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顾炎武的主要思想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瞎缓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败缺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抗清复明的“复社”。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察神辩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之”。
因此人们称他为“避青先生”。他曾六次从家里步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后世纪念
顾炎武故居,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顾炎武卒于山西曲沃,由嗣子顾衍生,从弟顾岩扶柩回昆山千灯故里,葬于祖茔嗣父顾同吉、嗣母王贞孝之墓穴次位,墓前有碑,上刻“顾亭林先生暨配王硕人合墓”;周围有砖砌矮墙,嵌有清石碑各一块;墓南有明皇朝为旌表顾炎武嗣母王氏的贞孝坊;墓后柳树四棵,四周松柏数十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炎武
1.1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 顾炎武的世界观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盈天地之间者气也,气之盛者为神,神者天地之气,而人之心也”[1];又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虽孔子之天纵,未尝不求之象数也。”[2]……正是如此,顾炎武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3]的爱国主张,他认为:“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哗歼”[4]。先生认为对自然界是执“物”,对社会是研究客观的社会关系(虽然先生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人伦理关系),并且主张把认识见诸行事,以解决“当务之急”,以“兴天下”。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观点、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和爱国主义思想对后人的教育影响甚大。
1.2对理学的正面批评 宋明至清,理学作为正统的教育思想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行为。顾炎武生活在明朝覆亡、清朝初兴的社会动荡期,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调查,对理学的空疏无用较早地提出了强烈的最彻底的批评。他指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5];并对这种理学教育提出了批评,他指出:“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6]。他认为“天下”是“匹夫”的“天下”,社会“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7],对于“正风俗”,顾炎武则提倡了“行己有耻”[8]的道德教育。
1.3“行己有耻”的道德教育观点 顾炎武认为:“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9]首先在与人人“行己有耻”。他指出:“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10]而“行己有耻”,则应“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11];“行己有耻”作为立身之本,应在人的日常生活、行动实践中形成,即“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12]。他认为“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13]。
因此清朝开博学鸿词科和明史馆时,顾炎武坚决不仕,他说“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14];而对弟子,则告诫曰“不登权门,不涉利路”[15]。
1.4“多学而识”的治学主张 何谓“多学而识”[18]?顾炎武认为:学习在于“博学于文”[17]、“好古敏求”[18],“在于得理而验于事物”[19]。
“博学于文”即为“自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20](《与友人论学书》),应读“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21],应“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22],并指出:“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23]。“好古敏求”,应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4],“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是非之所在”[25]。顾炎武还认为:学习“在于得理而验于事物”、“下学而上达”[26]。人若“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终无济于天下”[27]。
因此,炎武先生一生能“足迹半天下”,能“取天下书遍阅之……,并一一考据” [28];其所到之处,必寻人“问其曲折”,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29],“择其宜于今者手录”[30]。《日知录》则是炎武先生尽平生之志,广求师友,重视实地考据,以笔记形式著作的读书心得,其内容遍及经义、政事、史地、艺文、兵事、天象、术数等,其考据之精审,见解之卓越,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1.5“经世致用”的教育改良主张 顾炎武作为明清民主思想的著名启蒙者之一,他痛恨“无本之人”[讲“空虚之学”。他认为教育应改良人性、明芦旦改良社会,昌激扰明人道、改变政治,促进天下兴,即教育能“经世致用”。在《病起蓟门当事书》中说:“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后而已”。他指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31],“凡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32]。
1.6崇尚创新的独特见解 炎武先生认为“为学”与“兴天下”,皆应勇于开拓,敢于创新。针对当时科举制度下的教育,他认为“八股文之害,巨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更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33],若“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矣”[34];他指出:“天下之才,日生而无穷也,……天下之人,无问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35]。
就“为学”,炎武先生认为:“盖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在于道,……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36](《初刻日知录自序》);他指出:“文章无定格”[37],“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欢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38]。观先生一生之治学成就,其不仅首创古音学,更重要的是先生以他的治学行为和精神开创了清代“朴学”新风。
顾炎亏正武的主物册要思罩空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