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鼠疫的传播有哪些?

据资料分析,自有史以来,因老鼠传播疾病而造成死亡的人数,已大大超过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其中鼠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十分悲惨。例如发生于六世纪的鼠疫流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 据资料分析,自有史以来,因老鼠传播疾病而造成死亡的人数,已大大超过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其中鼠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十分悲惨。例如发生于六世纪的鼠疫流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每天死亡近万人;十四世纪的鼠疫大流行,仅欧洲就死亡2500万人。第三次发生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大流行,波及世界60多个国家,死亡1200万人。我国过去也是鼠疫猛烈流行地区,夺去无数人的生命。至今全世界死于鼠疫
的人数累计超过2亿人。
人类从切身经历中逐渐体验到,家鼠的大量死亡是瘟疫到来的先兆,鼠间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人间鼠疫的流行。1793年我国云南省某地发生的鼠疫流行,不亚于一场毁灭性战争,人灭绝、地荒芜、园田坟丘。清人师道南在考察那里的疫情时有过这样的诗句“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正确地描述了鼠间鼠疫和人间鼠疫的关系。
瑞奇消杀,作为病媒行业的第一品牌,愿为您的健康提供专业的顾问式服务,确保为您提供到实用的、性
比高的技术服务。
展开
 我来答
自己都不知道写的啥
高粉答主

2019-12-2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8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30.3万
展开全部

1、跳蚤

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动物作为病原体,先传播给身上的跳蚤,再从跳蚤传染到人的身上。

2、空气飞沫

通过人与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健康人直接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也会引起的肺鼠疫。

3、创口感染

是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病死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

扩展资料

人间鼠疫的症状:

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伴有头痛,呕吐,头晕,呼吸促迫等症状并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鼠疫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皮肤鼠疫、眼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轻型鼠疫等多种病型。

肺鼠疫除具有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外,还表现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除继发性肺鼠疫外,健康人直接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也会引起的肺鼠疫,称为原发性肺鼠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间鼠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什么是人间鼠疫

休闲娱乐助手之星M
2019-12-21 · TA获得超过5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0万
展开全部

鼠蚤叮咬、飞沫、皮肤伤口、消化道感染。

鼠疫相关:

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鼠疫第一位。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

鼠蚤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

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减少,但在我国西部、西北部仍有散发病例发生。

扩展资料:

治疗:

1、治疗原则

(1)严格的隔离消毒 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

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纱布口罩,穿高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饮食与补液 急性期应给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护理严格 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病人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2、病原治疗

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庆大霉素分次静滴。

(3)四环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不能口服时改静滴;热退后即改口服。

(4)磺胺药宜用于轻症及腺鼠疫,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不能口服时静滴,体温正常3~5天后停药。

(5)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也可选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ssqnju
2015-04-10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9.2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2.2亿
展开全部
鼠疫发病原因

病原学
  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为两端钝圆、两极浓染、椭圆形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鞭毛,无芽抱, 有英膜, 兼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缓慢,在陈旧培养基及化肤病灶中呈多型性。培养最适宜温度28~30 ℃,最适宜 pH 值为6.9-7.1。
  本菌菌体含有内毒素,并能产生鼠毒素和一些有致病作用的抗原成分。己证实有18种抗原,即 A-K、 N、 O 、Q 、R 、S 、T 及W(VW),其中 F、T及VW为最主要抗原,为病原菌的特异性抗原。F为荚膜抗原,有高度免疫原性及特异性,检测其中的F1可用于本病的血清学诊断,其抗体有保护作用。V和W抗原为菌体表面抗原,为本菌的毒力因子,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T抗原即鼠毒素,存在于细胞内,引起局部坏死和毒血症,有良好的抗原性,人和动物感染后可产生抗毒素抗体。内毒素可引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为本菌致病致死的毒性物质。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热和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阳光直射、100℃1分钟可致细菌死亡。耐低温,在冰冻组织或尸体内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脓液、痰、蚤类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是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以黄鼠和褐家鼠为最主要,各型鼠疫患者均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经鼠蚤传播 , 即鼠→蚤→人的传播方式。人鼠疫流行前常有鼠间鼠疫流行,一般先由野鼠传家鼠。寄生鼠体的疫蚤叮咬人吸血时,因其胃内被菌栓堵塞,血液反流,病菌随之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含菌的蚤类亦可随搔抓进入皮内。最近研究发现,本病有由蝉类传播的可能性。
  1. 经皮肤传播 因接触患者含菌的痰、脓或动物的皮、血、肉及疫蚤粪便,通过破损皮肤教膜受到感染。
  2. 经消化道传播 食入受染动物,经消化道感染。
  3. 经呼吸道传播 含菌的痰、飞沫或尘埃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并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接种可使易感性降低。可有隐性感染,并可成为无症状带菌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人间鼠疫以亚洲、非洲、美洲发病最多 , 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和青藏高原。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以 10~39 岁居多,职业则多发于农牧人员及其子女,有明显的季节性,人间鼠疫多发生在夏秋季,与守猎及鼠类繁殖活动有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