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是一个元代沿称。
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明代大学士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
清代大学士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
扩展资料
一般而言,在朝廷里能被称作中堂的,都是当时显赫一时的人物。
有些朋友或许会以为,中堂是清朝的一种官职,其实不然。中堂这个称呼所对应的,是内阁大学士。
说起内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以谋反罪名诛杀了宰相胡惟庸,并且下旨命令自己后人不准设立丞相职位,“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堂
明清内阁大学士。
明代大学士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代大学士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
大学士介绍:
大学士为内阁长官,遇有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外出者,另派人协办阁务。雍正元年至五年间(公元1723—1727)有署大学士,二年有协理大学士。
六年(公元1728年)又特授礼部尚书陈元龙、左都御史尹泰额外大学士,十年至十三年(公元1732—1735年)复置协理大学士。皆非常设,无定额。到乾隆四年(1739年)方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十三年额定为满、汉各一员。
元代沿称。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
清代大学士原系空名,为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
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
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