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郑振铎3道阅读题求解,不用太长

1.选文中“最后一课”前的气氛与往日有没有不同?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2.“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为什么这种声音在“我”听起来是“沉重”的?3.如何理解“... 1.选文中“最后一课”前的气氛与往日有没有不同?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2.“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为什么这种声音在“我”听起来是“沉重”的?
3.如何理解“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中“血红”一词的含义?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74fdcbe
2012-03-16 · TA获得超过4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6.1万
展开全部
1.外面的气氛依然如故,从“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一句可以看出来。 2.日本鬼子的车在大街上肆意横行,中国人的内心怎能不沉重?这是心里的感受。 3.日本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的侵略充满了血腥味,所以觉得他们的国旗也充满了血腥味。
丶尛洋丶
2012-03-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做“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