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的专利中授权(公告)号、申请(专利)号、公开(公告)号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区别,也有联系:
申请(专利)号,是专利申请受理后的编号,授权前叫申请号,授权号叫专利号
公开(公告)号,是指发明专利初审合格后公开后的编号,国别号+分类号+流水号+标识代码”
授权(公告)号,是指专利授权公告时的编号,如果是发明专利的话,与公开号一般只是识别代码不同
申请(专利)号,是专利申请受理后的编号,授权前叫申请号,授权号叫专利号
公开(公告)号,是指发明专利初审合格后公开后的编号,国别号+分类号+流水号+标识代码”
授权(公告)号,是指专利授权公告时的编号,如果是发明专利的话,与公开号一般只是识别代码不同
展开全部
专利文献号相当于专利文献的“身份证”,在用户阅读、查找和描述专利文献时,能够迅速提供时间、国别、申请状态等信息。自1985年我国建立专利制度以来,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历经三次重大变迁,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4月1日~1988年)
以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为起点,形成申请号、公开号/审定号或公告号、专利号均相同的“一号制”编号体系;
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
上阶段实施的“一号制”编号体系导致文献缺号跳号现象严重,形成公开号、公告号、审定号各不相同的“三号制”编号体系;
第三阶段(1993年~2004年6月30日)
我国处于加入PCT的准备阶段,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取消审定号;
第四阶段(2004年7月1日-今)
专利申请量急剧增加,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全面升位,公开号和公告号使用相同的编号体系。
第一阶段(1985年4月1日~1988年)
以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为起点,形成申请号、公开号/审定号或公告号、专利号均相同的“一号制”编号体系;
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
上阶段实施的“一号制”编号体系导致文献缺号跳号现象严重,形成公开号、公告号、审定号各不相同的“三号制”编号体系;
第三阶段(1993年~2004年6月30日)
我国处于加入PCT的准备阶段,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取消审定号;
第四阶段(2004年7月1日-今)
专利申请量急剧增加,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全面升位,公开号和公告号使用相同的编号体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8278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兰州荒漠之舟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济南夏日炎炎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南昌湖上倒影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