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主张。 详细点。 现在就要,

 我来答
遥寄一壶酒
2012-02-28 · TA获得超过170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6万
展开全部
  补充一下~~~~一般所说的宗教改革,主要是针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这一阶段的相关宗教改革。

  主要思想主张:
  1反教会: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 2赎罪券: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
  3因信称义: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与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因信即可称义,教徒可以与上帝直接相通
  4婚嫁: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概况:
  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思想渊源:
  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中世纪的城市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市民阶层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反映了市民阶级建立“民族教会”或“廉价教会”的愿望,为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提供借鉴
  (1)加尔文宗教改革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新教)。英国国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但是由于它的改革还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所以它的改革是不够彻底的,这样导致后来清教徒运动的爆发。
  尼德兰的宗教改革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   内容:一: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规与教义。二: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三:网络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政治:(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2)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3)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1)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2)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3)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的对象: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作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宗教改革的原因
  ①教会腐败   ②资产阶级的兴起   ③教权与王权斗争   ④平民怨恨   ⑤印刷术推广   l⑥封建制度的衰落
  (4)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   A、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B、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5)实质
  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总述,对主要思想评价:
  破除教会封建专制,打击教会权威,确立新教义;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迎合市民农民等要求;
  符合人文主义要义,发展人文主义,呼唤平等;
  破除教会的阶级剥削,一定程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以宗教为外衣,不可避免保留宗教中的某些形式和落后因素;
  因为教义改革不同,间接引发宗教战争等问题
redbaby501
2012-02-27 · TA获得超过19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88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1172万
展开全部
欧洲宗教战争的前奏   轰轰烈烈的欧洲宗教改革于1517年10月31日在德国拉开了序幕。在那天,莱比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宫城教堂门上张贴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向罗马教皇的权威提出了公开的挑战。此后100年间,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英国国教)、再洗礼宗、卫理会等新教宗派层出不穷,英国、瑞典、丹麦、荷兰、瑞士和大部分德意志诸侯先后投入新教阵营,宗教战争的硝烟在欧洲各个角落不停地燃烧着。新教徒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联省共和国,在德意志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在法国也取得了合法地位。   到1618年,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形成南北对立之势,德意志(包括奥地利、捷克、摩拉维亚等)则成为双方争夺的主战场。双方都不满足于现在的局面,宗教斗争又与大国争霸的斗争混合在一起,于是便导致了规模空前的欧洲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
在宗教改革中,哈布斯堡王室始终是天主教反改革势力的急先锋。哈布斯堡王室在当时兼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皇帝)、西班牙国王、西西里国王等多个王位,还统治着西属尼德兰(比利时)、摩拉维亚、威尼斯、伦巴第等附属国,并在美洲、亚洲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可以说是半个世界的统治者。哈布斯堡家不仅对新教徒步步进逼,还对天主教的法国形成包围之势(西属尼德兰、奥地利和西班牙正好形成一个包围圈);它不仅想消灭新教改革势力,还想削弱欧洲其它大国的势力,成为全世界唯一的霸主。同样野心勃勃的法国当然容不下哈布斯堡王室,它抛下宗教隔阂,毅然投向新教徒这边。于是以宗教冲突开始的三十年战争,最终演变西欧两个天主教大国的争霸。   161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二世指定他的弟弟、天主教徒斐迪南大公为捷克国王。捷克的新教徒群情激昂,于5月23日发动布拉格起义,推举新教联盟首领、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为捷克国王,三十年战争正式开始。奥地利、西班牙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组成哈布斯堡联盟(天主教联盟),而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及德意志新教诸侯也组成了反哈布斯堡同盟(新教联盟),英国和俄国也站在新教徒这边。战争初期新教联盟一度连战连捷,但很快便在1620年的白山战役中彻底失败,哈布斯堡王室的天主教徒还是登上了捷克王位。
面对严峻的局势,英国、荷兰、法国共同支持丹麦于1625年进军德意志,与德国新教诸侯一起大败哈布斯堡军,英军也进占了捷克西部。在关键时刻,皇帝斐迪南二世起用德国贵族华伦斯坦为陆军主帅(其实此时奥地利陆军已不复存在)。华伦斯坦依靠西属尼德兰的经济援助,在短时间内重建了一支以雇佣军为主的陆军,并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先后击败英国和丹麦军队,甚至杀入丹麦领土,迫使丹麦签约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哈布斯堡王室不仅解除了危机,还大大扩张了势力,使新教联盟的处境更为艰难。但立下大功的华伦斯坦鼓吹由哈布斯堡王室统一德意志,又引起了斐迪南二世的猜疑,很快被“鸟尽弓藏”。   华伦斯坦刚下台,新教联盟又前仆后继地发起了攻势。法国首相黎塞留以每年100万金币的捐助为代价,引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30年率军在德意志登陆,联合萨克森、勃兰登堡(即后来的普鲁士)等新教诸侯直指哈布斯堡王室的心脏。瑞典拥有当时装备最精良、最训练有素的陆军,他们的统帅古斯塔夫更是一个军事天才。斐迪南二世任命的陆军统帅蒂利连战连败,使天主教联盟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于是皇帝只得重新起用华伦斯坦。在1632年的吕岑会战中,古斯塔夫击败华伦斯坦,但他本人却在战争中阵亡,组成一个以瑞典为首的新教阵营的希望也化为泡影。此后华伦斯坦连续击败瑞典军队,迫使其退往北方;德意志最大的新教诸侯萨克森和勃兰登堡被迫于1635年签署《布拉格条约》,屈服于哈布斯堡王室的权威之下。而两立大功的华伦斯坦却再次受到猜疑,被皇帝派出的刺客暗杀。
 战争进行了近20年,以哈布斯堡王室挂帅的天主教同盟反而越来越强大,几个新教大国也先后败下阵来。如果任局势如此发展下去,欧洲宗教改革有失败的危险,德意志可能会被哈布斯堡王室统一,英国、法国也会遭到重创,荷兰、瑞士、丹麦等新教国家的独立都很难保证。1639年,斐迪南二世去世,查理即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国彻底撕掉中立的面纱,在西班牙、西属尼德兰、德意志、意大利等多个方向向哈布斯堡王室发动猛攻。留在德意志北部的瑞典军队也重新南进。天主教联盟终于显出疲态,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于1643年败给法国。此后法国将主力开进德意志南部的士瓦本和巴伐利亚,瑞典军也进入巴伐利亚。双方都采取了烧杀抢掠、切断对方补给线等策略,给德意志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1648年5月,法瑞联军又取得重大胜利。曾经一再渡过难关的哈布斯堡王室终于无力再战,于1648年10月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上签字,三十年战争终于结束。   三十年战争确立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并通过法律承认了荷兰、瑞士两个新教国家的独立。法国变得更加强大,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西班牙遍体鳞伤,德意志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瑞典、丹麦争夺欧洲霸权的努力失败。经过三十年的大绞杀,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版图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统治整个欧洲了。当时的新教和天主教一样严酷而不宽容,是三十年战争使大家意识到自己无法将意志强加于所有人头上。宗教宽容和思想自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各个教派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但其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宣布废除象征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禁止法国新教徒的宗教活动。为了反抗宗教压迫,许多法国新教徒纷纷出走,法国平白损失了大量精英。但仍有许多新教徒在法国一直坚持到大革命时期,并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主力之一。
自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斗争渐渐减少,虽然余波未绝,却难改大势。宗教改革的后续战场转移到英国,“清教徒运动”成为17世纪最重大的宗教政治事件。清教徒们坚决要求肃清英国的天主教残余,拒绝服从英王钦定的“英国国教”,积极地参与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工商业中去。他们于1640年发动英国“清教徒革命”,一度建立清教徒的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后,英王再次迫害清教徒,宣扬天主教思想,出现了“托利党反动”时期。出于对天主教的共同厌恶,清教徒与英国国教徒联合于1688年发动了“光荣革命”,迎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国王。此后英国又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权利,确保了宗教自由,清教徒在英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而欧洲大陆的宗教布局,从此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轰轰烈烈的欧洲宗教改革到这里就全部胜利结束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2-27
展开全部
欧洲宗教有很多派别的啊,你不会都要吧,那我码字岂不是要累死了
追问
诶~!你就尽量详细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