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大家不要听信晴雨樱花化蝶羽的回答,此人当年没有考上安工大,心里扭曲变态就整天在网上黑安工大,他连自己是个男人都不敢相信他的回答大家能信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文科很差,工科一般,城市挺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安徽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学校,1977年原冶金工业部在此校址上创建了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院校——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10月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几代人的创业和积累,如今的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六大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 2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各类图书资料近200万册。学校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体育部等 15 个教学单位,设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1个;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有省级重点学科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 个。
学校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专任教师超过1000人。其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40人、副教授42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510多人;18名教授被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联合指导博士生。学校现有安徽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5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5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4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目前,学校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达16000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水平评估优秀成绩为新的起点,围绕“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强化监控”,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申报为抓手,着力于教学基本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办法,巩固和发展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06-07学年50个班级被评为省、校先进班集体,1800多人分别荣获省、校两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3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534 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854人获得国家助学金;发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酬金、校内贷款、各类困难补助超过1000万元,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43万元。 2007年,大学生申请专利260多项,获准130多项;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多项全国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学校连续成为第九、十、十一届“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
扎实的本科教学工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处于省内高校前列。2007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7%。
学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科技总经费超过1亿元。当年新增科研课题210项,科研成果鉴定及获奖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文科二等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鉴定11项。专利申请21项,授权14项(发明专利11项)。成果推广应用 35项。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基于行业科技需求,以及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安徽高等教育改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水平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队伍,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深化与宝钢、马钢、山东钢铁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科技产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利税2000万元,出口创汇460万美元。科技产业园已成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还是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多年来,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领域获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国立昌原大学、美国LONGWOOD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教师、留学生互派,实施了本科生中外校际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目前在研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多项被列为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本科招生30年来,经过几代安工大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学校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工大人秉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服务一线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内涵发展式道路,确立了“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辉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岑豫皖
总体来说还行
学校占地面积 2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各类图书资料近200万册。学校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体育部等 15 个教学单位,设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1个;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有省级重点学科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 个。
学校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专任教师超过1000人。其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40人、副教授42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510多人;18名教授被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联合指导博士生。学校现有安徽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5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5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4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目前,学校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达16000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水平评估优秀成绩为新的起点,围绕“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强化监控”,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申报为抓手,着力于教学基本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办法,巩固和发展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06-07学年50个班级被评为省、校先进班集体,1800多人分别荣获省、校两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3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534 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854人获得国家助学金;发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酬金、校内贷款、各类困难补助超过1000万元,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43万元。 2007年,大学生申请专利260多项,获准130多项;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多项全国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学校连续成为第九、十、十一届“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
扎实的本科教学工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处于省内高校前列。2007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7%。
学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科技总经费超过1亿元。当年新增科研课题210项,科研成果鉴定及获奖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文科二等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鉴定11项。专利申请21项,授权14项(发明专利11项)。成果推广应用 35项。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基于行业科技需求,以及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安徽高等教育改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水平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队伍,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深化与宝钢、马钢、山东钢铁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科技产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利税2000万元,出口创汇460万美元。科技产业园已成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还是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多年来,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领域获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国立昌原大学、美国LONGWOOD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教师、留学生互派,实施了本科生中外校际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目前在研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多项被列为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本科招生30年来,经过几代安工大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学校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工大人秉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服务一线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内涵发展式道路,确立了“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辉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岑豫皖
总体来说还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1-16
展开全部
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安徽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学校,1977年原冶金工业部在此校址上创建了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院校——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10月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几代人的创业和积累,如今的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六大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 2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各类图书资料近200万册。学校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体育部等 15 个教学单位,设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1个;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有省级重点学科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 个。
学校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专任教师超过1000人。其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40人、副教授42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510多人;18名教授被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联合指导博士生。学校现有安徽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5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5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4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目前,学校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达16000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水平评估优秀成绩为新的起点,围绕“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强化监控”,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申报为抓手,着力于教学基本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办法,巩固和发展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06-07学年50个班级被评为省、校先进班集体,1800多人分别荣获省、校两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3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534 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854人获得国家助学金;发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酬金、校内贷款、各类困难补助超过1000万元,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43万元。 2007年,大学生申请专利260多项,获准130多项;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多项全国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学校连续成为第九、十、十一届“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
扎实的本科教学工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处于省内高校前列。2007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7%。
学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科技总经费超过1亿元。当年新增科研课题210项,科研成果鉴定及获奖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文科二等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鉴定11项。专利申请21项,授权14项(发明专利11项)。成果推广应用 35项。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基于行业科技需求,以及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安徽高等教育改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水平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队伍,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深化与宝钢、马钢、山东钢铁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科技产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利税2000万元,出口创汇460万美元。科技产业园已成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还是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多年来,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领域获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国立昌原大学、美国LONGWOOD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教师、留学生互派,实施了本科生中外校际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目前在研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多项被列为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本科招生30年来,经过几代安工大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学校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工大人秉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服务一线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内涵发展式道路,确立了“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辉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岑豫皖
总体来说还行
学校占地面积 2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各类图书资料近200万册。学校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体育部等 15 个教学单位,设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1个;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有省级重点学科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 个。
学校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专任教师超过1000人。其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40人、副教授42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510多人;18名教授被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联合指导博士生。学校现有安徽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5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5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4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目前,学校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达16000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水平评估优秀成绩为新的起点,围绕“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强化监控”,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申报为抓手,着力于教学基本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办法,巩固和发展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06-07学年50个班级被评为省、校先进班集体,1800多人分别荣获省、校两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3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534 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854人获得国家助学金;发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酬金、校内贷款、各类困难补助超过1000万元,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43万元。 2007年,大学生申请专利260多项,获准130多项;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多项全国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学校连续成为第九、十、十一届“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
扎实的本科教学工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处于省内高校前列。2007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7%。
学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科技总经费超过1亿元。当年新增科研课题210项,科研成果鉴定及获奖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文科二等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鉴定11项。专利申请21项,授权14项(发明专利11项)。成果推广应用 35项。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基于行业科技需求,以及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安徽高等教育改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水平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队伍,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深化与宝钢、马钢、山东钢铁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科技产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利税2000万元,出口创汇460万美元。科技产业园已成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还是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多年来,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领域获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国立昌原大学、美国LONGWOOD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教师、留学生互派,实施了本科生中外校际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目前在研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多项被列为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本科招生30年来,经过几代安工大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学校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工大人秉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服务一线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内涵发展式道路,确立了“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辉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岑豫皖
总体来说还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1-16
展开全部
一般的大学,改这名字还没几年,以前是名不见转的一所大专院校,改了名字后招生好多了,但是实力不济,名不副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