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内涵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内涵指的是收入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相对贫困的内涵指的是除了生存之外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是个相对概念。总体来说,绝对贫困解决生存问题,相对贫困解决发展问题。
一、绝对贫困的特点:
1、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均低于贫困标准。
2、收入水平低于贫困标准。但消费水平高于贫困标准但低于某一较高标准,这是消费水平较低。
3、消费水平低于贫困标准。但收入水平高于贫困标准且低于某一较高标准,这是收入水平较低。
二、相对贫困的特点:
1、贫困的相对性:
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2、注重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贫困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收入不足问题,它实质上是人类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权利被排斥,恰恰是这种机会和选择权利才把人们引向一种长期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使人们享受体面生活、自由、自觉和他人的尊重。
扩展资料:
关于贫困:
贫困是相对的,任何社会即使发达国家总会存在10%左右的相对贫困人口,美国贫困人口比例在10%到15%,欧盟是15%,英国是18%。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小平同志讲,我们还要经过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五百年以后还会有贫困,到2020年,我国的贫困和现在的贫困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绝对贫困解决的主要是生存问题,以后是相对贫困,解决的主要是发展、共享的问题。
我国现行贫困标准和国际标准比较,孰高孰低,我国现行贫困标准,按照购买力平价换算,每人每天2.2美元,略高于国际上通用极端贫困标准1.9美元。联合国2030发展议程上提出,全球2030年解决贫困问题,我国到2020年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曲天军:绝对贫困解决生存问题 相对贫困解决发展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对贫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
绝对贫困的特征主要有:
1、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
2、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二、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衡量标准是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
若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必需的开支数时就属于贫困范围。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一种相对贫困的描述。
相对贫困的特征有:
1、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
2、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1、相对贫困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社会作出的,它实际上是社会上多数人对于较低生活水平的一定确认。
2、相对贫困具有历史动态性。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贫困标准也有很大差别。
3、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相对贫困实质是不平等,只要社会存在不平等,就存在相对贫困,在现实上,不平等是常态,因而相对贫困也将普遍存在。
扩展资料:
1985年,我国开始制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标准是206元人民币,每人每天不足1元。当时世界银行提出的最低贫困人口标准是每人每天1美元,贫困人口标准是每人每天两美元。20年后的200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提高到652元,增长了两倍。
2007年,标准调整为1067元。
2008年,中国绝对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6元-1067元。
2009年,将贫困线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
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对贫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对贫困
绝对贫困的特征主要有:
(1)绝对贫困是指必需品的缺乏而导致生存受到威胁,这些必需品通常是指维持生存的物质,如,食品、住房、衣服等。
(2)绝对贫困在消费方面表现为,由于收入极低,难以满足人类在衣依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消费。
(3)绝对贫困在发展方面表现为,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更难以扩大再生产,从而陷入“贫困循环”之中。
(二)相对贫困是相比较而言的贫困。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通常这包括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总体平均水平的测度。
相对贫困的特征有:
(1)相对贫困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社会作出的,它实际上是社会上多数人对于较低生活水平的一定确认,如有的国家以全国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贫困标准,而有的国家则以中位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作为贫困标准。
(2)相对贫困具有历史动态性。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贫困标准也有很大差别。
(3)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相对贫困实质是不平等,只要社会存在不平等,就存在相对贫困,在现实上,不平等是常态,因而相对贫困也将普遍存在。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