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后品级,以及后宫嫔妃等级划分
难道还有比正一品更高的级别吗?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品级又是几品 展开
唐朝皇后没有品级,为超品。
后妃等级:
1、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2、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3、婕妤九人,正三品。
4、美人九人,正四品。
5、才人九人,正五品。
6、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7、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8、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扩展资料:
后宫女子来源:
1、礼聘
士宦子女没为宫奴。唐代豪门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远播的女子朝廷进行挑选,然后礼聘入宫。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大多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她们有的来自亲国戚,有的来自权门贵族。
其他以德、才、美色闻名而礼聘入宫的则是士宦人家的女子,如太宗徐贤妃,以才学驰名,聘为宫中才人; 武媚娘以美色礼聘入宫,后做了皇妃。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受到皇家的特别优待,往往一入深宫就予以册封,成为有名位、身份的妃嫔和女官。
2、采选
唐代宫廷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入宫。从此以后,各代皇帝都选良家女充实后宫和太子东宫以及诸王王府,再从入选的良家女中选取更好的册为嫔妃、太子妃、王妃。
唐玄宗曾特下《选皇太子诸王妃敕》,为太子、诸王选百官子女和九品官息女。唐文宗也效法父祖,颁《选皇太子妃敕》,命百官各自举言十岁以来嫡女、妹、侄女、孙女,以为太子选妃。
唐代宫廷定期向良家征选女子,一批又一批十几岁的良家女就这样选入深宫。这些女子除了姿色出众和有特殊机遇而选为妃嫔的以外,大多数以普通宫女身份供职宫中,了却一生。
3、进献
一些醉心天仕途的官吏往往将色、艺俱佳的女儿和治下才、色双绝的女子进献给皇上,送入后宫。
4、其他
仕宦获罪,子女没为官奴的是宫女的一个重要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后妃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制为:
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
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
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
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
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
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
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
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
于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为:
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
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以代九嫔,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
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朝太子妃嫔有:
良娣二人,正三品;
良媛六人,正五品;
承徽十人,正六品;
昭训十六人,正七品;
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亲王王妃一人,正一品;
孺人二人,视正五品;
媵十人,视从六品;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制为:
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
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
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
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
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
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
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
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
于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为:
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
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以代九嫔,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
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朝太子妃嫔有:
良娣二人,正三品;
良媛六人,正五品;
承徽十人,正六品;
昭训十六人,正七品;
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亲王王妃一人,正一品;
孺人二人,视正五品;
媵十人,视从六品;
皇后管理后宫
四妃(即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以上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以上为八十一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