cos[(θ+ω)/2]
=2sin[(θ+ω)/2]{cos[(θ-ω)/2]-cos[(θ+ω)/2]}
=4sin[(θ+ω)/2]sin(θ/2)sin(ω/2).
∴θ=2kπ,或ω=2kπ,或θ+ω=2kπ,k∈Z.
因而,z1=z2,或z2=z3,或z3=z1。
若z1=z2,则(z1/z3)+(z3/z1)=0,(z3/z1)^2+1=0,
∴z3/z1=±i.
这时,|az1+bz2+cz3|=|z1||a+b±ci|=√[(a+b)^2+c^2];
类似地:
如果z2=z3,则|az1+bz2+cz3|=|=√[(b+c)^2+a^2];
如果z3=z1,则|az1+bz2+cz3|=|=√[(c+a)^2+b^2].
∴|az1+bz2+cz3|的值为√[(a+b)^2+c^2],或√[(b+c)^2+a^2],或√[(c+a)^2+b^2].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z*z+(1-2i)z+(1+2i)z<=3 求z的模最小值
题目:(以z⌒表示z的共轭)
z*z⌒+(1-2i)z+(1+2i)z⌒<=3
即:|z|^2+z+z⌒+2iz-2iz⌒<=3
设z=a+bi,则z⌒=a-bi
上式为:
a^2+b^2+2a+2ai-2b-2ai-2b<=3
即:a^2+b^2+2a-4b<=3
(a+1)^2+(b-2)^2<=8
这是一个圆面的方程,包括边界,为到点(-1,2)的距离不大于2√2的点的集合
而题目要求的是a^2+b^2的最小值m
显然这样的点为圆(a+1)^2+(b-2)^2=8与圆a^2+b^2=m的交点.
可设a=(sinA-1)/2√2,b=(cosA+2)/2√2
则m=(sinA-1)^2/8+(cosA+2)^2/8
8m=6-2sinA+4cosA
4m=2-sinA+2cosA
m的最小
-------------------------------------------------------------
已知复数z满足|z-2-√5 i|=2,求|z-1|^2+|z+1|^2的最值。
z-2-√5i=2cosx+2sinxi
z=(2cosx+2)+(2sinx+√5)i
z-1= (2cosx+1)+(2sinx+√5)i
z+1= (2cosx+3)+(2sinx+√5)i
|z-1|^2+|z+1|^2
=(2cosx+1)^2+(2cosx+3)^2+2(2sinx+√5)^2
=16cosx+8√5sinx+28
<=24+28=52
|z-1|^2+|z+1|^2的最值为52
----------------------------------------------------------
i+2(i)^2+3(i)^3+……+1999(i)^1999+2000(i)^2000+2001(i)^2001=?
i + 2(i)^2 + 3(i)^3 + …… + 1999(i)^1999 + 2000(i)^2000 + 2001(i)^2001
= (-2 + 4 - 6 + 8 .....+ 2000) + (1 - 3 + 5 - 7 + 9 ....+ 2001)*i
= 2*500 + (1 + 2*500)*i
= 1000 + 1001*i
题目:(以z⌒表示z的共轭)
z*z⌒+(1-2i)z+(1+2i)z⌒<=3
即:|z|^2+z+z⌒+2iz-2iz⌒<=3
设z=a+bi,则z⌒=a-bi
上式为:
a^2+b^2+2a+2ai-2b-2ai-2b<=3
即:a^2+b^2+2a-4b<=3
(a+1)^2+(b-2)^2<=8
这是一个圆面的方程,包括边界,为到点(-1,2)的距离不大于2√2的点的集合
而题目要求的是a^2+b^2的最小值m
显然这样的点为圆(a+1)^2+(b-2)^2=8与圆a^2+b^2=m的交点.
可设a=(sinA-1)/2√2,b=(cosA+2)/2√2
则m=(sinA-1)^2/8+(cosA+2)^2/8
8m=6-2sinA+4cosA
4m=2-sinA+2cosA
m的最小
-------------------------------------------------------------
已知复数z满足|z-2-√5 i|=2,求|z-1|^2+|z+1|^2的最值。
z-2-√5i=2cosx+2sinxi
z=(2cosx+2)+(2sinx+√5)i
z-1= (2cosx+1)+(2sinx+√5)i
z+1= (2cosx+3)+(2sinx+√5)i
|z-1|^2+|z+1|^2
=(2cosx+1)^2+(2cosx+3)^2+2(2sinx+√5)^2
=16cosx+8√5sinx+28
<=24+28=52
|z-1|^2+|z+1|^2的最值为52
----------------------------------------------------------
i+2(i)^2+3(i)^3+……+1999(i)^1999+2000(i)^2000+2001(i)^2001=?
i + 2(i)^2 + 3(i)^3 + …… + 1999(i)^1999 + 2000(i)^2000 + 2001(i)^2001
= (-2 + 4 - 6 + 8 .....+ 2000) + (1 - 3 + 5 - 7 + 9 ....+ 2001)*i
= 2*500 + (1 + 2*500)*i
= 1000 + 1001*i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求证:复数a1,a2,a3,a4,a5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位于同一圆周上。
解:令公比为q ,可得:
a1(1+q+q^2+q^3+q^4)=(4/a1q^4)(1+q+q^2+q^3+q^4)
(1)若(1+q+q^2+q^3+q^4)=0,则|q|=1,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单位圆上。
(2)若(1+q+q^2+q^3+q^4)不等于0 ,则a3=正负2,x=q+1/q 满足方程x^2+x+1=正负S/2,......
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半径为2的圆上。
解:令公比为q ,可得:
a1(1+q+q^2+q^3+q^4)=(4/a1q^4)(1+q+q^2+q^3+q^4)
(1)若(1+q+q^2+q^3+q^4)=0,则|q|=1,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单位圆上。
(2)若(1+q+q^2+q^3+q^4)不等于0 ,则a3=正负2,x=q+1/q 满足方程x^2+x+1=正负S/2,......
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半径为2的圆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a1(1+q+q^2+q^3+q^4)=(4/a1q^4)(1+q+q^2+q^3+q^4)
(1)若(1+q+q^2+q^3+q^4)=0,则|q|=1,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单位圆上。
(2)若(1+q+q^2+q^3+q^4)不等于0 ,则a3=正负2,x=q+1/q 满足方程x^2+x+1=正负S/2,......
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半径为2的圆上。
!!!!!!!!!!
(1)若(1+q+q^2+q^3+q^4)=0,则|q|=1,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单位圆上。
(2)若(1+q+q^2+q^3+q^4)不等于0 ,则a3=正负2,x=q+1/q 满足方程x^2+x+1=正负S/2,......
复数a1,a2,a3,a4,a5 都在半径为2的圆上。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