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筑英的主要荣誉
1962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的蒋筑英远离家乡杭州,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考上了王大珩的第一个研究生。王大珩是中国光学第一人。上个世纪50年代,他在长春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光学研究生产基地。师从王大珩先生,是蒋筑英最大的向往。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外光学传递函数理论已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这是应用光学的理论课题,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技术,在中国当时还是个空白。王大珩为蒋筑英选定了这个研究课题。在王大珩所长的指导下,1965年,蒋筑英带领的4人小组,设计并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光学检测实验室。那一年,蒋筑英只有27岁。
光机所原第四研究室主任史光辉,回想起第一次见蒋筑英的情景时说:“那是1963年的元旦,室里开晚会,他当时用法文朗诵了一首歌颂居里夫人的诗,而且当时他就说,自己非常佩服居里夫人。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蒋筑英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着知识与光明。
文革到来后,蒋筑英尽管没有工作可干,但他还经常到实验室,把实验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大多数人放弃知识的时候,他依然每天读书,“几乎是书不离手”,妻子路长琴说,“他和我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社会进步还得靠知识,别人不学,我就学。”正是靠着这种韧劲儿,他在科研道路上创造出了许多成绩: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蒋筑英撰写的《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对中国电影、电视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他的研究成果,使x光射线的检测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以其高超的水平和独创性,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一次,吉林省进口了一批光学器材,商检部门请蒋筑英帮助检验产品质量。他和同事们使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测量装置,对其中的镜头进行检查,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他把拍摄下来的照片和材料交给有关部门,主张向外商索赔。外商看了检验报告后,佩服地说:“中国有内行!”不仅使国家免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声誉。国内十几个省和长春市的光学产品生产厂家,都留下了蒋筑英的足迹。长春的几家光学仪器厂,都把他当作参谋和顾问。王大珩说:“他是科学界的雷锋。”
蒋筑英善于攻关。过去,中国彩色电视彩色复原技术还不过关,电视显示出来的颜色很难看。蒋筑英经过艰辛努力,编写出《彩色电视摄像机校色矩阵最优化程序》一文,提出了解决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终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能够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1982年6月的一天,在成都出差的蒋筑英,由于过度劳累突发多种疾病,经医院多方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4岁。他被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蒋筑英逝世的近30年里,他的名字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大家淡忘。聂荣臻曾说,蒋筑英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