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还严重束缚着农业生产力。长期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遗留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投机猖獗,民生困苦,失业众多,国民经济严重衰退。
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成就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三年中,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社会上处处可见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果。人民生活必需物资相当匮乏,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仍然处于十分贫穷的状态;那时的中国,仍然是“豪门广厦高洋楼”与“破房漏屋贫民窟”共存,仍然是“朱门酒肉臭”与“贫民猪狗食”对映,贫富差距是那样的巨大,已经为当时的中国造成很难消除的尖锐矛盾:社会中日益加剧贫富对立,已经促使当时社会中极为严重的“仇富心理”和“仇穷心理”,演变成人与人之间难以化解的相互仇视与对立。那时的中国,这种贫富对立与仇视,已经到了随时都可能引起社会剧烈动荡的危险……;
一些国民党潜存的特务威胁新中国。镇压反革命的任务很艰巨。人民群众有一种不安全的心理。
物价飞涨,一些商人囤积商品,投机倒把,哄抬物价。
新解放区还有三亿农民没有得到土地或者只有极少的土地,没有劳动积极性。
所用的一些商品还是洋货,如洋火,洋布。。。。。。
一些党政干部露出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苗头。五毒三害现象比较严重。毛泽东的“三反”为新中国开创了一个空前稳定祥和的社会新貌。“三反”后的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贪官污吏、没有腐败现象、没有花天酒地的场面、没有赌博、没有吸毒卖淫、没有弃婴、没有乞丐、没有流氓团伙、没有车匪路霸、没有抢劫偷盗、没有拐卖妇女儿童、没有性病、没有包二奶、没有假冒伪劣的商品、没有惟利是图的坑人……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廉洁社会,这是中国老百姓在物质生活条件虽然很不富裕仍然十分满意的崭新社会!
"三反"后的新中国,确实有一个很好的"党风":那时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够"吃苦在前",以身作则,既没有"官味",也没有"官架子",极少坐小汽车,即使赶时间也是骑自行车......;那时的中国,衣食住行的条件很差,一些领导"三反"的大干部,都能同一般工作人员一样吃最简单的"工作餐",穿一般的旧军服或普通的干部服;那时的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虽然比旧中国好一些,事实上仍然贫穷,但是老百姓心里确实很高兴、很喜悦、很满意毛泽东的"三反"之后的政府,很满意自己能够挺起胸堂面对世界,昂起头面对世界列强,能够感受到新中国的中国人可以不再受外国人欺负和压迫,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和联合国军队从中国边界线赶回"三八线"的时候,确实使众多的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无比振奋,深受鼓舞......
参考资料: http://paowang.com/news/3/2006-04-11/2006041101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