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墓的历史沿革

 我来答
颠颠351
2016-06-01 · TA获得超过1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在宋、元朝更替的战乱中,镇江的宗泽后裔多逃徙他乡,镇江的宗泽墓、祠无人奉祀。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明朝,祠宇倾侧,享堂圯废,墓茔荒芜,祀产为寺僧所侵占。明洪武三十五年(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刘辰以监察御史出任镇江郡守,下车伊始,即率僚佐,召父老,揖拜宗泽墓下,洒扫荐奠,睹墓、祠荒圯,奋然以复其故物为己任。同时改设“宗忠简公祠”于普照寺,俾龙华寺之乘载庵僧守之。
崇祯八年(1635年),李长科、张公亮登京岘山、寿丘山拜谒宗泽墓、祠,见“宗忠简公祠”颓垣废壁,于是找丹徒县令张文光谋议,决意重建新祠。翌年,在邑学尊经阁之后,大成殿之东,建堂五楹,一座规模宏伟的“宗忠简公祠”迅速落成。李长科作《重建忠简公祠碑记》,后任丹徒县令郑一岳作《重修忠简公祠记》。均刻石立于祠内。由此可见,明代从朝廷到镇江官民对宗泽都怀有高度的崇敬。
在清朝,居统治地位的满人与宋时金人同属于女真,但清朝统治者从大局出发,不怀民族偏见,对抗金名将宗泽不仅不歧视,而且竭力褒扬他的忠君思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驻跸金山时,亲书“忠荩永昭”四字,赞扬宗泽。宗泽后裔恭迎御赐“忠荩永昭”匾后,将它悬挂于“宗忠简公祠 ”,又在墓道入口处新建刻有“御赐忠荩永昭”的石牌坊一座。
同时,鉴于宋嘉定年间建于墓道的享堂早已荒废,且地方狭隘,宗泽后裔宗芳、宗瑛积极捐资,在康熙十四年,购得陈家湾陈道等人的房宅,重建“宗忠简公享堂”。新建享堂为正庙、寝室、门堂各三楹,斋所、厨房各二楹,正庙仍书俞烈所题的“忠武”两字,号称“忠武堂”。而在当时绘制的《忠简公祠 图》、《忠简公墓图》、《忠简公享堂图》等,也成为现今修复宗泽祠、墓、享堂的可靠依据。乾隆年间,乾隆帝敕赐“丹忱贯日”匾,并三次派遣大臣前往镇江致祭或送匾。在康、乾二帝相继赐匾褒彰的推动下,清朝前期纪念宗泽的热潮持久不衰。
1937年初,日寇侵占我国东北。镇江当时系江苏省省会所在地,亦面临日寇兵临城下的威胁,在民众抗日激情影响下,特别是文化界提议,省教育厅迫于民意,由当时的江苏省文艺协会出面筹资,修缮宗泽墓。经过设计、规划,工匠施工后,墓道前竖起石牌坊,其横匾上镌刻“民族之光”四个大字。两旁石方柱迎面刻联语“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背面刻“颁表八百年前勋绩永昭明于日月,锡垂万千载后珠矶长炳耀乎乾坤”(联语系易君左题书)。宗泽坟包、墓道也作了修护。1937年清明节前,宗泽墓修葺竣工,焕然一新。然而,在“文革”期间,宗泽墓及其碑石全被捣毁,陵园面目全非,几难识辨。1984年三月,由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整修宗泽墓。经过修缮后的宗泽墓即为如今所见情景。
2013年上半年,宗泽墓再次被修缮,面目一新,十分美丽,成为一个市民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