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的特点是什么

 我来答
顺其自然的搁浅
2012-02-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形成与发展】沪剧曾称“花鼓戏”、“滩簧”、“本地滩簧”、“申曲”等,是上海市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上海、江苏、苏州等地。
沪剧是由“申滩”发展出来的地方戏。江南农村流传着一种叫“小山歌”的民间小调,这种小调受到弹词和其他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渐渐成为江浙一带的滩簧。滩簧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并都以地名冠之,苏州的滩簧称为“苏滩”,宁波的滩簧称为“甬滩”,无锡的滩簧称为“锡滩”,上海的滩簧称为“申滩”,“申滩”也就是沪剧的前身。
清代道光年间,沪剧还是“申滩”(滩簧),为“对子戏”的形式,只有两个男角分扮男女两个角色。后发展成“同场戏”,有三个以上角色,并有了专门的伴奏人员,有了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和女角。沪剧的表演由早期的“申滩”从乡间流动发展到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班社和艺人。此时,沪剧的剧目多为农村生活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剧目被称为“清装戏”。
1914年,邵文滨、施兰亭、丁少兰等组织了“振新集”,对申滩进行了改良。1916年始,上海出现游艺场,丁少兰等以“东乡调”、“东乡滩簧”之名,首次献艺于“天外天游乐场”。后陆续有戏班进入游乐场内演出。为了竞争和生存,申滩的整体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自1919年后,改从前的坐唱形式为走唱形式,并渐向成熟的戏曲剧种演变。1920年,邵文滨将此剧种改为“申曲”,从此普遍应用。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有田驰、赵燕士、刘谦、刘一新和话剧电影界的莫凯、邵华、应云卫等参加了申曲的编导工作,使之在文明戏、话剧、电影的影响下走向成熟,开始实行幕表制,使用软布画景,改编演出文明戏剧目,出现了大量的时事新闻以及电影故事的剧目题材,并逐渐采用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演员的服装基本是西装和旗袍,这批戏被称为“西装旗袍戏”。另外,沪剧还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并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改进、提高了整体艺术水平,出现了大批的著名演员。
自1920年到1937年“八·一三事变”前,是申曲的一个发展时期,在上海的戏班不断增多,艺人不断涌现。1938年起,因战乱而使影片继绝来源,一些电影院都改演申曲,一些书场、茶楼都改建为剧场,为申曲进入剧场提供了客观条件,致使申曲的演出团体猛增至三十个左右。有的改班社为剧团,大者如“文滨剧团”,其演职人员超过二百人。当时申曲的观众面极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