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为5000元,你的工资为7500,那么个人所得税就是(7500-5000)*10%=250元。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拓展资料:
征税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四个方面: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需要缴纳145元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经过个税修正案的通过,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
本题没有提及专项扣除,所以应纳税所得额=7500-5000=2500。依据下表,应缴税额=2500*10%-105=145元。
扩展资料:
税改历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首先要了解月度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其基本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次要懂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这是计算工资(薪金)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的关键。要正确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必须要清楚哪些项目是可以在月度工资(薪金)扣除的。一般情况下涉及到法定的扣除内容和政策规定的扣除内容。
法定的扣除费用。从2011年9月1日起,税定的扣除费用标准是3500元。新修订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政策允许的扣除项目。因为按政策规定,单位要从个人从工资中扣交应由员工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下简称“三险一金”)。对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的合理部分,也应该须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从月度工资(薪金)扣除。所谓的“合理部分”,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有明确规定:既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超过三倍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也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三要学会对税法中所附税率表的使用。从税表中查找出适用税率的速算扣除数。
假设你所税的工资收入7500元,在没有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的情况下,则应纳税所得额中只能扣除法定扣除费用。
既应纳税所税额=7500-3500=4000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税额4000元,从税率表中查找对应的适用税率的速算扣除数。4000元处于税率表中的第二级,“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其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再用前面所说的基本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000×10%-105=295元。
如果你在这7500元收入中,包含了应该由你个人合理负担的“三险一金”费用,则也应该从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按扣除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从税率表中查找对应的适用税率的速算扣除数。然后用上面的基本计算公式就可得出。
附:税率表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