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被迫迁都金洛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平王东迁洛阳的历史典故
崤山别称
周平王东迁后,立足中原,思谋天下,知道东周王室的气象已大大不如以前了。他登上洛阳城北的邙山知道这山是秦岭的余脉,是崤山的支脉,取别名叫做平逢山、太平山、郏山。而这些名字都很平淡,没有峻拔之意,好像周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崛起了。[17]
郑姓来源
郑姓在中华姓氏中居于第21位,郑氏出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把小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郑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取得了周平王的信任,随后郑武公趁机灭掉了郐国和东虢,在溱水、洧水之间建立了新的郑国,是为新郑。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各地诸侯才知道,原来犬戎真的打进镐京了。于是,他们纷纷带着大队人马前来镐京救援。诸侯们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后就回各自的封国了
没想到这些诸侯们前脚一走,犬戎后脚就又进来了,而且是经常进犯。当时,京师宫殿被焚毁,国库亏空,而且西边的很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边境烽火也是连年不息。于是,平王就与群臣商议迁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公反对道:“不好!洛邑虽然居于天下之中,但是四面受敌;而镐京呢,左边有崤山、函谷关,右边有陇国、蜀国,而且沃野千里,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天府之国。现在,大王如果要舍弃镐京,迁都到洛邑,臣认为不可!”平王没有听取周公的谏议,把都城迁到了洛邑。平王东迁,并没有迁徙丰、镐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国的时候,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从此落入了诸侯的掌控之中。诸侯们各霸一方,展开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残杀。
崤山别称
周平王东迁后,立足中原,思谋天下,知道东周王室的气象已大大不如以前了。他登上洛阳城北的邙山知道这山是秦岭的余脉,是崤山的支脉,取别名叫做平逢山、太平山、郏山。而这些名字都很平淡,没有峻拔之意,好像周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崛起了。[17]
郑姓来源
郑姓在中华姓氏中居于第21位,郑氏出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把小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郑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取得了周平王的信任,随后郑武公趁机灭掉了郐国和东虢,在溱水、洧水之间建立了新的郑国,是为新郑。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各地诸侯才知道,原来犬戎真的打进镐京了。于是,他们纷纷带着大队人马前来镐京救援。诸侯们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后就回各自的封国了
没想到这些诸侯们前脚一走,犬戎后脚就又进来了,而且是经常进犯。当时,京师宫殿被焚毁,国库亏空,而且西边的很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边境烽火也是连年不息。于是,平王就与群臣商议迁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公反对道:“不好!洛邑虽然居于天下之中,但是四面受敌;而镐京呢,左边有崤山、函谷关,右边有陇国、蜀国,而且沃野千里,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天府之国。现在,大王如果要舍弃镐京,迁都到洛邑,臣认为不可!”平王没有听取周公的谏议,把都城迁到了洛邑。平王东迁,并没有迁徙丰、镐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国的时候,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从此落入了诸侯的掌控之中。诸侯们各霸一方,展开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残杀。
追答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展开全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由于镐京(今西安附近)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10-01
展开全部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公元前771年,申侯联络犬戎迅速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戎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又接近戎、狄等外患,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将国都迁至雒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