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鼎盛时期有哪些体现?
16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太宗时代人才济济,绝非偶然。善于用人和纳谏是李世民在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中国帝王中是很突出的,并且具有很多特点:一是广泛吸收人才。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在李世民征战时也吸收,如李密、王世允、窦建德集团的人才,此外,还吸收了瓦岗军的徐茂公、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等。
二是吸收了隋朝旧臣和李渊集团的人才。从隋朝灭亡到唐朝建立,从李渊到李世民登基,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李世民为了政局稳定,使用了隋朝的旧臣立纲等人。对李渊集团的人才也恰当安排,予以重用。在李世民公布的一个“功臣”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正是李渊的心腹裴寂 。
三是用人不避亲仇。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是,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当一个空头官儿。可是,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是,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可是,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四是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李世民用人,不计较出身和经历,他选用了隋朝显贵旧臣,也提拔了张玄素、孙伏加等小县吏为朝中大臣。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令文武百官上书发表自己的见解。中郎常何上书,写了20多条,条条有理有据,很有水平。常何是个武夫,素无学问,李世民便询问常何。常何老实地供出不是自己写的,是他的一个客人——窘苦潦倒的书生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召见马周,对马周的学问十分赏识,将他一步步地提升到中书令(宰相之一)。
五是用人不疑。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德七年,他和另一大将寻相投降了李世民,不久寻相叛变,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就将他囚禁起来,并告诉李世民,要李世民将他杀掉。李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会落在寻相之后吗?”
他命人释放了敬德,并安慰敬德说:“大丈夫以义气相许,请你不要把这误会放在心上,我决不因别人的闲话而加害良士。”敬德十分感动,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李世民曾说,一旦国君对大臣怀疑,臣下就不敢畅所欲言,下情便难以上传。这样,要求臣僚们尽忠报国,就不可能了!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停留在洛阳。临行,命宰相房玄龄留守长安,全权处理国务。有个官员声称要向皇帝举报,房玄龄问他举报谁,那人回答道:“正是你!”房玄龄不敢隐瞒,立即派人用驿马送他去洛阳。李世民听说有人举报,就令武士持大刀站在前面,然后引见来人,问他:“你举报谁?”那人道:“房玄龄!”李世民道:“果真如此,推出去腰斩!”并指令房玄龄说,你太不自信,以后如有类似情况,自行处理!
最重视精简官僚机构的皇帝 官僚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是封建社会严重的弊端。这种状况,一来使得行政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清,互相推倭扯皮,办事效率很低,二来众多官员的俸禄,成为封建国家一项数目很大的财政支出,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所以,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一般都重视精简官僚机构;而在他们当中,唐太宗李世民是最突出的。
李世民即位之初,就决心革除当时冗官过多的弊病,精简国家机构和政府官员。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选择官吏;而选择官吏,要注重质量。他强调“官在得力,不在员多”,并比喻道:“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力主裁减官员,量才授职。贞观初年,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龄精简中央机构,文武官员由二千多人减至六百四十三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后来又依山河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共设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县。
为了长期贯彻精简官僚机构的方针,唐太宗将简政省官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例如,贞观初年“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在唐律中对乱置机构、私设官员的人,规定了明确的惩罚条款。唐太宗又规定主管行政事务的官员,年龄到了七十必须离职让位,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对精简后继续任职的官员,唐太宗还通过各种形式,择优汰劣,力求为官者人人称职。他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制度,每年都对各级各类官员进行考核,以此决定升迁降免。唐太宗还亲自过问地方刺史的选用,并把全国各州刺史的姓名都写在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善恶事迹,以备赏罚。643年(贞观八年)又派得力大臣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zhi质,提升)大使,到全国各地巡查,升迁廉洁有功的官员,惩处贫劣失职的恶吏。
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一系列措施简政省官,精简了机构,整饬了吏治,大大提高了国家各级机构的效能。同时减少了国家对冗官余吏不必要的开支,相应地减轻了人民负担。这样,就为唐朝初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打下了重要基础
最善于纳谏的皇帝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时,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cu,死亡)逝,遂亡一镜矣!”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诤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唐太宗时代人才济济,绝非偶然。他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在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他的用人之道在中国帝王中是很突出的,并且具有很多特点:一广泛吸收人才,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在李世民征战时,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允、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的徐世?、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等。
二吸收了隋朝旧臣和李渊集团的人才从隋朝灭亡到唐朝建立,从李渊到李世民登基,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李世民为了政局的稳定,使用了隋朝的旧臣立纲等人。对李渊集团的人才也恰当的安排,予以重用李世民公布的一个“功臣”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正是李渊的心腹裴寂
三用人不避亲仇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儿。但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四不拘一格,为才是用李世民用人,不计较出身和经历,他选用了隋朝显贵旧臣,也提拔了张玄素、孙伏加等小县吏为朝中大臣。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令文武百官上书发表自己的见解。中郎常何上书,写了20多条,条条有理有据,很有水平。常何是个武夫,素无学问,李世民便询问常何。常何老实的供出不是自己写的,是他的一个客人——窘苦潦倒的书生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召见马周,对马周的学问十分赏识,将他一步步地提升到中书令(宰相之一)。
五用人不疑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德七年他和另一大将寻相投降了李世民,不久寻相叛变,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就将他囚禁起来,并告诉李世民,要李世民将他杀掉。李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会落在寻相之后吗?”
他命人释放了敬德,并安慰敬德说:“大丈夫以义气相许,请你不要把这误会放在心上,我决不因别人的闲话而加害良士。”敬德十分感动,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李世民曾说,一旦国君对大臣怀疑,臣下就不敢畅所欲言,下情便上传。这样,要求臣僚们尽忠报国,就不可能了!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停留在洛阳。临行,命宰相房玄龄留守长安,全权处理国务。有个官员声称要向皇帝举报,房玄龄问他告谁,那人回答到:“正是你!”房玄龄不敢隐瞒,立即派人用驿马送他去洛阳。李世民听说有人告密,就令武士持大刀站在前面;然后引见来人,问他:“你告谁?”那人道:“房玄龄!”李世民道:“果真如此,推出去腰斩!”并指令房玄龄说,你太不自信,以后如有类似情况,自行处理!
六善于用人李世民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他命京官推荐贤才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中国帝王中是很突出的,并且具有很多特点:一是广泛吸收人才。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在李世民征战时也吸收,如李密、王世允、窦建德集团的人才,此外,还吸收了瓦岗军的徐茂公、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等。
二是吸收了隋朝旧臣和李渊集团的人才。从隋朝灭亡到唐朝建立,从李渊到李世民登基,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李世民为了政局稳定,使用了隋朝的旧臣立纲等人。对李渊集团的人才也恰当安排,予以重用。在李世民公布的一个“功臣”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正是李渊的心腹裴寂 。
三是用人不避亲仇。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是,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当一个空头官儿。可是,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是,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可是,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四是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李世民用人,不计较出身和经历,他选用了隋朝显贵旧臣,也提拔了张玄素、孙伏加等小县吏为朝中大臣。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令文武百官上书发表自己的见解。中郎常何上书,写了20多条,条条有理有据,很有水平。常何是个武夫,素无学问,李世民便询问常何。常何老实地供出不是自己写的,是他的一个客人——窘苦潦倒的书生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召见马周,对马周的学问十分赏识,将他一步步地提升到中书令(宰相之一)。
五是用人不疑。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德七年,他和另一大将寻相投降了李世民,不久寻相叛变,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就将他囚禁起来,并告诉李世民,要李世民将他杀掉。李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会落在寻相之后吗?”
他命人释放了敬德,并安慰敬德说:“大丈夫以义气相许,请你不要把这误会放在心上,我决不因别人的闲话而加害良士。”敬德十分感动,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李世民曾说,一旦国君对大臣怀疑,臣下就不敢畅所欲言,下情便难以上传。这样,要求臣僚们尽忠报国,就不可能了!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停留在洛阳。临行,命宰相房玄龄留守长安,全权处理国务。有个官员声称要向皇帝举报,房玄龄问他举报谁,那人回答道:“正是你!”房玄龄不敢隐瞒,立即派人用驿马送他去洛阳。李世民听说有人举报,就令武士持大刀站在前面,然后引见来人,问他:“你举报谁?”那人道:“房玄龄!”李世民道:“果真如此,推出去腰斩!”并指令房玄龄说,你太不自信,以后如有类似情况,自行处理!
最重视精简官僚机构的皇帝 官僚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是封建社会严重的弊端。这种状况,一来使得行政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清,互相推倭扯皮,办事效率很低,二来众多官员的俸禄,成为封建国家一项数目很大的财政支出,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所以,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一般都重视精简官僚机构;而在他们当中,唐太宗李世民是最突出的。
李世民即位之初,就决心革除当时冗官过多的弊病,精简国家机构和政府官员。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选择官吏;而选择官吏,要注重质量。他强调“官在得力,不在员多”,并比喻道:“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力主裁减官员,量才授职。贞观初年,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龄精简中央机构,文武官员由二千多人减至六百四十三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后来又依山河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共设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县。
为了长期贯彻精简官僚机构的方针,唐太宗将简政省官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例如,贞观初年“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在唐律中对乱置机构、私设官员的人,规定了明确的惩罚条款。唐太宗又规定主管行政事务的官员,年龄到了七十必须离职让位,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对精简后继续任职的官员,唐太宗还通过各种形式,择优汰劣,力求为官者人人称职。他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制度,每年都对各级各类官员进行考核,以此决定升迁降免。唐太宗还亲自过问地方刺史的选用,并把全国各州刺史的姓名都写在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善恶事迹,以备赏罚。643年(贞观八年)又派得力大臣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zhi质,提升)大使,到全国各地巡查,升迁廉洁有功的官员,惩处贫劣失职的恶吏。
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一系列措施简政省官,精简了机构,整饬了吏治,大大提高了国家各级机构的效能。同时减少了国家对冗官余吏不必要的开支,相应地减轻了人民负担。这样,就为唐朝初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打下了重要基础
最善于纳谏的皇帝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时,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cu,死亡)逝,遂亡一镜矣!”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诤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唐太宗时代人才济济,绝非偶然。他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在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他的用人之道在中国帝王中是很突出的,并且具有很多特点:一广泛吸收人才,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在李世民征战时,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允、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的徐世?、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等。
二吸收了隋朝旧臣和李渊集团的人才从隋朝灭亡到唐朝建立,从李渊到李世民登基,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李世民为了政局的稳定,使用了隋朝的旧臣立纲等人。对李渊集团的人才也恰当的安排,予以重用李世民公布的一个“功臣”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正是李渊的心腹裴寂
三用人不避亲仇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儿。但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四不拘一格,为才是用李世民用人,不计较出身和经历,他选用了隋朝显贵旧臣,也提拔了张玄素、孙伏加等小县吏为朝中大臣。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令文武百官上书发表自己的见解。中郎常何上书,写了20多条,条条有理有据,很有水平。常何是个武夫,素无学问,李世民便询问常何。常何老实的供出不是自己写的,是他的一个客人——窘苦潦倒的书生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召见马周,对马周的学问十分赏识,将他一步步地提升到中书令(宰相之一)。
五用人不疑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德七年他和另一大将寻相投降了李世民,不久寻相叛变,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就将他囚禁起来,并告诉李世民,要李世民将他杀掉。李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会落在寻相之后吗?”
他命人释放了敬德,并安慰敬德说:“大丈夫以义气相许,请你不要把这误会放在心上,我决不因别人的闲话而加害良士。”敬德十分感动,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李世民曾说,一旦国君对大臣怀疑,臣下就不敢畅所欲言,下情便上传。这样,要求臣僚们尽忠报国,就不可能了!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停留在洛阳。临行,命宰相房玄龄留守长安,全权处理国务。有个官员声称要向皇帝举报,房玄龄问他告谁,那人回答到:“正是你!”房玄龄不敢隐瞒,立即派人用驿马送他去洛阳。李世民听说有人告密,就令武士持大刀站在前面;然后引见来人,问他:“你告谁?”那人道:“房玄龄!”李世民道:“果真如此,推出去腰斩!”并指令房玄龄说,你太不自信,以后如有类似情况,自行处理!
六善于用人李世民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他命京官推荐贤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