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男孩子雅称什么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
追答
还真心没17岁。
展开全部
少年。
1、檀郎:晋代潘安小子檀奴,因其为美男子,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女婿或所爱慕的男子的美称。南唐李煜《一斛珠》:“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2、芳草:指代所怀念的人。南唐李煜《喜迁莺》:“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3、年少傅粉:即“傅粉少年”,本指三国时貌美面白的何晏,《世说新语—容止》谓”何平叔(晏字平叔)美姿容,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后以“粉面傅郎”或“傅粉少年”指称美男。见柳永《斗百花》:“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4、粉郎:“傅粉何郎”的简称,此指情郎。
5、琼树玉枝:琼树喻佳人,玉枝喻才子。柳永《尉迟杯》:“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6、玉山:喻男子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山公(涛)曰‘嵇叔夜(康)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柳永《凤栖梧》:“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7、掷果、绝缨:形容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柳永《宣清》:“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
8、凌云辞赋:此指文采出众,典处《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即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柳永《合欢带》:“檀郎幸有,凌云辞赋,掷果风标。“
9、兰台公子:代指情郎。柳永《击梧桐》:“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
10、十二金钗:语本《玉台新咏》卷九《歌词二首》其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儿女莫名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见柳永《玉蝴蝶》:“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11、窥宋三年:典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因以窥宋作女子思慕、追求男子的典故。柳永《玉蝴蝶》:“粉墙曾恁,窥宋三年。”
12、游丝:漂浮的蛛丝。比喻年轻男子。
13、吹箫人:比喻夫婿,李清照《孤雁儿》:“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14、武陵人:演变为对丈夫或情郎的代称。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15、玉郎: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清—纳兰性德《天山子》:“梦里芜青一剪,玉郎经岁音书断。”
16、郎: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呢称。
17、卿卿:情人间亲昵之称。
1、檀郎:晋代潘安小子檀奴,因其为美男子,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女婿或所爱慕的男子的美称。南唐李煜《一斛珠》:“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2、芳草:指代所怀念的人。南唐李煜《喜迁莺》:“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3、年少傅粉:即“傅粉少年”,本指三国时貌美面白的何晏,《世说新语—容止》谓”何平叔(晏字平叔)美姿容,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后以“粉面傅郎”或“傅粉少年”指称美男。见柳永《斗百花》:“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4、粉郎:“傅粉何郎”的简称,此指情郎。
5、琼树玉枝:琼树喻佳人,玉枝喻才子。柳永《尉迟杯》:“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6、玉山:喻男子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山公(涛)曰‘嵇叔夜(康)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柳永《凤栖梧》:“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7、掷果、绝缨:形容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柳永《宣清》:“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
8、凌云辞赋:此指文采出众,典处《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即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柳永《合欢带》:“檀郎幸有,凌云辞赋,掷果风标。“
9、兰台公子:代指情郎。柳永《击梧桐》:“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
10、十二金钗:语本《玉台新咏》卷九《歌词二首》其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儿女莫名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见柳永《玉蝴蝶》:“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11、窥宋三年:典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因以窥宋作女子思慕、追求男子的典故。柳永《玉蝴蝶》:“粉墙曾恁,窥宋三年。”
12、游丝:漂浮的蛛丝。比喻年轻男子。
13、吹箫人:比喻夫婿,李清照《孤雁儿》:“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14、武陵人:演变为对丈夫或情郎的代称。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15、玉郎: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清—纳兰性德《天山子》:“梦里芜青一剪,玉郎经岁音书断。”
16、郎: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呢称。
17、卿卿:情人间亲昵之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7岁还男孩子?应该算男人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骚年 ~~~音译为 少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雨季” 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