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看了以上三位仁兄的回答,感觉略显粗糙了。辽、西夏与北宋的战和应该分开来说。
首先,应该说辽与北宋,之所以抛开西夏暂时不谈,是因为没有辽宋战争就不会有西夏建国。
辽宋战争从宋前五代就开始,或者确切的说是契丹与中原的竞争。应该来说,趁着五代十一国(一说五代十国)中原混战,契丹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从此摆脱了草原民族特有的以游牧习惯,建立了一个农牧结合的强大国家。燕云地区的农耕技术和肥沃土地滋润了契丹民族,更让其吸收了中原的文化政治,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体系。所以辽国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最大的原因在于这里。燕云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我就不说了,至少,没了燕云,宋朝就少了长城的护卫,其凶险可想而知,所以北宋开国初,太祖太宗一直极力北征,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我们从汉民族的角度上来说,收复燕云势在必行,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而对于契丹人来说,失去燕云就等于回归到以前的游牧生活,从此跟强大一时,但昙花一现的匈奴、突厥没有什么两样了。所以,辽宋战争的争执点,就在于燕云。第一位仁兄说征战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形成经济中心南移,很抱歉,我不得不说,在我的认知范围里,这实在是荒唐的。战争不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源,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相反,它带来的是空前的消耗和大规模的经济破坏,根本谈不上促进经济发展。更兼,一旦战争爆发,失去劳动力的一方你觉得是北宋还是契丹?在未知胜负的情况下你怎么能断定南方就一定会有丰富的劳动力涌入?再说技术,向来南方技术,好吧,中原的技术比北方契丹要发达,何来技术南移之说?北宋真正开始富裕的时候,那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那是用岁币,用屈辱换来的和平所孕育出来的盛世的繁荣和富裕,归根结底一句话,和平,才有可能繁荣富裕,经济才有可能发展。如果说仁兄的说法指的是宋朝南部,那更是荒唐了,对于宋朝而言,京师在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南方大批的金银钱粮在平定南唐和后蜀后几乎全部运送到北方,经济重心能够南移吗?不可能。由此其实辽宋战和的焦点和利弊权衡也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为了长远的发展和稳定,北宋必须在开国初年就一举将契丹赶出燕云之外。但是在太宗雍熙北伐之后,宋初的精锐几乎消耗殆尽,所以后世之师多求和避战,也就是战争失败的影响,第一没当年的实力,第二,没当年的勇气。但是明看着契丹受益,其实宋辽双方在伯仲之间,轻易不敢动对方,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其实对契丹来说未必见得好,因为有宋一代商业贸易发达程度非同凡响,和久则宋愈富,虽然在战力上有所下降,但是中华文明中某些品质,却往往让外族人头疼,这是汉民族能够长期统治中原大地的根本。
至于宋夏,根本不必太过细谈,因为李继迁趁雍熙北伐失利依傍契丹建立起党项王国,也就是后来他孙子李元昊改名的夏,根本就是一个底蕴浅,家底薄的王国,宋朝之所以不敢轻视它,只是因为一旦轻易和西夏开战,必然会引来辽国大军。所以对于北宋来说,辽才是真正的敌人,西夏只是狐假虎威而已。
最后说说岁币问题,很多人觉得二十万贯,三十万贯,每年送这么多钱给辽和西夏,经济一定受到很大的打击吧!实际是什么?宋夏开战,仅仅是战前战备就花费百万贯不止。三十万贯,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一年的税收,皇帝的零花钱的一个小零头差不多吧。与其说送岁币是委屈求全不得已而为之,我倒是觉得就像在给乞丐打赏一样,这无可厚非,一来花小钱可以求得安稳发展经济;二来与开战花费相比,这点钱真的是少得可怜。且不说其他,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选择战争还是和平?
嗯,有个问题,岁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基于以上观点,你觉得如果不需要送岁币,人民就可以不被剥削这些钱了是吗?如果你说是,我觉得,你真的很天真。这点钱就像是你被迫给人交保护费,每个月10000元,收钱老大明天突然跟你说,从下个月开始要交10001元。你有什么感受?每个月多一块钱。自己去揣摩吧。我不多说。
以上见解虽出自个人,但大部分参考《如果这是宋史》1~7册,建议楼主看看,不错的一套书。
首先,应该说辽与北宋,之所以抛开西夏暂时不谈,是因为没有辽宋战争就不会有西夏建国。
辽宋战争从宋前五代就开始,或者确切的说是契丹与中原的竞争。应该来说,趁着五代十一国(一说五代十国)中原混战,契丹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从此摆脱了草原民族特有的以游牧习惯,建立了一个农牧结合的强大国家。燕云地区的农耕技术和肥沃土地滋润了契丹民族,更让其吸收了中原的文化政治,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体系。所以辽国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最大的原因在于这里。燕云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我就不说了,至少,没了燕云,宋朝就少了长城的护卫,其凶险可想而知,所以北宋开国初,太祖太宗一直极力北征,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我们从汉民族的角度上来说,收复燕云势在必行,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而对于契丹人来说,失去燕云就等于回归到以前的游牧生活,从此跟强大一时,但昙花一现的匈奴、突厥没有什么两样了。所以,辽宋战争的争执点,就在于燕云。第一位仁兄说征战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形成经济中心南移,很抱歉,我不得不说,在我的认知范围里,这实在是荒唐的。战争不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源,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相反,它带来的是空前的消耗和大规模的经济破坏,根本谈不上促进经济发展。更兼,一旦战争爆发,失去劳动力的一方你觉得是北宋还是契丹?在未知胜负的情况下你怎么能断定南方就一定会有丰富的劳动力涌入?再说技术,向来南方技术,好吧,中原的技术比北方契丹要发达,何来技术南移之说?北宋真正开始富裕的时候,那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那是用岁币,用屈辱换来的和平所孕育出来的盛世的繁荣和富裕,归根结底一句话,和平,才有可能繁荣富裕,经济才有可能发展。如果说仁兄的说法指的是宋朝南部,那更是荒唐了,对于宋朝而言,京师在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南方大批的金银钱粮在平定南唐和后蜀后几乎全部运送到北方,经济重心能够南移吗?不可能。由此其实辽宋战和的焦点和利弊权衡也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为了长远的发展和稳定,北宋必须在开国初年就一举将契丹赶出燕云之外。但是在太宗雍熙北伐之后,宋初的精锐几乎消耗殆尽,所以后世之师多求和避战,也就是战争失败的影响,第一没当年的实力,第二,没当年的勇气。但是明看着契丹受益,其实宋辽双方在伯仲之间,轻易不敢动对方,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其实对契丹来说未必见得好,因为有宋一代商业贸易发达程度非同凡响,和久则宋愈富,虽然在战力上有所下降,但是中华文明中某些品质,却往往让外族人头疼,这是汉民族能够长期统治中原大地的根本。
至于宋夏,根本不必太过细谈,因为李继迁趁雍熙北伐失利依傍契丹建立起党项王国,也就是后来他孙子李元昊改名的夏,根本就是一个底蕴浅,家底薄的王国,宋朝之所以不敢轻视它,只是因为一旦轻易和西夏开战,必然会引来辽国大军。所以对于北宋来说,辽才是真正的敌人,西夏只是狐假虎威而已。
最后说说岁币问题,很多人觉得二十万贯,三十万贯,每年送这么多钱给辽和西夏,经济一定受到很大的打击吧!实际是什么?宋夏开战,仅仅是战前战备就花费百万贯不止。三十万贯,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一年的税收,皇帝的零花钱的一个小零头差不多吧。与其说送岁币是委屈求全不得已而为之,我倒是觉得就像在给乞丐打赏一样,这无可厚非,一来花小钱可以求得安稳发展经济;二来与开战花费相比,这点钱真的是少得可怜。且不说其他,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选择战争还是和平?
嗯,有个问题,岁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基于以上观点,你觉得如果不需要送岁币,人民就可以不被剥削这些钱了是吗?如果你说是,我觉得,你真的很天真。这点钱就像是你被迫给人交保护费,每个月10000元,收钱老大明天突然跟你说,从下个月开始要交10001元。你有什么感受?每个月多一块钱。自己去揣摩吧。我不多说。
以上见解虽出自个人,但大部分参考《如果这是宋史》1~7册,建议楼主看看,不错的一套书。
展开全部
辽,西夏与宋之间的战争促使三方进行改革来壮大自己,从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而和好又促进了三方之间互通贸易,增加了彼此的了解,使彼此互相借鉴,互相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辽国与宋的战争经常以辽的获胜为结束,后双方签订盟约,宋每年给辽国岁币,辽向宋称兄。
西夏的情况和辽差不多
西夏的情况和辽差不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积极)——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消极)——给严重影响了北宋的农业正常生产,给两国的岁币也使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北方战争的灾难使民族利益矛盾更加尖锐。
(消极)——给严重影响了北宋的农业正常生产,给两国的岁币也使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北方战争的灾难使民族利益矛盾更加尖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总的来讲,辽、西夏与北宋的征战:
(积极)——大量的劳动力向南方迁移,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资源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在南宋时期形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消极)——给严重影响了北宋的农业正常生产,给两国的岁币也是对北宋来说也是“屈辱”的。北方战争的灾难使民族利益矛盾更加尖锐。
和:稳定了各方的政治局势,有利于生产,促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积极)——大量的劳动力向南方迁移,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资源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在南宋时期形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消极)——给严重影响了北宋的农业正常生产,给两国的岁币也是对北宋来说也是“屈辱”的。北方战争的灾难使民族利益矛盾更加尖锐。
和:稳定了各方的政治局势,有利于生产,促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