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很快提高体育成绩呢

 我来答
__亷__
2015-02-23 · TA获得超过25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我高考体育295(满分300),我体育本来也不是很好,其实很多都是靠后天努力,如果个人经验能有帮助,可以告诉mm一下以供参考。握力我也不是很好(现在也是……),我们不考这项,抱歉这个没资格说。至于立定跳远,主要还是发力时候腿先曲起来,跳跃时候则尽力向前伸展,还有要注意手臂方面的配合~要让手臂作为助力带你向前跃进,这需要自己慢慢体会,注意手臂和腿部动作的协调就是啦~ 八百米的话,我当初就是天天天天的练,每天跑2000米,适应了那种长度的跑步,八百米也就不在话下了。这种方法也许不好,但是对于我来说还算比较有效吧~800米最开始不要用尽全力,但是坚决不能抱以“最开始不可以跑太快”的心态,最好发挥出自己百分之65左右的力量或者百分之70到75的起跑力量(与百米跑步相比)这个数值要看你之后的耐力如何而决定咯~然后就是贵在坚持,心里有一个目标,去想一些如果坚持下来,跑完之后给自己的奖励,或者想着自己喜欢的人(呵呵……),想着自己在跑向他,在或者想如果跑得越快,中考将来也会考得越好之类的,有这种动力,应该会不错吧~~~ 下面是我从别人那里看来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 8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 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 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 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 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祝你考试成功咯~!!加油~~~
体育教师大本营
2021-01-09 · TA获得超过33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5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0.7万
展开全部

体育优质微课系列《步伐灵敏及球感练习》有型又有才的体育老师教你快速提高体育成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