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后裔吗
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淳县淳溪镇有一个村落,这里聚居了一部分唐太宗的后人,因为家家都姓李,久而久之形成“李家村”。从第一代李氏家族成员定居在此开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村民中许多人都知道自己是皇室后裔,唐朝的故事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让他们津津乐道。
李建峰,身高一米八左右,瘦削的脸庞棱角分明。由于老家面临拆迁,他把家谱保存在了办公室的柜子里。据称,李建峰保存的这部家谱,极有可能是李家村这一家族分支最后一套家谱。见到记者到来,李建峰拿钥匙打开密封的柜门,一摞陈旧的线装书出现在眼前,一本又一本,20本家谱封面上都写着:“莲溪李氏宗谱”。
书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左右,淡棕色,书从左向右翻页,里面的纸张酷似现在的油画纸,感觉很古老。其中有3本家谱已破烂不堪,还有十多本保存比较完整,只是纸张上有明显水渍。家谱里面是从上至下工整的字,对李氏每一代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划分。
家谱是由李建峰的祖上传下来的。“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是农民,不识什么字,只知道这些祖宗留下的家谱很重要,一直作为传家之宝相传。”李建峰告诉记者,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郑重地对他说,其他的可以不管,但是这些家谱一定要保存好。“文革”“破四旧”期间,家谱面临被毁,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冒着危险,千方百计把这部家谱保存了下来。
李世民后裔避难到高淳
李姓的来源有颇多典故,传说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根据宗谱的记载,汉景帝时李家就出了个骠骑都尉李广,李广一生戍守边关,与匈奴七十余战,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匈奴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这套家谱中记录的李家第24世子孙。宗谱中记载:“讳渊,字叔德,袭封唐公,隋末起兵,受恭帝禅国号大唐,庙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高祖在位9年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以立为太子,而后继帝位。
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套族谱对李世民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宗谱记载:“讳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唐得天下,勘定祸乱,削平偕伪,皆其功也。高祖因传位焉,庙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在位15年,后唐昭宗李晔即位。李晔也是懿宗的儿子,僖宗排行老三,昭宗第七。唐昭宗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此时的唐朝已经积重难返,回天无力。昭宗所做的,只能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而高淳李家村人就是唐昭宗的子孙。
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
从家谱记录来看,唐昭宗的重孙就是李德鹏。而现在高淳李家村人是以李茂学为始祖的,李茂学的祖先从家谱中可以清楚地查阅到,李茂学的祖宗是唐昭宗的重孙李德鹏。李茂学是李氏家族的第54代子孙,也是高淳李家的第一代,属李世民一脉相传的正统后代分支。
宗谱记载中有这样的文字:“茂学,行区入迁溧水俞家滩,即今分隶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据李建峰解释,唐灭亡后,李氏家族许多子孙被迫分散,到处都有李家后人。其中李茂学这一支流落到溧水俞家滩,当时高淳和溧水还没有分开,俞家滩也就是后来的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因此他们这一支被称为“莲溪李氏”,修的宗谱也被命名为“莲溪李氏宗谱”。他还解释,莲溪村也就是现在的高淳李家村。
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在家谱中亦有记载,是作为最终的辈分名单出现的。李维化是第71世,由此算来,李建峰应当为李氏家族第73世。若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算起,李建峰就是李世民的第48代子孙。
从家谱上的记录看,这套家谱在清朝和民国都曾经重修过。但从民国以后,家谱就没有重修过,时间长了,由于纸质问题,已经损毁不少。李建峰觉得,他还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但怕这些破旧的家谱保存不了,因此他打算尽快修复这些家谱,并重新复印一份,让这套家谱一直保存下去。
李建峰,身高一米八左右,瘦削的脸庞棱角分明。由于老家面临拆迁,他把家谱保存在了办公室的柜子里。据称,李建峰保存的这部家谱,极有可能是李家村这一家族分支最后一套家谱。见到记者到来,李建峰拿钥匙打开密封的柜门,一摞陈旧的线装书出现在眼前,一本又一本,20本家谱封面上都写着:“莲溪李氏宗谱”。
书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左右,淡棕色,书从左向右翻页,里面的纸张酷似现在的油画纸,感觉很古老。其中有3本家谱已破烂不堪,还有十多本保存比较完整,只是纸张上有明显水渍。家谱里面是从上至下工整的字,对李氏每一代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划分。
家谱是由李建峰的祖上传下来的。“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是农民,不识什么字,只知道这些祖宗留下的家谱很重要,一直作为传家之宝相传。”李建峰告诉记者,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郑重地对他说,其他的可以不管,但是这些家谱一定要保存好。“文革”“破四旧”期间,家谱面临被毁,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冒着危险,千方百计把这部家谱保存了下来。
李世民后裔避难到高淳
李姓的来源有颇多典故,传说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根据宗谱的记载,汉景帝时李家就出了个骠骑都尉李广,李广一生戍守边关,与匈奴七十余战,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匈奴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这套家谱中记录的李家第24世子孙。宗谱中记载:“讳渊,字叔德,袭封唐公,隋末起兵,受恭帝禅国号大唐,庙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高祖在位9年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以立为太子,而后继帝位。
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套族谱对李世民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宗谱记载:“讳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唐得天下,勘定祸乱,削平偕伪,皆其功也。高祖因传位焉,庙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在位15年,后唐昭宗李晔即位。李晔也是懿宗的儿子,僖宗排行老三,昭宗第七。唐昭宗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此时的唐朝已经积重难返,回天无力。昭宗所做的,只能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而高淳李家村人就是唐昭宗的子孙。
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
从家谱记录来看,唐昭宗的重孙就是李德鹏。而现在高淳李家村人是以李茂学为始祖的,李茂学的祖先从家谱中可以清楚地查阅到,李茂学的祖宗是唐昭宗的重孙李德鹏。李茂学是李氏家族的第54代子孙,也是高淳李家的第一代,属李世民一脉相传的正统后代分支。
宗谱记载中有这样的文字:“茂学,行区入迁溧水俞家滩,即今分隶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据李建峰解释,唐灭亡后,李氏家族许多子孙被迫分散,到处都有李家后人。其中李茂学这一支流落到溧水俞家滩,当时高淳和溧水还没有分开,俞家滩也就是后来的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因此他们这一支被称为“莲溪李氏”,修的宗谱也被命名为“莲溪李氏宗谱”。他还解释,莲溪村也就是现在的高淳李家村。
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在家谱中亦有记载,是作为最终的辈分名单出现的。李维化是第71世,由此算来,李建峰应当为李氏家族第73世。若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算起,李建峰就是李世民的第48代子孙。
从家谱上的记录看,这套家谱在清朝和民国都曾经重修过。但从民国以后,家谱就没有重修过,时间长了,由于纸质问题,已经损毁不少。李建峰觉得,他还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但怕这些破旧的家谱保存不了,因此他打算尽快修复这些家谱,并重新复印一份,让这套家谱一直保存下去。
展开全部
应该有吧
李世民后裔知多少?
本人在香港偶遇一个自称李世民后裔之人,他不愿多介绍自己,也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但他却对中国的历史表示兴趣。现将其观点择录如下:
他说海外中国人以"唐人"自居,他很受感动。他说对中国大陆则以汉人自居深表遗憾,他说"唐民族"是"天可汗"之民族,与"汉民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
据他说唐朝战败后,大部分李氏子孙去了蒙古草原,有少部分南下后来发展成为客家人。
他说蒙古人的"蒙"字之读音应为"木"(李拆开来写为"木子"),"蒙古里"真正的意思就是"木骨李"。他说历史上象"铁木真"、"花木兰"和"穆(木)桂英"这样的人物都是李氏后裔。
他还说李世民之后裔随木古(蒙古)军队西征欧亚大陆时,一部分留在了土耳其,一部分留在俄罗斯,留在土耳其的被中国人称为"突子",留俄罗斯的称为"鞑靼","鞑靼"就是"大唐"的意思。他还说是"木军"从欧亚大陆回师灭了"女真金"和"南宋"创建了元朝。
他还说中国的宫廷历史经过各朝各代的修改后早已是面目全非了。他举例说历史上记载唐朝军队大破"突厥"一事就令他哭笑不得,他说可能吗?历史上李氏除了与杨氏通婚外,最大的就是突厥家族,他说唐朝军队大破突厥之事实际上是做给杨家看的,因为李家夺了杨家的帝位,为了安抚杨家而象征性地出兵西域。
李世民后裔留在中原的一支是闯王李自成的将领李岩,李岩的后裔遍布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他还说长江以北之广大区域早已没有李世民的传人了,如果有的话也是假冒的
李世民后裔知多少?
本人在香港偶遇一个自称李世民后裔之人,他不愿多介绍自己,也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但他却对中国的历史表示兴趣。现将其观点择录如下:
他说海外中国人以"唐人"自居,他很受感动。他说对中国大陆则以汉人自居深表遗憾,他说"唐民族"是"天可汗"之民族,与"汉民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
据他说唐朝战败后,大部分李氏子孙去了蒙古草原,有少部分南下后来发展成为客家人。
他说蒙古人的"蒙"字之读音应为"木"(李拆开来写为"木子"),"蒙古里"真正的意思就是"木骨李"。他说历史上象"铁木真"、"花木兰"和"穆(木)桂英"这样的人物都是李氏后裔。
他还说李世民之后裔随木古(蒙古)军队西征欧亚大陆时,一部分留在了土耳其,一部分留在俄罗斯,留在土耳其的被中国人称为"突子",留俄罗斯的称为"鞑靼","鞑靼"就是"大唐"的意思。他还说是"木军"从欧亚大陆回师灭了"女真金"和"南宋"创建了元朝。
他还说中国的宫廷历史经过各朝各代的修改后早已是面目全非了。他举例说历史上记载唐朝军队大破"突厥"一事就令他哭笑不得,他说可能吗?历史上李氏除了与杨氏通婚外,最大的就是突厥家族,他说唐朝军队大破突厥之事实际上是做给杨家看的,因为李家夺了杨家的帝位,为了安抚杨家而象征性地出兵西域。
李世民后裔留在中原的一支是闯王李自成的将领李岩,李岩的后裔遍布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他还说长江以北之广大区域早已没有李世民的传人了,如果有的话也是假冒的
参考资料: http://post.baidu.com/f?kz=197042306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7-31
展开全部
李世民的后代好多呢,他有那么多的儿子呢。我们就是李世民的后代,在湖南省永兴县,是他废太子李承乾的后代,而且光我们这一支,族谱记载就有几万人了。我们是从茶陵县搬过来的,九四年曾去那里举行过大规模的联宗祭祖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多特别多,放现在少说也有几百万人,就比如我这一支,我们已经不姓李隐名改姓牟了,李世民的嫡系后代,改姓的第一代名为牟茂,元朝末期因抗元逃难隐姓埋名到重庆万州和湖北利川两地,现在这两地的十几二十万牟姓人口全是李世民当初的嫡系后裔,从明朝至今诞生一百多位将军,就连上个世纪中国首富牟其中也是这些后裔之中的一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四会)李氏族谱。(清)李善元纂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
一册 粤图
该谱为明代初修,内存明学士宋濂序云:“李之姓原于帝高阳氏,宗陇西,后裔临淮公者,琅琊王之子,名修珍,贬斥南海,数世不能归,子孙遂居端州之四会,四会有李氏,盖出自临淮公9传十余世,至宋殿中侍御史积中(元丰进士,官翰林直学士),由直谏谪南昌,故今为南昌人。殿中公九世孙宗颐以家谱相示,始于殿中高祖三八府君,三八之上则略而不备。”该谱曾经历次纂修,计有宋元丰李积中(五世孙)初烤、明正统三年(1438)十三世孙续修、明万历辛亥(1611)十九世孙续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二十四世孙续修以及清道光十五年(1835)二十五世孙续修等。李氏居四会七百余年,历世三十余代,名士众多,如李积中、李大性、李津、李棨等。
(四会)李氏族谱。(清)李德宽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四册 粤图
(四会岗咀)李氏族谱一卷。(民国)李焯楠纂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刻本。
一册 四会方志办、四会档
一册 粤图
该谱为明代初修,内存明学士宋濂序云:“李之姓原于帝高阳氏,宗陇西,后裔临淮公者,琅琊王之子,名修珍,贬斥南海,数世不能归,子孙遂居端州之四会,四会有李氏,盖出自临淮公9传十余世,至宋殿中侍御史积中(元丰进士,官翰林直学士),由直谏谪南昌,故今为南昌人。殿中公九世孙宗颐以家谱相示,始于殿中高祖三八府君,三八之上则略而不备。”该谱曾经历次纂修,计有宋元丰李积中(五世孙)初烤、明正统三年(1438)十三世孙续修、明万历辛亥(1611)十九世孙续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二十四世孙续修以及清道光十五年(1835)二十五世孙续修等。李氏居四会七百余年,历世三十余代,名士众多,如李积中、李大性、李津、李棨等。
(四会)李氏族谱。(清)李德宽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四册 粤图
(四会岗咀)李氏族谱一卷。(民国)李焯楠纂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刻本。
一册 四会方志办、四会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