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与汉朝有什么关系

 我来答
可乐可123可乐
高粉答主

2019-05-0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7万
展开全部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段顷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厅塌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扩展资料: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在汉族社握伏陆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

关于汉民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

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云南漂白药
2014-10-10 · TA获得超过5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不全是。
首先,汉人之所以叫汉人,的确是因为汉朝很强大,外族就称中原王朝的人为汉人。而这个时候的汉人,主要是指以中原人为主的华夏族后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融入了许多古代少数民族,比如四川的巴蜀、关西的羌甚至还有少数内附的匈奴。
后来唐朝也很强大,所以又有很多国家现在还叫中国人为“唐人”。同样的道理。
但是汉人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血统概念,真正“纯正血统的汉人”可能现在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汉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有极强的包容性。
汉朝末年一直到唐朝初年,这么几百年的历史中,是中国最混乱的民族融合时期之一。特别是晋朝时的“五胡乱华”,就是鲜卑、匈奴、氐已经其他几个当时少数民族(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当时”)一起南侵,与汉人政权晋朝共同争夺天下。到南北朝的时候,这些“少数民族”不但人口暴涨,而且控制了大面积的中国疆域。这样的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
唐朝就是一个典型的汉族与当时的少数民族联合成立的王朝,李渊、李世民他们家就是汉人与少数民族混血的结果。唐朝继续发扬了汉族的包容性,不但欢迎少数民族内附,而且大批军官、文官都是少数民族。比如隋唐时期的贺若弼(贺若弼姓贺若,名字是弼,而不是姓贺)、后来的安禄山、史思明、独孤皇后、宇文化及全是当时的少数民族。包括我们最熟知的李白,据考证也可能是少数民族。唐朝就是一盘大杂烩。
所以大家就不要老是说我们汉人怎么怎么好,建立了多么牛逼的唐王朝,拜托,那是全国各民族一起创建的好伐。
再后来就是宋朝。宋朝的时候其实很多鲜卑人、匈奴人的誉返后人已经融入汉族中去了。那个时候的汉人就已经不是纯粹的“汉人后裔”了。大家看水浒传就知道,里面五虎将呼延灼,他就是少数民族,而且不光是他,铁笛仙马麟也是番子小将,里面还有很多什么青眼虎李云、金眼彪施恩、金毛犬段景住、紫髯伯皇甫端、丑郡马宣赞等许多鲜活的人物身上表现着少数民族的特点。
好吧,你要是说这只是小说不足为信,那我们说点实际的。
众所周知,两宋一直处于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状态。北宋对峙的是契丹的辽,南宋是女真的金。但是后来的辽人去哪里了呢?后来的辽人慢慢的就融入到汉人中去了。包括金也是。
元朝灭了南宋之后,将元朝境内的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瞳孔有颜色的人,一般是中亚人和伊斯兰人),三等汉人(这个汉人不是南宋的汉人,而是两宋的敌人,辽人和金人),四等南人(这才是南宋汉人)。元朝是一个绝对的多民族王朝。经过百年的融合,后来的三等汉人和四等南人在明朝的时候实际基本上已经都融合在一起了。所以你明白为什么当年那么牛逼的辽朝、契丹人的后代都找不到了吧。
明朝之后是清朝。清朝就不多说了,民族情况已经和现在很相似了。
最后说点私货。
建议大家不要老是觉得我大汉族怎么怎么牛逼,清朝、元朝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是鞑子、蛮子。首先,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得先往上推几辈,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少数民族的血。
其次,很多人有大汉族沙文主义,就觉得我大汉族牛逼牛逼,要不是清朝昏聩, 我们又怎么会被西方列强蹂躏百年,拜托庆拍饥,麻烦这样看的人先认认真真看看历史,比起昏聩程度,明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之所以会经历那悲惨百年,说到底不是清朝的原因,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原因,只是正赶巧被清朝赶上了好伐。
再次,那些老是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清朝灭亡了中贺码国的人,拜托,咱们汉族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不就是包容吗?您老人家天天就在那里抨击元朝抨击清朝,要排满排鞑子,您连咱们汉族最优秀的品质都丢了,您还有脸站在汉人的立场说这些言论吗?
最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不是看他当家的是哪个族,这个国家就是哪个族的。这个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坐在上面的只是个代言人,你对这个代言人不满,那仅仅是针对他不称职,别老是上纲上线,就开始抨击这个代言人的民族身份。与其天天想着怎么争论我大汉族多么牛逼牛逼,还不如想想让自己过得好点,让身边人过得好点,让这个国家更好点
纯手打啊!!!!楼主求给分啊,手都打麻了。。。。!!!!
绝壁不是粘贴党,纯纯的手打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21
展开全部
关于汉族的由来,建国初期史学界曾展开过广泛的讨论。汉族的先民,经历夏商周三代长期发展,至春秋战国,形成了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战国七雄兼并,共称“诸夏”。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诸夏的事业,又出现了“秦人”的族称,直到汉代,匈奴、西域等处各族,仍称中原人民为“秦人”。汉继秦而兴,国力盛极一时,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在这些外交活动中,使臣们必然要报称自己是来自汉朝的使者,而反过来,所到之处的人们也就自然会相应地把他们粗旅判称为“汉人”。汉以后,周边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民。
“汉”作为事物名称最早是表示我国中部的汉水。由河流的名称又引起了许多地理上的称谓,如汉中、汉皋、汉阴等等。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项羽封他作汉王,封地在汉中一带,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汉”遂从一个局部的地区名变成了国名。当时外族人便称中国人为汉人,据说“好汉”这个词,就是来自匈奴人对勇武的汉人的称呼。因为汉朝人称汉人,语言便称汉言,汉末僧人翻译佛经,常以“汉言”与“胡音”(指梵语)对照。随岩改着汉王朝的瓦解,作为国家、人民、语言名称的“汉”每每被新的朝代名取代。以语言而论,晋人称“晋言”,隋人称“隋言”,唐人称“唐言”,不再用“汉言”这一称呼。但是唐代人有时候却不用“唐”而仍用“汉”来自称。如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自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等。梵语称中国为cina(一般认为是“秦”的译音),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音译为“至那”,意译为“汉”。唐高僧慧苑在其所撰《华严经音义》卷下中说:“镇神支那,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即今汉国是也。”《大唐西域记》等对cina一词的译法,表明唐代已有以“汉”作为中国代称的倾向。
金朝首先把“汉”作为正式的族名,冠于汉族。因为金是另一个民族的政权,为了明确区分两个民族,他们把宋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称为“汉人”。元朝继承了这种称呼。但是元代“汉人”这一概念与今天“汉人”的概念内涵不同,元代分人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汉人;四、南人。当时“汉人”既包括汉族人,也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南人”则指南宋遗民,实质上也是汉族人。但是“汉人”的主体是汉族人,这一概念逐渐巩固下来了。清朝建国后,又面临金朝、元朝的问题,既不能把汉人称为“明人”,于是就仍称为“汉人”。在元代和清代,“汉文”、“汉语”等名称也有了,因为元代蒙古族、清代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因此,汉族、汉语、汉字的名称便比较地固定下来了。民国时申明,汉、满、蒙、回、藏是民国的五大民族,以他们为代表的“五族共和”表示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就是在“五族共和”之说倡导以后,“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成为永久性的族称。(参见《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卷有关条目,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可见,作为族称,“汉”先是他称,后来才逐渐变为自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0-10
展开全部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帝国,汉朝时期我国的疆土不断扩大,为今天的领域打下基础,事实上汉族名字的来源正是以汉朝为蓝本。在汉朝之前我国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只有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但是在之前我国对民族的意识十分薄弱,大配毕多是以地区的人来称谓,并没有划分民族贺磨,但在汉之后,我国逐渐有了汉族这个概念。实际上汉族分为很多分支,有北汉族,南汉族,西北汉族,西南汉族,印尼汉族,和大家都知道的客家汉族,几个分支之间的血缘和基因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要知道的是,汉族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与其说是汉族,不如说是汉文化,所以如果说汉族和汉朝的关系,我想大多是我们继承了汉朝时期以及之前华夏族的文化观念,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全国各地民族大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汉族,所以汉族并不是一个血统的继承,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继承,这种融合,在以后会一直存在,所以与其说是汉族,不如说是华夏族更加贴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禅卖斗@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有关系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随风奇缘123
2020-09-18 · 做温有度的教育 专注学生的成长
随风奇缘123
采纳数:157 获赞数:1117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汉族的由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大地上,汉族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汉族的发展历史,首先要从寻根开始。在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炎黄是我们公认的祖先。也就是说,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部落社会,我们民族的根就已经萌发了。当时,在中国的土地上,以氏族图腾为代表的各部落。由于生含拍耐产力的发展,逐渐开始了相互的融合。

当然这些融合,是通过战争、抢夺土地和资源的形式开启的。在史书记载中,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二者结盟后,黄帝部落又打败了东夷族的蚩尤部落,从此天下归于黄帝所领导的炎黄部落。这就是汉族的根。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治水英雄大禹之子——启,建立了夏;夏朝后开被原东夷部落中的商所取代。商后来被其侯国——周所取代。周王朝实行分封制,不断派遣自己的王族成员和功勋将领以及夏商王族后裔,去建立新的邦国,以蕃屏周。

这样,就形成了强大的对外发展,迅速拓展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在这些周的邦国,在礼乐文化和等级制观念的支配下,不断向四周开疆拓土的时候,也在积极吸收和同化土著居民,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气象。这些邦国的人民,其实已经形成了周王的子民。

公元前221年,周朝的封国——秦,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下,奋六世之余烈,灭掉宗主周朝,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并将自己的丰功伟业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并列,取“皇”“帝”二字,称制于天下。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驰道”“修万里长城”“南通百越”等措施贺橘,一下子同化了秦帝国的所有人。自此,中华大地上人民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秦人。

因为秦朝建立后,没有采取战后修养生息的策略,加之秦二世的荒唐做法,致使天下大乱,秦统一的成果,最终被刘邦建立的汉朝所摘取。这样,经过两汉400多年的发展,在文化的不断浸润下,这块大地上的人,统一有了一个名字:汉人。

从此,无论国家朝代如何更迭,无论到了何种危局的情况下,拥有儒家思想汉人,一直传承至今。历史上,外国对汉人的其他称呼“契丹人”“桃花石人”“唐人”“宋人”“大明人”“清国人”,除了个别少数民族外,实体意义上均指汉人谈春。到了20世纪,随着世界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在民族的确定上,生活在中国这个国家的主题族群,被正式确定为:汉族。目前,汉族人口已经占据了世界20%,是名副其实的地界第一大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