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风光及风土人情的资料
展开全部
内蒙古风土人情
蒙古包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1.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2.适应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3.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4.永恒的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5.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6.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的毡门,也格外美丽。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增加美感,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外罩有红有兰,宛如红莲青莲。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为鲜艳夺目。
包内部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蒙古民族服饰
衣冠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因此,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满足人们的美的需求。服饰,是人类不断认识物质世界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主要成果之一,故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四要素中,衣放在首位。
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反映蒙古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蒙古民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对蒙古民族服饰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进行研究和仿制,甚至有的以穿戴蒙古民族服饰为荣。这充分说明蒙古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艺。
众所周知,蒙古民族是在历史上留下深刻足迹的亚洲古老民族之一。它曾经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对世界历史也产生过巨大影响。因此,蒙古民族服饰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与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均有着密切联系。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精心培育的服饰文化,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生活的舞台上始终大放光彩。当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蒙古民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传统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在款式风格、缝制工艺、面料色彩等方面,越来越强调新颖、别致、多样化。
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的独特的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蒙古民族服饰千百年来始终与蒙古民族人民相依为命,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蒙古民族服饰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将更加主富多彩,更加普及盛行,为发展民族文化。美化人民生活,进而对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民族礼仪
热情好客,持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
鄂伦春族居住环境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仁柱”。它是用30多根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夏天用桦皮或芦苇,冬天用狍皮做覆盖物,搭盖一个“斜仁柱”需要六七十张狍皮。门上夏天挂柳条穿的门帘,冬天挂狍皮或鹿皮门帘。“斜仁柱”前面用树干和柳条搭成晒架,晾晒肉干或野菜。后面小树上挂着桦皮盒,里面供奉着神偶。“斜仁柱”内部,席地铺床,床下铺干草,上面铺狍皮做的褥子。对门正面的铺位叫“玛路”,是客人和老年男人的位置。左右两侧的铺位叫“奥路”,是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的席位。“斜仁柱”的中央是终年不熄的火塘。“玛路”席正中上方挂着四五个桦皮盒,这是供奉“布如坎”(神偶)的地方,“玛路”右侧供奉着在狍皮上用马尾刺绣的“昭路布如坎”(马神)。在青年夫妇住的一侧,“斜仁柱”顶上搭着横木杆,是吊孩子摇篮用的。
鄂温克族生活习俗
鄂温克族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各地生产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猎区以兽肉为主食,烹饪方法有煮、烤,主要食品有肉汤、搀米肉粥、做肉干等、还有用白面制作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奉的萨满教产生于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中,产生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中。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成文的经典,也没有具体的宗教创始人。萨满教对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保留和传承作用。萨满跳神时的音乐、舞蹈具有远古伟下来的韵律;萨满口传心授的各种祝辞,包括了民族的起源、氏族的形成、英雄与恶魔的斗争等内容,成为完整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口头经典。
自然崇拜。在鄂伦春人的观念中,自然界中的一切,山川树木、风雨雷电、日月星辰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狩猎的运气等,都有神灵在主宰。为了获得诸神的赐福,他们就向神灵祈祷、敬祭。例如每年正月初一敬拜太阳神“得勒钦”,八月十五拜月亮神“别亚”,上山打猎时敬拜山神“白纳恰”像,拜年、用餐时要跪拜火神“托欧布如坎”等。鄂伦春人祟信的自然神种类非常多,比较重要的还有主管仓库的北斗七星女神“奥伦布如坎”、风神、雷神、马神、草神等。
图腾崇拜。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对熊、虎、狼等大型凶猛的动物十分惧怕,小心翼翼地对待它们。鄂伦春人根据熊的一些动作和特征,认为熊与人有某种亲缘关系。在传说中,一个鄂伦春妇女迷失在山中,长期在深山密林中漂泊,变成了熊。因此熊成为鄂伦春人比较典型的图腾崇拜。
对象。平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而像称呼长辈那样称其为“阿玛哈”(舅父)、“雅亚”(祖父)、“俄特日肯”(老爷子);打到熊的猎人,不说打到了,而说“可怜我了”。
祖先崇拜。灵魂观念和冥世观念的出现,导致祖先崇拜的产生,鄂伦春人称祖先神为“阿娇如布如坎”,鄂伦春人认为,人的躯体虽死,灵魂依然存在。死后不安宁的灵魂会常来人间干扰亲友们的生活,所以要对死者进行祭悼活动,隆重的丧葬是寄托哀思、安顿亡灵的仪式。
神偶。鄂伦春人的神偶分三种,——种直接是崇拜对象的具体自然物,如太阳神、北斗七星神、凤神、闪电神等。一种为绘画神偶。把神像画到布上或皮子上,或用马尾马鬃、其他动物的鬃毛编成人形缝在布或皮子上。这种神偶称为“布如坎”。一种是木刻神偶,称为
“毛木贴”,用松木或杨木刻成人形、动物形,平时放在桦树皮盒里,挂在“斜仁柱”后的树上。
内蒙古民族礼仪
热情好客,持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
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送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禁忌礼节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官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休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赃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部有了变化。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额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把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微,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古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鄂尔多斯的民俗
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认为:“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
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客人接到哈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
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传说,成吉思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 有丝织品的。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
食品。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
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 尝鲜奶:
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第一次
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 美好心愿。
内蒙民族禁忌
火 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 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病 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产 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忌 摸 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忌 打 狗
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作客忌讳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赛骆驼
素有“沙漠之舟”的骆驼,在古代蒙古民族的经济生活和军事行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草原上以牧驼为主的牧民尊为“万牲之王”。
蒙古包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1.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2.适应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3.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4.永恒的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5.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6.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的毡门,也格外美丽。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增加美感,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外罩有红有兰,宛如红莲青莲。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为鲜艳夺目。
包内部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蒙古民族服饰
衣冠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因此,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满足人们的美的需求。服饰,是人类不断认识物质世界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主要成果之一,故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四要素中,衣放在首位。
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反映蒙古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蒙古民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对蒙古民族服饰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进行研究和仿制,甚至有的以穿戴蒙古民族服饰为荣。这充分说明蒙古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艺。
众所周知,蒙古民族是在历史上留下深刻足迹的亚洲古老民族之一。它曾经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对世界历史也产生过巨大影响。因此,蒙古民族服饰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与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均有着密切联系。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精心培育的服饰文化,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生活的舞台上始终大放光彩。当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蒙古民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传统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在款式风格、缝制工艺、面料色彩等方面,越来越强调新颖、别致、多样化。
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的独特的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蒙古民族服饰千百年来始终与蒙古民族人民相依为命,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蒙古民族服饰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将更加主富多彩,更加普及盛行,为发展民族文化。美化人民生活,进而对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民族礼仪
热情好客,持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
鄂伦春族居住环境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仁柱”。它是用30多根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夏天用桦皮或芦苇,冬天用狍皮做覆盖物,搭盖一个“斜仁柱”需要六七十张狍皮。门上夏天挂柳条穿的门帘,冬天挂狍皮或鹿皮门帘。“斜仁柱”前面用树干和柳条搭成晒架,晾晒肉干或野菜。后面小树上挂着桦皮盒,里面供奉着神偶。“斜仁柱”内部,席地铺床,床下铺干草,上面铺狍皮做的褥子。对门正面的铺位叫“玛路”,是客人和老年男人的位置。左右两侧的铺位叫“奥路”,是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的席位。“斜仁柱”的中央是终年不熄的火塘。“玛路”席正中上方挂着四五个桦皮盒,这是供奉“布如坎”(神偶)的地方,“玛路”右侧供奉着在狍皮上用马尾刺绣的“昭路布如坎”(马神)。在青年夫妇住的一侧,“斜仁柱”顶上搭着横木杆,是吊孩子摇篮用的。
鄂温克族生活习俗
鄂温克族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各地生产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猎区以兽肉为主食,烹饪方法有煮、烤,主要食品有肉汤、搀米肉粥、做肉干等、还有用白面制作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奉的萨满教产生于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中,产生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中。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成文的经典,也没有具体的宗教创始人。萨满教对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保留和传承作用。萨满跳神时的音乐、舞蹈具有远古伟下来的韵律;萨满口传心授的各种祝辞,包括了民族的起源、氏族的形成、英雄与恶魔的斗争等内容,成为完整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口头经典。
自然崇拜。在鄂伦春人的观念中,自然界中的一切,山川树木、风雨雷电、日月星辰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狩猎的运气等,都有神灵在主宰。为了获得诸神的赐福,他们就向神灵祈祷、敬祭。例如每年正月初一敬拜太阳神“得勒钦”,八月十五拜月亮神“别亚”,上山打猎时敬拜山神“白纳恰”像,拜年、用餐时要跪拜火神“托欧布如坎”等。鄂伦春人祟信的自然神种类非常多,比较重要的还有主管仓库的北斗七星女神“奥伦布如坎”、风神、雷神、马神、草神等。
图腾崇拜。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对熊、虎、狼等大型凶猛的动物十分惧怕,小心翼翼地对待它们。鄂伦春人根据熊的一些动作和特征,认为熊与人有某种亲缘关系。在传说中,一个鄂伦春妇女迷失在山中,长期在深山密林中漂泊,变成了熊。因此熊成为鄂伦春人比较典型的图腾崇拜。
对象。平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而像称呼长辈那样称其为“阿玛哈”(舅父)、“雅亚”(祖父)、“俄特日肯”(老爷子);打到熊的猎人,不说打到了,而说“可怜我了”。
祖先崇拜。灵魂观念和冥世观念的出现,导致祖先崇拜的产生,鄂伦春人称祖先神为“阿娇如布如坎”,鄂伦春人认为,人的躯体虽死,灵魂依然存在。死后不安宁的灵魂会常来人间干扰亲友们的生活,所以要对死者进行祭悼活动,隆重的丧葬是寄托哀思、安顿亡灵的仪式。
神偶。鄂伦春人的神偶分三种,——种直接是崇拜对象的具体自然物,如太阳神、北斗七星神、凤神、闪电神等。一种为绘画神偶。把神像画到布上或皮子上,或用马尾马鬃、其他动物的鬃毛编成人形缝在布或皮子上。这种神偶称为“布如坎”。一种是木刻神偶,称为
“毛木贴”,用松木或杨木刻成人形、动物形,平时放在桦树皮盒里,挂在“斜仁柱”后的树上。
内蒙古民族礼仪
热情好客,持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
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送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禁忌礼节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官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休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赃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部有了变化。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额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把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微,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古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鄂尔多斯的民俗
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认为:“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
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客人接到哈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
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传说,成吉思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 有丝织品的。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
食品。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
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 尝鲜奶:
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第一次
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 美好心愿。
内蒙民族禁忌
火 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 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病 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产 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忌 摸 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忌 打 狗
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作客忌讳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赛骆驼
素有“沙漠之舟”的骆驼,在古代蒙古民族的经济生活和军事行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草原上以牧驼为主的牧民尊为“万牲之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