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

1.我国某公司与外商订立一项出口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一旦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争议,即将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中国进行仲裁。后来,双方对商品的品质发生争议,... 1.我国某公司与外商订立一项出口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一旦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争议,即将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中国进行仲裁。后来,双方对商品的品质发生争议,对方在其所在地法院起诉我方,法院也发来了传票,传我公司出庭应诉,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2.出口彩电4000台,装运时发现库存仅剩3900台,卖方若以这3900台交货,是否构成违约?请问卖方能否援引5%的增减幅度以3900台彩电交货,为什么?

3.某公司与国外客户洽谈一笔土特产品出口业务,双方以CIF条件成交,确定了具体的价格与双方责任。由于该货物销售季节性很强,故买方在签约时坚持要求在合同中写明:卖方必需保证货物于5月底前到达目的港,否则买方有权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
请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markxin2003
2012-03-09 · TA获得超过22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2万
展开全部
1、我方将合同影印件寄送该法院就行了。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双方约定仲裁,那就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法院无权受理该案。
2、若以这3900台交货,构成违约。卖方不可以援引5%的增减幅度以3900台彩电交货,因为《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关于约数的规定:第三十条 信用证金额、货物数量和单价的增减幅度a.凡“约”“大概”、“大约”或类似的词语用于信用证金额、货物、数量和单价时,应解释为有关金额、数量或单价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
b.除非信用证规定货物的指定数量不得有增减外,在所支付的款项不超过信用证金额条件下,货物数量准许有5%的增减幅度。
3、买方的要求合理。因为本案中虽然采用的是CIF条件,在此条件下,卖方交单即交货,无需保证到货,但贸易惯例本身不具有强制性,贸易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对惯例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合同条款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paykka
2025-08-05 广告
Paykka 通过本地账户清算替代传统跨境汇款,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相关费用。同时,全程线上操作避免了用户线下奔波所产生的隐性成本,从多个方面帮助用户降低了全球贸易的成本。...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paykka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