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谁发明的
展开全部
“三十六计”的说法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南齐大司马王敬则起兵造反,齐明帝父子在宫中听说叛军即将杀到,仓皇欲逃。敬则得报说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南史•王敬则传》有相同记载,后面还附上一句“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由此可知,“檀公”即南朝刘宋的大将檀道济,其人以多智善谋而闻名,曾与北魏军作战,在粮草不继的困境中,以“唱筹量沙”的逼真表演迷惑对手,最后全军而退,因而“雄名大振”。揣摩语义,《南史》这句话中的“檀公三十六策”显然不是书名,而只是形容檀道济的“多智”;“走是上计”也并非其中一策,而是讥讽他最擅长的是逃跑。
据已知的材料,《三十六计》最早付梓刊行的版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一个翻印本,小32开,土纸,旁注小字“秘本兵法”,无作者和年代。它根据的是同年在陕西彬县(当时称邠州)发现的一个手抄本。1943年叔和先生“在成都的一个冷摊上”偶然得到了这个翻印本,并在1961年9月16日《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予以介绍,这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1962年8月,叔和将翻印本赠给北京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同年,在政治学院任职的无谷(姚炜)先生又根据此翻印本对《三十六计》进行了译注工作,并在内部出过油印本,到1979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译注者在《前言》中说:“目前手头尚未找到第二种本子。”其间,武汉军区“为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于1973年编印了《三十六计今译》,并说明是“综合几种版本整理而成”,但并未交待这几个版本的来源。对照无谷的《三十六计译注》和武汉军区的《三十六计今译》,原文的按语部分确有很多不同之处,说明《今译》大概另有所本,但该书同样没有作者和年代的记载。
无谷在译注过程中最早提出《三十六计》成书年代“当在晚明或清初”的推断,并认为“与历史上反清运动有关”。主要根据是近人朱琳所著《洪门志》载有“三十六着”的名称,与现行的《三十六计》除个别计名略有不同外,其余都一致。朱琳还在附注中说:“三十六着,又称三十六计,即三十六种计策,用兵处世,无往不利,所谓‘神机妙算’,故称之为洪门哲学。”
无谷先生的这一推断是有道理的。联系到《三十六计》在民国前一直以“秘本兵法”在民间传抄,历代兵志均无著录,也不见于私人藏书目录,当与明清之际的秘密反清组织有关联。洪门(即天地会)成立于康熙初年,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的地下反清会党。洪门的内部文献被称为会书,会内暗语称“海底”、“金不换”,包括其起源、宗旨、誓言、门规、切口等多方面内容,是洪门发展组织、联系成员的基本依据,以手抄的方式在严格限制的范围内秘密传播,所谓“三十六着”或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三十六着”与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计》还是有部分内容不一样。此外,邓拓先生在1962年写过一篇名为《三十六计》的短文,其中谈到,他所见到的油印本《三十六计》(疑即无谷译注本)与曾经有人向他讲解过的“三十六计”略有不同,“这里头没有增兵减灶、十面埋伏、虚张声势、诱敌深入、拖刀计、疑兵计等名目,而把打草惊蛇、无中声有、树上开花等都开列进去” 。
我认为,《三十六计》的成书应该有一个过程。《南齐书》中的“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到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中改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元代,这句话已成民间俗语。《元曲选•窦娥怨》中就有“常言说得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而且以成语组成的36个计名在元明戏曲和明清小说中广泛应用,查《辞源》,有13个计名可上溯到元明戏曲,有7个计名初见于明清小说。绝大多数计名都在各种民间说唱艺术中出现过,是当时生活中带有文学色彩的常用语。这所谓的“三十六计”本来只是形容诡计多端,并无固定的具体内容,但这世上就有好事者,借用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俗话,真的从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智谋文化中总结出36种计谋,以应“三十六计”之数,再用大众耳熟能详的36个成语来冠名,以便流行。在这过程中,可能有多种“版本”的“三十六计”在民间口头流传。到清代洪门的“三十六着”则是某一“版本”的文字定型,民国年间现世的这本《三十六计》应是某位喜好谋略又精通《易》理的无名氏在民间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整理和加工而成,可视为其最终的定型,因为它流传最广,为公众所认可。这情况与《三国演义》的成书有些类似。在它之前,已有民间传说和宋代的话本、元代的杂剧讲述各种三国故事,但直到明代才由于罗贯中修饰整理和再创作,定型为《三国演义》。但与此同时,也还有以三国为题材的说唱艺术继续存在,而且在某些细节上与《三国演义》有所不同,但影响就远不及了。
如上所述,今本《三十六计》产生、形成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最后成书时间难以确考,但不会太早,应在封建社会末期。
二、《三十六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十六计》按数字排序共36种计策,每一计均由计名、解语、按语三部分组成。其中解语主要是以点睛之笔指点本计的要义、适用条件和实施办法,文字极其简练。按语是对计名和解语的阐释和发挥,大多引宋以前战例加以印证。全书首尾还各有一段说明文字,原无标题,无谷“按其性质分别标为总说和跋”。
从某些迹象来看,书中的计名和解语与后面的按语部分似乎不是同时完成,也非出自一人之手。首先,书中有5处按语中有“或曰……”的内容,如第九计隔岸观火的按语中有:“……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的按语结尾处有:“……或曰:此遣将之法也。”这表明计名和解语大概是先有的,按语是后加的,而且对前者的解释也有不同看法,被收集和整理者兼收并蓄。其次,无谷的《译注》本和武汉军区的《今译》本的计名、解语部分文字完全相同(除一处明显错字),而按语部分却有多达20余处不同,主要是所举战例多有差异。说明计名和解语是较早形成并比较固定的,按语是晚出且有所增删的。此外,解语和按语的语言风格也各异其趣。解语简要,略显艰深古奥;按语稍事铺陈,语义浅白。
虽然可以做出上述推断,但我们仍有必要把计名、解语和按语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因为它们在思想理论上是相通的,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三十六计》的主要着眼点是战场应敌的计谋、对策,而非有关战争的所有理论问题。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夫战争之事,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陈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者,厥为对战之策。《三十六计》者,对战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跋》)即认为军事领域的其他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都有成规、旧例可遵循,只有面对迷雾重重、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势,如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对策以克敌制胜,无一定章法可依,是最为棘手难办的事。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孙子在谈到“诡道十二法”时也说过:“此兵家之胜(指挥的奥妙所在),不可先传也。”(《孙子•计篇》)《三十六计》正是要试图解开临敌“对战之策”无一定之规这道军事难题。
为解难题,作者运用了《易经》这件“利器”,将《易经》所包含的哲理作为本书的思想依据和哲学基础。《三十六计》开篇即道:“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总说》)这里所说的“数”,就是《易》理所包含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亦即社会与自然中的人情、事理;“术”即指军事上的“诡谋权术”。作者认为:任何计谋都是从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都应该是这些规律和法则的合理运用;而这些计谋本身就蕴含着这些法则,运用时必须符合“事理”、“人情”,否则就达不到目的。如果说《孙子兵法》是通过对战争规律和原理的系统论述来解决“不可先传”的军事谋略的具体运用问题,那么《三十六计》则是通过借用《易经》所揭示的自然、社会运动变化规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三十六计》中有29计解语的后半部分均引用了《易经》中的话,其余7计的解语也涉及《易》理。这些内容为深化对计谋要旨的理解、准确判断面临的形势和对手的意图,以及据此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提供了符合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思想方法和方式。如第26计“指桑骂槐”的含义是敲山震虎,即通过对个别人的惩罚暗示和提醒其余的部下,以树立威望。此计解语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其中的“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引自《易经》师卦,大意为: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果敢的手段,可以使人顺从。这是从卦象中推演出来的道理。又如第27计“假痴不癫”的含义为大智若愚、深藏不露。解语为:“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易经》屯卦象辞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为:冬季雷雨在隐藏中积蓄力量,君子在困难的时候也应象织布一样暗中策划。《周易姚氏学》的解释是:“冬雷藏地中,至春乃激薄而出。”第30计“反客为主”的含义是打入对方内部,逐步控制对方,变客为主。解语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循序渐进是此计的精要,“渐之进”源自《易经》渐卦:“彖曰:渐之进也,女妇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意为:循序渐进,就像女子出嫁,要按必要的程序逐一进行,这样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达到预想的目的。第36计“走为上”的含义是面对强敌,为保存实力,撤退有时是最好的策略。此计解语是:“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其中“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易经》师卦的象辞,意为撤军避祸,并不违背用兵的常理。《诚斋易传•师》解释道:“盖善师者不必战,以守为战,亦战也;善战者不必进,以退为进,亦进也。”《三十六计》中各计的解语惜墨如金,却有一半的文字系引用《易经》语辞,其中大有深意,正如无谷先生所说,以《易》演兵也是其一大特色。
《三十六计》具有舍整体而重局部、舍理论而重实用的特点,偏重于“诙诡奇谲”的所谓“对战之策”,即军事谋略的推演和运用,而将战争理论中其他重大问题置而不论,有“谋略决定论”的倾向。其对谋略的阐述不是建立在对战争规律的整体揭示的基础上,而是删繁就简,就事论事,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表现形式上,计名采用戏曲、小说中常见的成语、俗语,并用浅显和附有例证的按语对各计的奥妙加以解说,通俗化的特点显而易见。作者是大概想以这种形式为那些急于速成的将领们提供一本可供按图索骥、简便易用的“作战手册”。针对难点、着眼对策、分门别类、力求简明实用,可以说是本书编撰的指导思想,也是其特色之一。
《三十六计》是集中论述兵家“诡道”思想的,它从历代兵家有关军事谋略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36个计谋,在此基础上,参以《易》理、注重实用,对这些计谋的要旨和具体运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思想内容上虽不及《孙子兵法》等经典兵书博大精深,却也有其独到之处,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三、《三十六计》的地位和影响
《三十六计》是中国兵学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兵家“诡道”艺术,即军事谋略的兵书,它不但对前代的兵家谋略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而且结合《易》理给予哲理性、创造性的发挥,在兵学史上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三十六计》中有不少精彩的见解发展了前代兵家的谋略思想。如第2计“围魏救赵”的按语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是对孙子避实击虚、因敌制胜思想的阐发。第4计“以逸待劳”的按语说:“兵书(指《孙子兵法》)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是对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的阐发。第31计“美人计”解语说:“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第19计“釜底抽薪”的解语说:“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均发展了《六韬》不以实力相拼、采取各种手段以柔克刚的文伐思想。还有一些见解出自作者对谋略艺术的独到领悟。如第18计“擒贼擒王”的按语说:“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全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认为既使取得全胜,也必须擒获对方首领、彻底消除对方的反抗能力,否则后患无穷。第16计“欲擒姑纵”的按语说:“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指出诸葛亮七擒七纵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不可作为一般的战法来效仿。
《三十六计》将36种军事计谋归纳成6套战法,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以前3套为优势之计,后3套为劣势之计,而且“每套之中,皆有首尾、次第”(《跋》),各套前后顺序也有精心安排,显示出作者试图为军事谋略理论构筑某种体系的设计和用心。这一努力并不很成功,有些分类不够“专业”,有些名不符实,比较勉强,但不失为一种尝试。
《三十六计》的计名大多采用民间成语,而非军事术语,有些计名寓有贬义(这与词义的历史演变有关),字面上看颇为阴毒、下做,但实际内容却是反经合义,与历代兵家的思想相契合,应给予正面的评价。第5计“趁火打劫”是指乘敌有内忧外患之机发起进攻,第20计“混水摸鱼”指乘敌内部发生混乱之机战而胜之。《孙子•计篇》云:“乱而取之。”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左传•宣公十二年》云:“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武之善经也。”第7计“无中生有”是指奇变为正、虚变为实的策略。《孙子•势篇》云:“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尉缭子•战权》云:“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无者有之。”第10计“笑里藏刀”含义是刚中柔外,使敌麻痹,暗中积蓄力量,待机而动。《六韬•武韬•发启》云:“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正是兵家韬光养晦的惯用策略。可见这些计名用词虽不雅训,但其内含却均为兵家题中应有之义,用于对敌,是无可非议的。
当然,《三十六计》中也有一些带有欺骗性质的计谋是针对友军和邻国的,如“偷梁换柱”、“反客为主”、“假途伐虢”等,这是其糟粕。
由于《三十六计》产生的时间晚,而且主要在民间流行,所以对中国兵学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据说60年代初当时担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的莫文骅将军,曾将内部油印本《三十六计》分送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各位元帅、将军,得到了肯定,被认为是有参考价值的书。
据已知的材料,《三十六计》最早付梓刊行的版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一个翻印本,小32开,土纸,旁注小字“秘本兵法”,无作者和年代。它根据的是同年在陕西彬县(当时称邠州)发现的一个手抄本。1943年叔和先生“在成都的一个冷摊上”偶然得到了这个翻印本,并在1961年9月16日《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予以介绍,这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1962年8月,叔和将翻印本赠给北京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同年,在政治学院任职的无谷(姚炜)先生又根据此翻印本对《三十六计》进行了译注工作,并在内部出过油印本,到1979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译注者在《前言》中说:“目前手头尚未找到第二种本子。”其间,武汉军区“为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于1973年编印了《三十六计今译》,并说明是“综合几种版本整理而成”,但并未交待这几个版本的来源。对照无谷的《三十六计译注》和武汉军区的《三十六计今译》,原文的按语部分确有很多不同之处,说明《今译》大概另有所本,但该书同样没有作者和年代的记载。
无谷在译注过程中最早提出《三十六计》成书年代“当在晚明或清初”的推断,并认为“与历史上反清运动有关”。主要根据是近人朱琳所著《洪门志》载有“三十六着”的名称,与现行的《三十六计》除个别计名略有不同外,其余都一致。朱琳还在附注中说:“三十六着,又称三十六计,即三十六种计策,用兵处世,无往不利,所谓‘神机妙算’,故称之为洪门哲学。”
无谷先生的这一推断是有道理的。联系到《三十六计》在民国前一直以“秘本兵法”在民间传抄,历代兵志均无著录,也不见于私人藏书目录,当与明清之际的秘密反清组织有关联。洪门(即天地会)成立于康熙初年,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的地下反清会党。洪门的内部文献被称为会书,会内暗语称“海底”、“金不换”,包括其起源、宗旨、誓言、门规、切口等多方面内容,是洪门发展组织、联系成员的基本依据,以手抄的方式在严格限制的范围内秘密传播,所谓“三十六着”或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三十六着”与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计》还是有部分内容不一样。此外,邓拓先生在1962年写过一篇名为《三十六计》的短文,其中谈到,他所见到的油印本《三十六计》(疑即无谷译注本)与曾经有人向他讲解过的“三十六计”略有不同,“这里头没有增兵减灶、十面埋伏、虚张声势、诱敌深入、拖刀计、疑兵计等名目,而把打草惊蛇、无中声有、树上开花等都开列进去” 。
我认为,《三十六计》的成书应该有一个过程。《南齐书》中的“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到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中改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元代,这句话已成民间俗语。《元曲选•窦娥怨》中就有“常言说得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而且以成语组成的36个计名在元明戏曲和明清小说中广泛应用,查《辞源》,有13个计名可上溯到元明戏曲,有7个计名初见于明清小说。绝大多数计名都在各种民间说唱艺术中出现过,是当时生活中带有文学色彩的常用语。这所谓的“三十六计”本来只是形容诡计多端,并无固定的具体内容,但这世上就有好事者,借用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俗话,真的从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智谋文化中总结出36种计谋,以应“三十六计”之数,再用大众耳熟能详的36个成语来冠名,以便流行。在这过程中,可能有多种“版本”的“三十六计”在民间口头流传。到清代洪门的“三十六着”则是某一“版本”的文字定型,民国年间现世的这本《三十六计》应是某位喜好谋略又精通《易》理的无名氏在民间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整理和加工而成,可视为其最终的定型,因为它流传最广,为公众所认可。这情况与《三国演义》的成书有些类似。在它之前,已有民间传说和宋代的话本、元代的杂剧讲述各种三国故事,但直到明代才由于罗贯中修饰整理和再创作,定型为《三国演义》。但与此同时,也还有以三国为题材的说唱艺术继续存在,而且在某些细节上与《三国演义》有所不同,但影响就远不及了。
如上所述,今本《三十六计》产生、形成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最后成书时间难以确考,但不会太早,应在封建社会末期。
二、《三十六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十六计》按数字排序共36种计策,每一计均由计名、解语、按语三部分组成。其中解语主要是以点睛之笔指点本计的要义、适用条件和实施办法,文字极其简练。按语是对计名和解语的阐释和发挥,大多引宋以前战例加以印证。全书首尾还各有一段说明文字,原无标题,无谷“按其性质分别标为总说和跋”。
从某些迹象来看,书中的计名和解语与后面的按语部分似乎不是同时完成,也非出自一人之手。首先,书中有5处按语中有“或曰……”的内容,如第九计隔岸观火的按语中有:“……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的按语结尾处有:“……或曰:此遣将之法也。”这表明计名和解语大概是先有的,按语是后加的,而且对前者的解释也有不同看法,被收集和整理者兼收并蓄。其次,无谷的《译注》本和武汉军区的《今译》本的计名、解语部分文字完全相同(除一处明显错字),而按语部分却有多达20余处不同,主要是所举战例多有差异。说明计名和解语是较早形成并比较固定的,按语是晚出且有所增删的。此外,解语和按语的语言风格也各异其趣。解语简要,略显艰深古奥;按语稍事铺陈,语义浅白。
虽然可以做出上述推断,但我们仍有必要把计名、解语和按语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因为它们在思想理论上是相通的,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三十六计》的主要着眼点是战场应敌的计谋、对策,而非有关战争的所有理论问题。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夫战争之事,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陈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者,厥为对战之策。《三十六计》者,对战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跋》)即认为军事领域的其他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都有成规、旧例可遵循,只有面对迷雾重重、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势,如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对策以克敌制胜,无一定章法可依,是最为棘手难办的事。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孙子在谈到“诡道十二法”时也说过:“此兵家之胜(指挥的奥妙所在),不可先传也。”(《孙子•计篇》)《三十六计》正是要试图解开临敌“对战之策”无一定之规这道军事难题。
为解难题,作者运用了《易经》这件“利器”,将《易经》所包含的哲理作为本书的思想依据和哲学基础。《三十六计》开篇即道:“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总说》)这里所说的“数”,就是《易》理所包含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亦即社会与自然中的人情、事理;“术”即指军事上的“诡谋权术”。作者认为:任何计谋都是从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都应该是这些规律和法则的合理运用;而这些计谋本身就蕴含着这些法则,运用时必须符合“事理”、“人情”,否则就达不到目的。如果说《孙子兵法》是通过对战争规律和原理的系统论述来解决“不可先传”的军事谋略的具体运用问题,那么《三十六计》则是通过借用《易经》所揭示的自然、社会运动变化规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三十六计》中有29计解语的后半部分均引用了《易经》中的话,其余7计的解语也涉及《易》理。这些内容为深化对计谋要旨的理解、准确判断面临的形势和对手的意图,以及据此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提供了符合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思想方法和方式。如第26计“指桑骂槐”的含义是敲山震虎,即通过对个别人的惩罚暗示和提醒其余的部下,以树立威望。此计解语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其中的“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引自《易经》师卦,大意为: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果敢的手段,可以使人顺从。这是从卦象中推演出来的道理。又如第27计“假痴不癫”的含义为大智若愚、深藏不露。解语为:“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易经》屯卦象辞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为:冬季雷雨在隐藏中积蓄力量,君子在困难的时候也应象织布一样暗中策划。《周易姚氏学》的解释是:“冬雷藏地中,至春乃激薄而出。”第30计“反客为主”的含义是打入对方内部,逐步控制对方,变客为主。解语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循序渐进是此计的精要,“渐之进”源自《易经》渐卦:“彖曰:渐之进也,女妇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意为:循序渐进,就像女子出嫁,要按必要的程序逐一进行,这样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达到预想的目的。第36计“走为上”的含义是面对强敌,为保存实力,撤退有时是最好的策略。此计解语是:“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其中“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易经》师卦的象辞,意为撤军避祸,并不违背用兵的常理。《诚斋易传•师》解释道:“盖善师者不必战,以守为战,亦战也;善战者不必进,以退为进,亦进也。”《三十六计》中各计的解语惜墨如金,却有一半的文字系引用《易经》语辞,其中大有深意,正如无谷先生所说,以《易》演兵也是其一大特色。
《三十六计》具有舍整体而重局部、舍理论而重实用的特点,偏重于“诙诡奇谲”的所谓“对战之策”,即军事谋略的推演和运用,而将战争理论中其他重大问题置而不论,有“谋略决定论”的倾向。其对谋略的阐述不是建立在对战争规律的整体揭示的基础上,而是删繁就简,就事论事,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表现形式上,计名采用戏曲、小说中常见的成语、俗语,并用浅显和附有例证的按语对各计的奥妙加以解说,通俗化的特点显而易见。作者是大概想以这种形式为那些急于速成的将领们提供一本可供按图索骥、简便易用的“作战手册”。针对难点、着眼对策、分门别类、力求简明实用,可以说是本书编撰的指导思想,也是其特色之一。
《三十六计》是集中论述兵家“诡道”思想的,它从历代兵家有关军事谋略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36个计谋,在此基础上,参以《易》理、注重实用,对这些计谋的要旨和具体运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思想内容上虽不及《孙子兵法》等经典兵书博大精深,却也有其独到之处,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三、《三十六计》的地位和影响
《三十六计》是中国兵学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兵家“诡道”艺术,即军事谋略的兵书,它不但对前代的兵家谋略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而且结合《易》理给予哲理性、创造性的发挥,在兵学史上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三十六计》中有不少精彩的见解发展了前代兵家的谋略思想。如第2计“围魏救赵”的按语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是对孙子避实击虚、因敌制胜思想的阐发。第4计“以逸待劳”的按语说:“兵书(指《孙子兵法》)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是对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的阐发。第31计“美人计”解语说:“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第19计“釜底抽薪”的解语说:“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均发展了《六韬》不以实力相拼、采取各种手段以柔克刚的文伐思想。还有一些见解出自作者对谋略艺术的独到领悟。如第18计“擒贼擒王”的按语说:“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全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认为既使取得全胜,也必须擒获对方首领、彻底消除对方的反抗能力,否则后患无穷。第16计“欲擒姑纵”的按语说:“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指出诸葛亮七擒七纵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不可作为一般的战法来效仿。
《三十六计》将36种军事计谋归纳成6套战法,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以前3套为优势之计,后3套为劣势之计,而且“每套之中,皆有首尾、次第”(《跋》),各套前后顺序也有精心安排,显示出作者试图为军事谋略理论构筑某种体系的设计和用心。这一努力并不很成功,有些分类不够“专业”,有些名不符实,比较勉强,但不失为一种尝试。
《三十六计》的计名大多采用民间成语,而非军事术语,有些计名寓有贬义(这与词义的历史演变有关),字面上看颇为阴毒、下做,但实际内容却是反经合义,与历代兵家的思想相契合,应给予正面的评价。第5计“趁火打劫”是指乘敌有内忧外患之机发起进攻,第20计“混水摸鱼”指乘敌内部发生混乱之机战而胜之。《孙子•计篇》云:“乱而取之。”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左传•宣公十二年》云:“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武之善经也。”第7计“无中生有”是指奇变为正、虚变为实的策略。《孙子•势篇》云:“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尉缭子•战权》云:“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无者有之。”第10计“笑里藏刀”含义是刚中柔外,使敌麻痹,暗中积蓄力量,待机而动。《六韬•武韬•发启》云:“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正是兵家韬光养晦的惯用策略。可见这些计名用词虽不雅训,但其内含却均为兵家题中应有之义,用于对敌,是无可非议的。
当然,《三十六计》中也有一些带有欺骗性质的计谋是针对友军和邻国的,如“偷梁换柱”、“反客为主”、“假途伐虢”等,这是其糟粕。
由于《三十六计》产生的时间晚,而且主要在民间流行,所以对中国兵学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据说60年代初当时担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的莫文骅将军,曾将内部油印本《三十六计》分送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各位元帅、将军,得到了肯定,被认为是有参考价值的书。
展开全部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总结是由孙子完成的 发明这个词不对 它形成于长期的战争活动中 是不断积累总结的 非说谁发明的 那肯定是孙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孙子。。。因为出自孙子兵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