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人帮我分析下血常规,谢谢!

本人今天上班中午吃完饭后,觉得胃恶心,特别困想睡觉,无力,脚关节酸,肌肉也酸!就去看急诊..那个医生也不知怎么好,(本人几个月前有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基本好了,腹部整个... 本人今天上班中午吃完饭后,觉得胃恶心,特别困想睡觉,无力,脚关节酸,肌肉也酸!就去看急诊..那个医生也不知怎么好,(本人几个月前有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基本好了,腹部整个彩超也做了).就去检测血常规.
男,23岁,是抽动脉血的

血常规报告单如下: (参考直)
白细胞计数:5.13 4-10
中型粒细胞百分率:0.539 0460-0.750
淋巴细胞百分率:0.381 0.190-0.470
单核细胞百分率:0.028 ↓ 0.030-0.080
嗜酸细胞百分率:0.042 0.005-0.050
嗜碱球百分率: 0.010 0 -0.010
大单核百分率: 0.002 0 -0.030
中性粒细胞计数:2.77/L 1.80 -6.40
淋巴细胞计数 : 1.95/L 1 -3.30
单核细胞计数 : .0.14/L 0 -0.50
嗜酸球计数 : 0.22/L 0.05 -0.50
噬碱球计数 : 0.05/L 0 -0.10
大单核计数 : 0.010/L 0 -0.300
红细胞计数 : 5.68 ↑ 4 -5.50
血红蛋白 :173 ↑ 120 -160
红细胞压JI :0.540 ↑ 0.420-0.490
平均红细胞体积:95.2 ↑ 82-95
MCH :30.5 27 -31
MCHC :320 320 -360
RBC分布宽度CV;0.105 ↓ 0.115-0.150
血小版计数 :205 100 -300
血小板平均体积: 9.8 9 -13
血小板分布宽度: 15.0 9 -17
血小板压积 : 0.20 0.11 _0.28

但是给医生看了还说没什么大问题,还健康...最后我又不放心做了全部的肝功能检测,拿到结果也全部正常...
胃镜七月照过了!有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说了吃了药基本好了
展开
 我来答
辉半菊6
2007-11-03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红细胞有点高,别的确实没啥问题

建议去做胃镜明确一下
频昕0i
2007-11-04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没什么嘛,别大惊小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5bef7cc
2007-11-04 · TA获得超过2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1万
展开全部
溃疡病可以彻底治愈,不要紧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d71c76e
2007-11-04 · TA获得超过48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血常规
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这个要根据您的病情,结合血常规检查判断。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