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样对待你。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小故事吧:
古时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爷吼叫着问路,这位老大爷不但没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很有礼貌地施礼并问路,这位老大爷见岳飞很有礼貌,便给他指路。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样对待你。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小故事吧:
古时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爷吼叫着问路,这位老大爷不但没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很有礼貌地施礼并问路,这位老大爷见岳飞很有礼貌,便给他指路。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展开全部
1快 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小楼点评: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还想补充一下,其实为目标奋斗的过程本身也充满了乐趣。一颗充实的心灵,哪还能容得下烦恼的影子呢?
2认识自我的小公鸡
小公鸡在唱歌,猪从他旁边经过,冷冷地说:“咋呼什么?难听死了,看他那副丑样子。”
马说:“他的歌声太美了,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的歌。”
猪和马都走了,鹅问小公鸡:“刚才他俩讲的话你听见了吗?不知你有何感受?”
“我什么感受都没有。”小公鸡回答,“说好说坏是他们的自由,我无权干涉,只要我自己能认识自己,也就够了。”
小楼点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看法,你永远不可能博得所有人的喜爱。与其费尽心机琢磨别人的心思,不如任人评说,却自有主张。只一味淡定从容,便可处处如闲庭信步。
3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
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100倍! ”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打起战来。她刚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
乌鸦叹息道:“看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不了奉承不行,抵御不了谩骂也不行啊!”
小楼点评:无论是过分的赞扬还是贬斥,都易使人情绪冲动而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的例子不少,后来者如何能不三思!
4蚂蚁的醒悟
一只十分勤奋的蚂蚁,有一天误入了牛角。
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其阔的隧道。它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草美水丰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它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它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盈盈的,极其高远,地郁郁葱葱的,宛如绿浪滚滚的大海。一时间,它觉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儿,大海中随意竞游的小鱼儿。
之后,蚂蚁逢人便说:“当你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这就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一样,换一把钥匙,希望之门或许就会为你敞开。”
小楼点评:“不钻牛角尖”,很浅显的道理,但要真正意识到哪边是牛角尖,哪边是牛角口,似乎却不那么容易。唯有一颗冷静而善于思考的心灵,方可别辟蹊径,解除困境。
5抹布和桌子
有块自视清高的抹布。尽管它本身脏兮兮的,像是一张皱巴巴、邋邋遢遢的老脸,但它仍还要去清洁桌子,并大言不惭地说,只要它一去,再脏的桌子也准保手到“污”除。
然而,真枪实弹地干起来,它却揩去擦来,怎么也抹不干净,甚至越抹越脏。临了,它捋了把黑漆漆的汗珠子摔在地上说:
“桌子,实在是太脏了!”
桌子反唇相讥:
“要想清洁别人,首先得清洁自己。”
小楼点评:在指摘别人的过失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无不妥之处。如事事只批评他人,处处逃避自己的责任,岂可博人尊重?
6 一天, 毛驴和白马结伴到山区去。
在平川大道上,白马奋起四蹄,扬起尾巴,不一会儿就把毛驴甩到了后边。白马转过头来看了看毛驴,见它摇着两只大耳朵,不紧不慢地走着,非常着急,便朝毛驴大叫起来:“喂,怎么不把脚步迈得紧一点儿?看你那慢吞吞的样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你这黑驴子,真是个庸才!”
毛驴听了白马的训斥,一不生气,二不泄气,仍然一步紧一步地向前走着。
毛驴和白马进入山区后,那山路变得又陡又窄,崎岖不平,白马的速度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身上的汗水像刚洗过澡似的。毛驴却加快了步伐,噔噔噔地赶到了前面。
白马看毛驴走起羊肠小路来是这样的轻松,不解地问:“黑毛驴,你为什么走起山路来比我快呢?”
毛驴回答说:“因为术有专攻,各有所用。在一定条件下落后的,并不都是庸才啊!”
小楼点评:好一个“术有专攻,各有所用”!在某一方面技不如人,并不表明自己一无是处,所以不必妄自菲薄;同样,别人某些方面不如你,也不能代表他没有别的长处,所以不可骄傲自大。
7车轮的位置
自行车在奔驰着,前车轮瞥了后车轮一眼,得意地笑出声来:“哈哈,我们同样都是车轮,可我总走在你的前面,你总跟在我的后面。你不感到屈辱吗?”
后车轮也不争辩,默默地继续行它的路。
不久,这辆自行车拆散修理了。在修好整装的时候,主人把车轮换了一下位置。
自行车又开始奔驰了,过去的后轮瞥了一眼如今的后车轮说道:“老兄,你这回可明白了吧,过去并不是你能干、先进一些,而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现在轮到后车轮默默无语了。
小楼点评:《菜根谭》有句云:“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所以人对于自身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岗位的不同,而无优劣之分;得志不必喜,失志不必忧。
8 一大早,鹤就爬起来,拿起针线要给自己的白裙子绣一朵花,刚绣了几针,孔雀过来问她:“鹤妹你绣的什么花呀?”
“绣的桃花。”
“咳,干嘛要绣桃花哩?桃花是易落的花,不吉祥,还是绣朵月月红吧!”鹤听了孔雀姐姐的话觉得有理,便把绣好的金线拆了改绣月月红。正绣得入神,只听锦鸡在耳边说:“鹤姐,月月红花瓣太少了,显得有些单调,我看还是绣朵大牡丹吧,牡丹是富贵花呀!”鹤觉得锦鸡妹说得对,便又把绣好的拆了,重新开始绣牡丹。绣了一半,画眉飞过来,在头上惊叫道:“鹤嫂,你爱在水塘里栖歇,应该绣荷花才是,为什么要去绣牡丹呢?这跟你的习性太不协调了!”鹤听了,觉得也是,便把牡丹拆了改绣荷花……
鹤每当快绣好一朵花时,总有人提不同的建议。她绣了拆,拆了绣,直到现在还是一条没有绣上任何花朵的白裙子。
小楼点评:对于毫无主见的人来说,事事顺从他人,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9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10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小楼点评: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还想补充一下,其实为目标奋斗的过程本身也充满了乐趣。一颗充实的心灵,哪还能容得下烦恼的影子呢?
2认识自我的小公鸡
小公鸡在唱歌,猪从他旁边经过,冷冷地说:“咋呼什么?难听死了,看他那副丑样子。”
马说:“他的歌声太美了,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的歌。”
猪和马都走了,鹅问小公鸡:“刚才他俩讲的话你听见了吗?不知你有何感受?”
“我什么感受都没有。”小公鸡回答,“说好说坏是他们的自由,我无权干涉,只要我自己能认识自己,也就够了。”
小楼点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看法,你永远不可能博得所有人的喜爱。与其费尽心机琢磨别人的心思,不如任人评说,却自有主张。只一味淡定从容,便可处处如闲庭信步。
3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
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100倍! ”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打起战来。她刚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
乌鸦叹息道:“看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不了奉承不行,抵御不了谩骂也不行啊!”
小楼点评:无论是过分的赞扬还是贬斥,都易使人情绪冲动而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的例子不少,后来者如何能不三思!
4蚂蚁的醒悟
一只十分勤奋的蚂蚁,有一天误入了牛角。
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其阔的隧道。它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草美水丰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它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它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盈盈的,极其高远,地郁郁葱葱的,宛如绿浪滚滚的大海。一时间,它觉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儿,大海中随意竞游的小鱼儿。
之后,蚂蚁逢人便说:“当你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这就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一样,换一把钥匙,希望之门或许就会为你敞开。”
小楼点评:“不钻牛角尖”,很浅显的道理,但要真正意识到哪边是牛角尖,哪边是牛角口,似乎却不那么容易。唯有一颗冷静而善于思考的心灵,方可别辟蹊径,解除困境。
5抹布和桌子
有块自视清高的抹布。尽管它本身脏兮兮的,像是一张皱巴巴、邋邋遢遢的老脸,但它仍还要去清洁桌子,并大言不惭地说,只要它一去,再脏的桌子也准保手到“污”除。
然而,真枪实弹地干起来,它却揩去擦来,怎么也抹不干净,甚至越抹越脏。临了,它捋了把黑漆漆的汗珠子摔在地上说:
“桌子,实在是太脏了!”
桌子反唇相讥:
“要想清洁别人,首先得清洁自己。”
小楼点评:在指摘别人的过失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无不妥之处。如事事只批评他人,处处逃避自己的责任,岂可博人尊重?
6 一天, 毛驴和白马结伴到山区去。
在平川大道上,白马奋起四蹄,扬起尾巴,不一会儿就把毛驴甩到了后边。白马转过头来看了看毛驴,见它摇着两只大耳朵,不紧不慢地走着,非常着急,便朝毛驴大叫起来:“喂,怎么不把脚步迈得紧一点儿?看你那慢吞吞的样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你这黑驴子,真是个庸才!”
毛驴听了白马的训斥,一不生气,二不泄气,仍然一步紧一步地向前走着。
毛驴和白马进入山区后,那山路变得又陡又窄,崎岖不平,白马的速度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身上的汗水像刚洗过澡似的。毛驴却加快了步伐,噔噔噔地赶到了前面。
白马看毛驴走起羊肠小路来是这样的轻松,不解地问:“黑毛驴,你为什么走起山路来比我快呢?”
毛驴回答说:“因为术有专攻,各有所用。在一定条件下落后的,并不都是庸才啊!”
小楼点评:好一个“术有专攻,各有所用”!在某一方面技不如人,并不表明自己一无是处,所以不必妄自菲薄;同样,别人某些方面不如你,也不能代表他没有别的长处,所以不可骄傲自大。
7车轮的位置
自行车在奔驰着,前车轮瞥了后车轮一眼,得意地笑出声来:“哈哈,我们同样都是车轮,可我总走在你的前面,你总跟在我的后面。你不感到屈辱吗?”
后车轮也不争辩,默默地继续行它的路。
不久,这辆自行车拆散修理了。在修好整装的时候,主人把车轮换了一下位置。
自行车又开始奔驰了,过去的后轮瞥了一眼如今的后车轮说道:“老兄,你这回可明白了吧,过去并不是你能干、先进一些,而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现在轮到后车轮默默无语了。
小楼点评:《菜根谭》有句云:“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所以人对于自身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岗位的不同,而无优劣之分;得志不必喜,失志不必忧。
8 一大早,鹤就爬起来,拿起针线要给自己的白裙子绣一朵花,刚绣了几针,孔雀过来问她:“鹤妹你绣的什么花呀?”
“绣的桃花。”
“咳,干嘛要绣桃花哩?桃花是易落的花,不吉祥,还是绣朵月月红吧!”鹤听了孔雀姐姐的话觉得有理,便把绣好的金线拆了改绣月月红。正绣得入神,只听锦鸡在耳边说:“鹤姐,月月红花瓣太少了,显得有些单调,我看还是绣朵大牡丹吧,牡丹是富贵花呀!”鹤觉得锦鸡妹说得对,便又把绣好的拆了,重新开始绣牡丹。绣了一半,画眉飞过来,在头上惊叫道:“鹤嫂,你爱在水塘里栖歇,应该绣荷花才是,为什么要去绣牡丹呢?这跟你的习性太不协调了!”鹤听了,觉得也是,便把牡丹拆了改绣荷花……
鹤每当快绣好一朵花时,总有人提不同的建议。她绣了拆,拆了绣,直到现在还是一条没有绣上任何花朵的白裙子。
小楼点评:对于毫无主见的人来说,事事顺从他人,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9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10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