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把人上升到资源的角度进行配置和管理,如何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体系成为企业HR工作的重点。作为这个有效体系的构成部分,HR各大模块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的展开显得尤为重要!
1、人力资源规划
-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航行出海的船只都需要确立一个航标以定位目的地,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它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的船只的航标的导航仪,人力资源规划在HR工作中起到一个定位目标和把握路线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定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为基础,以预测组织对人员的未来供需为切入点,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人力资源规划还通过人事政策的制定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持续和重要的影响。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广义: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
按期限分:长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内),介于两者的中期计划。
按内容分: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2.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定各种规划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由总体规划和各种业务计划构成,为管理活动(如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调整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4.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的水平才是可知的。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五个方面
1 战略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 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 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 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 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又可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这些规划与组织的其他规划相互协调联系,既受制于其他规划,又为其他规划服务。
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通过收集和利用现有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预测。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公司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的即定目标。
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两个方面。
一、 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主要是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公司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出一套跨年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制定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 国家及地方人力资源政策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人才的各种措施。国家各种经济法规的实施,国内外经常环境的变化,国家以及地方对于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各种政策规定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定影响公司内部的整体经营环境,从而使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也应该随着有所变动。
2、 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必须遵从公司的管理状况、组织状况、经营状况变化和经营目标的变化。由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以下原则,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 安定原则 安定原则是在公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公司的稳定发展为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 成长原则 成长原则是指公司在资本积累增加,销售额增加,公司规模和市场扩大的情况下,人员必定增加。公司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为了公司的壮大和发展。
3) 持续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公司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并保持公司的永远发展潜力为目的;必须致力于劳资协调、人才培养与后继者培植工作。
3、 人力资源的预测。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公司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配合公司发展的需要,以及避免制定人力资源战术计划的盲目性,应该对公司的所需人员作适当预测,在估算人员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紧缩而所需增减的人员;
2) 因现有人员的离职和调转等而所需补充的人员;
3) 因管理体系的变2.先公后私的道德原则
先公后私,要求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要树立先国家、集体,后个人的道德规范,在谋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努力为集体和国家做贡献。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培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都符合优化配置原则,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与精力充沛、体格健壮的年轻职工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效应,以确保能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的各项既定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外部,更多的、更困难的工作存在于企业内部。从目前的实际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
人岗关系型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就企业内部来说,目前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当企业内的员工数多于岗位数,或者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时,在试用过程或竞争上岗过程中,对能力最差者实行下岗分流。这便是一种末位淘汰配置方式)、双向选择(当企业内的员工数与岗位数相当时,往往先公布岗位要求,然后让员工自由选择,最后以岗选人。这便是一种双向选择的配置方式)。
移动配置型
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上合同用工管理。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信息系统不但可以随时记录、监控员工的劳动合同状态,还可以通过即时统计,帮助企业做好人才成本分析。
3、运用绩效系统,让绩效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传统的考核模式,由于缺乏计算机的辅助,考核成本巨大,管理者不得不选取简单的考核模式,但简单的考核模式势必难以实现量化、多角度的衡量评价,过低的考核频率必然带来“近视效应”,“晕轮效应”等,再加上“老好人”等人为因素的干扰,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很难保证。这些令企业头疼的问题通过使用eHR系统就可以迎刃而解。 训效果。同时在培训内容上,最好能够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有员工与主管或讲师共同制定培训目标、主题,场地开放自由化,可以增加员工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
(5)培训实施。培训计划制定后,就要有组织计划的实施。从实际操作面上讲,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a)执行培训时最好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是持续性的心智改造过程,所以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社会化改变比训练结果更值得关注。 在确立了薪酬管控模式后,薪酬管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确定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的薪酬策略。
通常的,薪酬策略包括薪酬水平策略、薪酬结构策略、薪酬激励策略三种策略。集团公司在确定自身及下属公司薪酬策略时与单体企业类似,也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导向决定了薪酬策略的基本方向,不同的战略应当对应不同的薪酬策略:
2、 企业发展阶段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子公司应当采取不同薪酬策略:
初创期:处于初创期的公司为了吸引人才应当注重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因而对于核心骨干人才要采用适当高于市场水平的薪酬策略,而同时初创期的公司资金需要重点投向生产经营,因此对一般员工应当采用市场一般水平的薪酬策略。初创期的公司以开拓市场为主要任务,因此薪酬应当加大浮动比例,并与公司业绩紧密挂钩。
上升期:处于上升期的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资金迅速流入,因此一方面企业会增加固定薪酬与福利,另一方面会加大个人业绩与薪酬关联的比例。
成熟期: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利润大幅增加,企业管理也更加成熟,因此薪酬制度更加注重内部公平性,同时会进一步加大固定薪酬与福利占比,而会减1、如何保持内部公平性,尤其是同类型、同层级、可互换的岗位之间的公平性?当这些岗位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各行业的子公司时,集团公司必须做出决定是否需要及如何保持内部的公平性。
2、如何保持外部竞争性,尤其是在不同行业中的行业特征明显的岗位的薪酬外部竞争性?对于多元化运营的集团公司而言,必须给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薪酬策略以吸引、保留和激励这些行业人才。
3、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薪酬支付理念,包括员工累计的历史贡献如何体现?员工的能力成长如何激励?个人的绩效奖金是与子公司整体业绩挂钩更紧密还是应该和个人业绩挂钩更紧密,或者是和团队业绩挂钩?集团公司是鼓励创新,还是鼓励为客户创造良好体现,或者是鼓励节省成本?
三、核定下属公司薪酬总量
无论管控力度如何,集团公司总是需要核定下属公司的薪酬总量。
对薪酬总量的管控,单体企业主要考虑人工成本控制,而集团化企业更重要的是下属企业激励与约束的平衡问题。集团公司不仅要防止下属企业利用各种名义发放薪酬,从而导致人工成本过高,蚕食公司净利润。还要激励真正努力的下属企业,使他们愿意创造更优秀的业绩。
1、跨地域运营的集团化企业
对下属企业所处行业相同、跨地域运营的集团化企业而言,核定下属企业薪酬总量的关键点在于: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在相关指标的标准上如何达成一致,或者说,如何设置决定薪酬总量的指标的标准,从而达到约束与激励的平衡。
一般的,假如核定薪酬总量的方法是单纯线性增加方式,即伴随着完成率的提高薪酬总量也同比例增加时,下属企业总是倾向于设定较低的标准,而集团公司则倾向于设定较高的标准。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下属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符合实际,在完成目标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2、多元化运营的集团化企业
对多元化运营的集团化企业而言,核定下属公司薪酬总量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设定决定薪酬总量的指标。由于下属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运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单纯用利润(或收入)的绝对值或完成率来核定下属公司的薪酬总量就显得不尽合理,而应该以绝对值、增长率、相对值和人均劳效四类指标相结合来确定。
绝对值指标:收入、利润、产值、EVA等或上述指标的计划完成率;
增长率指标: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产值增长率等;
相对值指标:投资回报率、利润贡献率、利润增长贡献率等;
人均劳效指标:如人均收入、人均利润、人均产值、百元人工成本利润等。
四、关注薪酬管控中的细节
在具体操作中,有一些细节问题容易产生漏洞,需要集团化企业特别关注:
1、 规范下属公司的薪酬、福利项目
在确定了下属公司薪酬策略、核定了薪酬总额后,集团还需要注意规范下属公司的薪酬福利项目,以防止下属公司通过设置各类不规范的薪酬福利项目来改变既定的薪酬策略或突破薪酬总量,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些以费用或福利形式出现的项目。
2、 规范集团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经营层和财务人员的薪酬
在采取关键人员派出制的集团化企业,还必须关注集团公司派出人员的薪酬,尤其是董事、监事、经营层和财务人员的薪酬。因为这些人是代表集团工作以保障股东权益的关键,如果在其薪酬设置和给付上失控,则极有可能会导致股东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集团的管控也会出现失控。
福利基本概念
福利,是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因此,本系统中列出的福利,与津贴的最大差别就是,福利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而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等,系统中列出的金额是从公司成本角度考虑的,折合成金额后进行展示的。
福利(或津贴)的发放更多考虑实用性和人性化,一种趋势是将系列补助,如餐补、车补、话补、节假日补助等等福利预存到福利卡中,员工使用福利卡到福利卡的签约商户刷卡消费,目前中国各个城市都有基于本地的福利卡商户体系,在北京较知名的福利卡有资和信集团的商通卡、开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连心卡、雅高企业的雅高卡等。这种福利发放形式的演进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逐渐与其他行业相融合,涵盖了商超、百货、餐饮、娱乐、金融等多个领域,从卡片式福利也可以预见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简约的趋势。
福利的历史
“福利”二字,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的。东汉末年的哲学家仲长统批评时政的文章中,便有“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的谠论。按这具体的语境而论,此“福利”乃幸福和利益之谓。1979年版的《辞海》之所以没有收录这一条目,当然是因为这“福利”二字,此前还在坐着冷板凳。这个词汇是这二十余年才热门起来的。手边没有新版的《辞海》,查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则已有“福利”这一条目,共有两个义项,第一义项即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照顾”。
代绩效管理则更多地关注未来业绩的提高。关注点的转移使得现代绩效工作重点也开始转移。体系的有效性成为HR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纯粹的业绩考核使得绩效管理局限在对过去工作的关注,更多地关注绩效的后续作用才能把绩效管理工作的视角转移到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
况都会引起绩效考核者的公平公正性受到质疑。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把人上升到资源的角度进行配置和管理,如何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体系成为企业HR工作的重点。作为这个有效体系的构成部分,HR各大模块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的展开显得尤为重要!
1、人力资源规划
-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航行出海的船只都需要确立一个航标以定位目的地,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它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的船只的航标的导航仪,人力资源规划在HR工作中起到一个定位目标和把握路线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定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为基础,以预测组织对人员的未来供需为切入点,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人力资源规划还通过人事政策的制定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持续和重要的影响。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广义: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
按期限分:长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内),介于两者的中期计划。
按内容分: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2.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定各种规划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由总体规划和各种业务计划构成,为管理活动(如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调整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4.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的水平才是可知的。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五个方面
1 战略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 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 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 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 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又可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这些规划与组织的其他规划相互协调联系,既受制于其他规划,又为其他规划服务。
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通过收集和利用现有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预测。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公司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的即定目标。
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两个方面。
一、 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主要是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公司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出一套跨年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制定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 国家及地方人力资源政策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人才的各种措施。国家各种经济法规的实施,国内外经常环境的变化,国家以及地方对于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各种政策规定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定影响公司内部的整体经营环境,从而使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也应该随着有所变动。
2、 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必须遵从公司的管理状况、组织状况、经营状况变化和经营目标的变化。由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以下原则,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 安定原则 安定原则是在公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公司的稳定发展为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 成长原则 成长原则是指公司在资本积累增加,销售额增加,公司规模和市场扩大的情况下,人员必定增加。公司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为了公司的壮大和发展。
3) 持续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公司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并保持公司的永远发展潜力为目的;必须致力于劳资协调、人才培养与后继者培植工作。
3、 人力资源的预测。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公司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配合公司发展的需要,以及避免制定人力资源战术计划的盲目性,应该对公司的所需人员作适当预测,在估算人员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紧缩而所需增减的人员;
2) 因现有人员的离职和调转等而所需补充的人员;
3) 因管理体系的变2.先公后私的道德原则
先公后私,要求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要树立先国家、集体,后个人的道德规范,在谋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努力为集体和国家做贡献。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培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都符合优化配置原则,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与精力充沛、体格健壮的年轻职工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效应,以确保能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的各项既定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外部,更多的、更困难的工作存在于企业内部。从目前的实际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
人岗关系型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就企业内部来说,目前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当企业内的员工数多于岗位数,或者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时,在试用过程或竞争上岗过程中,对能力最差者实行下岗分流。这便是一种末位淘汰配置方式)、双向选择(当企业内的员工数与岗位数相当时,往往先公布岗位要求,然后让员工自由选择,最后以岗选人。这便是一种双向选择的配置方式)。
移动配置型
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上合同用工管理。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信息系统不但可以随时记录、监控员工的劳动合同状态,还可以通过即时统计,帮助企业做好人才成本分析。
3、运用绩效系统,让绩效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传统的考核模式,由于缺乏计算机的辅助,考核成本巨大,管理者不得不选取简单的考核模式,但简单的考核模式势必难以实现量化、多角度的衡量评价,过低的考核频率必然带来“近视效应”,“晕轮效应”等,再加上“老好人”等人为因素的干扰,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很难保证。这些令企业头疼的问题通过使用eHR系统就可以迎刃而解。 训效果。同时在培训内容上,最好能够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有员工与主管或讲师共同制定培训目标、主题,场地开放自由化,可以增加员工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
(5)培训实施。培训计划制定后,就要有组织计划的实施。从实际操作面上讲,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a)执行培训时最好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是持续性的心智改造过程,所以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社会化改变比训练结果更值得关注。 在确立了薪酬管控模式后,薪酬管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确定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的薪酬策略。
通常的,薪酬策略包括薪酬水平策略、薪酬结构策略、薪酬激励策略三种策略。集团公司在确定自身及下属公司薪酬策略时与单体企业类似,也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导向决定了薪酬策略的基本方向,不同的战略应当对应不同的薪酬策略:
2、 企业发展阶段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子公司应当采取不同薪酬策略:
初创期:处于初创期的公司为了吸引人才应当注重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因而对于核心骨干人才要采用适当高于市场水平的薪酬策略,而同时初创期的公司资金需要重点投向生产经营,因此对一般员工应当采用市场一般水平的薪酬策略。初创期的公司以开拓市场为主要任务,因此薪酬应当加大浮动比例,并与公司业绩紧密挂钩。
上升期:处于上升期的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资金迅速流入,因此一方面企业会增加固定薪酬与福利,另一方面会加大个人业绩与薪酬关联的比例。
成熟期: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利润大幅增加,企业管理也更加成熟,因此薪酬制度更加注重内部公平性,同时会进一步加大固定薪酬与福利占比,而会减1、如何保持内部公平性,尤其是同类型、同层级、可互换的岗位之间的公平性?当这些岗位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各行业的子公司时,集团公司必须做出决定是否需要及如何保持内部的公平性。
2、如何保持外部竞争性,尤其是在不同行业中的行业特征明显的岗位的薪酬外部竞争性?对于多元化运营的集团公司而言,必须给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薪酬策略以吸引、保留和激励这些行业人才。
3、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薪酬支付理念,包括员工累计的历史贡献如何体现?员工的能力成长如何激励?个人的绩效奖金是与子公司整体业绩挂钩更紧密还是应该和个人业绩挂钩更紧密,或者是和团队业绩挂钩?集团公司是鼓励创新,还是鼓励为客户创造良好体现,或者是鼓励节省成本?
三、核定下属公司薪酬总量
无论管控力度如何,集团公司总是需要核定下属公司的薪酬总量。
对薪酬总量的管控,单体企业主要考虑人工成本控制,而集团化企业更重要的是下属企业激励与约束的平衡问题。集团公司不仅要防止下属企业利用各种名义发放薪酬,从而导致人工成本过高,蚕食公司净利润。还要激励真正努力的下属企业,使他们愿意创造更优秀的业绩。
1、跨地域运营的集团化企业
对下属企业所处行业相同、跨地域运营的集团化企业而言,核定下属企业薪酬总量的关键点在于: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在相关指标的标准上如何达成一致,或者说,如何设置决定薪酬总量的指标的标准,从而达到约束与激励的平衡。
一般的,假如核定薪酬总量的方法是单纯线性增加方式,即伴随着完成率的提高薪酬总量也同比例增加时,下属企业总是倾向于设定较低的标准,而集团公司则倾向于设定较高的标准。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下属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符合实际,在完成目标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2、多元化运营的集团化企业
对多元化运营的集团化企业而言,核定下属公司薪酬总量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设定决定薪酬总量的指标。由于下属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运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单纯用利润(或收入)的绝对值或完成率来核定下属公司的薪酬总量就显得不尽合理,而应该以绝对值、增长率、相对值和人均劳效四类指标相结合来确定。
绝对值指标:收入、利润、产值、EVA等或上述指标的计划完成率;
增长率指标: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产值增长率等;
相对值指标:投资回报率、利润贡献率、利润增长贡献率等;
人均劳效指标:如人均收入、人均利润、人均产值、百元人工成本利润等。
四、关注薪酬管控中的细节
在具体操作中,有一些细节问题容易产生漏洞,需要集团化企业特别关注:
1、 规范下属公司的薪酬、福利项目
在确定了下属公司薪酬策略、核定了薪酬总额后,集团还需要注意规范下属公司的薪酬福利项目,以防止下属公司通过设置各类不规范的薪酬福利项目来改变既定的薪酬策略或突破薪酬总量,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些以费用或福利形式出现的项目。
2、 规范集团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经营层和财务人员的薪酬
在采取关键人员派出制的集团化企业,还必须关注集团公司派出人员的薪酬,尤其是董事、监事、经营层和财务人员的薪酬。因为这些人是代表集团工作以保障股东权益的关键,如果在其薪酬设置和给付上失控,则极有可能会导致股东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集团的管控也会出现失控。
福利基本概念
福利,是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因此,本系统中列出的福利,与津贴的最大差别就是,福利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而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等,系统中列出的金额是从公司成本角度考虑的,折合成金额后进行展示的。
福利(或津贴)的发放更多考虑实用性和人性化,一种趋势是将系列补助,如餐补、车补、话补、节假日补助等等福利预存到福利卡中,员工使用福利卡到福利卡的签约商户刷卡消费,目前中国各个城市都有基于本地的福利卡商户体系,在北京较知名的福利卡有资和信集团的商通卡、开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连心卡、雅高企业的雅高卡等。这种福利发放形式的演进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逐渐与其他行业相融合,涵盖了商超、百货、餐饮、娱乐、金融等多个领域,从卡片式福利也可以预见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简约的趋势。
福利的历史
“福利”二字,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的。东汉末年的哲学家仲长统批评时政的文章中,便有“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的谠论。按这具体的语境而论,此“福利”乃幸福和利益之谓。1979年版的《辞海》之所以没有收录这一条目,当然是因为这“福利”二字,此前还在坐着冷板凳。这个词汇是这二十余年才热门起来的。手边没有新版的《辞海》,查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则已有“福利”这一条目,共有两个义项,第一义项即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照顾”。
代绩效管理则更多地关注未来业绩的提高。关注点的转移使得现代绩效工作重点也开始转移。体系的有效性成为HR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纯粹的业绩考核使得绩效管理局限在对过去工作的关注,更多地关注绩效的后续作用才能把绩效管理工作的视角转移到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
况都会引起绩效考核者的公平公正性受到质疑。
展开全部
学术界对人力资源的定义并无一致意见,胡君辰、郑绍濂主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书上把人力资源作了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地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狭义的定义有许多种。该书列举了5种狭义人力资源的定义。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总之,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理解人力资源的核心都是人,也就是具有正常智力和体力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最核心要素。不过这里指的人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并非仅指人的个体。集体是由个体组成、个体是集体的成员。由此可知人力资源是由一个一个具有正常智力和正常体力的人而汇成的抽象集合。所以我们决不能简单地将人与人力资源等同起来。某一个人不能说成是人力资源,某部分人也不能说成是人力资源,就犹如某一滴水或某一池水不能说成是水力资源一样。因此,当我们谈论人力资源的时候指的是"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把人也看作一种资源,这究竟是对人的亵渎还是对人的褒奖?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怎能与物同日而语!然而,从社会的发展中人进一步看到了自己的作用。人不仅仅在精神上自认为自己是物的主宰,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确实展现了自己的力量。人可以战胜自然,可以创造物品,人力可以转化为物力。生产中,人的因素不断地取代了物的因素,于是人真正地认识了自己,人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最宝贵、最活跃的资源。这是人对自身认识的升华,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是对人的一种最新意义上的褒奖。
人力既然是一种资源,它当然具有资源的基本特征。比如资源基本上处在自然状态,大多数资源是有形物,一般以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当然也有的以能量的形态存在着;资源需要开发和管理,不加节制地开发会枯竭,而且一般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具有共享性和可测量性;资源一般可以与占有者分离,可以独立存在。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与其它资源、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共享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和独立存在性,以及需要管理和有效配置等特性。但是它却处于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状态中,是一种物质与能量相结合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特殊性,科学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使其永不枯竭。
二
人力资本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J·R·Walsh那里形成的雏形,然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T·w·Schultz那里最终形成的。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较快,美国经济学家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美国经济增长时,发现了有近33%的余额无法解释。经过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后来他们认为这多出来的余额是由于劳动力质量提高而造成的。这种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自于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投资。于是产生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区别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学者们认为:"人力资本就是人口质量投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正规教育投入;②在职培训投入;③岗前培训技人;④专项训练投入。另外,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及智力引进的费用,用于加强企业组织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费用,用于职工健身与保健方面的费用等都应视作是人力资本的构成成分。由此可见,虽然人力资本被解释为"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力资本常常用货币来计量。换句话说,人力资本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的价值,可以用货币来计量。因此,我们可以说某某人的资本(价值或身价)是多少美元或其它货币量。
资本与资源不同,资本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无形物;资本可以积累、需要经营,会随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而改变或丧失,也会当条件恢复时再次重建;资本可以带来剩余价值,能够计算,不可与所有者分离而且无法共享,但是可以发生转移或转让。人力资本除不可转移和转让外具备资本的上述所有特征。但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其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可以转移或转让;其二,人力资本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折旧;其三,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只能是货币或与货币相关的物质,而人力资本投资除可带来货币收益外还可带来心理收益和社会收益;其四,物质资本投资成本直接由投资费用构成,人力资本投资除了直接成本外还有机会成本;其五,物质资本投资直接由技资者决定,人力资本技资可由本人决定,也可由父母、家人或单位、组织决定;最后,从投资风险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不如物质资本投资风险明显,因为人力资本收益是多元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实质,掌握其特征,科学经营,使其产生最大的收益。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上虽然不同,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后,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使用价值能转化为剩余价值。
上面已经提到,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事实上教育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换句话说,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主要靠教育。同样,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劣也主要是由教育来决定的。教育可以提高和改善人的质量,可优化人所处的环境,从而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品位。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政府为什么如此强调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地发展教育,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明智的企业家也十分重视教育。他们不仅重视对本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而且设法通过教育手段来改善本企业的文化,有些甚至不惜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形成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没有教育,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没有教育也不能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重视教育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更是企业和个人的事;重视教育,就是重视企业的发展,就是在开发人力资源和积累人力资本。
人力既然是一种资源,它当然具有资源的基本特征。比如资源基本上处在自然状态,大多数资源是有形物,一般以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当然也有的以能量的形态存在着;资源需要开发和管理,不加节制地开发会枯竭,而且一般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具有共享性和可测量性;资源一般可以与占有者分离,可以独立存在。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与其它资源、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共享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和独立存在性,以及需要管理和有效配置等特性。但是它却处于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状态中,是一种物质与能量相结合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特殊性,科学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使其永不枯竭。
二
人力资本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J·R·Walsh那里形成的雏形,然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T·w·Schultz那里最终形成的。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较快,美国经济学家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美国经济增长时,发现了有近33%的余额无法解释。经过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后来他们认为这多出来的余额是由于劳动力质量提高而造成的。这种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自于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投资。于是产生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区别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学者们认为:"人力资本就是人口质量投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正规教育投入;②在职培训投入;③岗前培训技人;④专项训练投入。另外,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及智力引进的费用,用于加强企业组织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费用,用于职工健身与保健方面的费用等都应视作是人力资本的构成成分。由此可见,虽然人力资本被解释为"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力资本常常用货币来计量。换句话说,人力资本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的价值,可以用货币来计量。因此,我们可以说某某人的资本(价值或身价)是多少美元或其它货币量。
资本与资源不同,资本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无形物;资本可以积累、需要经营,会随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而改变或丧失,也会当条件恢复时再次重建;资本可以带来剩余价值,能够计算,不可与所有者分离而且无法共享,但是可以发生转移或转让。人力资本除不可转移和转让外具备资本的上述所有特征。但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其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可以转移或转让;其二,人力资本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折旧;其三,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只能是货币或与货币相关的物质,而人力资本投资除可带来货币收益外还可带来心理收益和社会收益;其四,物质资本投资成本直接由投资费用构成,人力资本投资除了直接成本外还有机会成本;其五,物质资本投资直接由技资者决定,人力资本技资可由本人决定,也可由父母、家人或单位、组织决定;最后,从投资风险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不如物质资本投资风险明显,因为人力资本收益是多元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实质,掌握其特征,科学经营,使其产生最大的收益。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上虽然不同,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后,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使用价值能转化为剩余价值。
上面已经提到,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事实上教育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换句话说,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主要靠教育。同样,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劣也主要是由教育来决定的。教育可以提高和改善人的质量,可优化人所处的环境,从而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品位。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政府为什么如此强调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地发展教育,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明智的企业家也十分重视教育。他们不仅重视对本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而且设法通过教育手段来改善本企业的文化,有些甚至不惜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形成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没有教育,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没有教育也不能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重视教育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更是企业和个人的事;重视教育,就是重视企业的发展,就是在开发人力资源和积累人力资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二者就内容和形式而言, 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就其内涵和本质而言, 二者具有明显区别。 人力资源是针对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营来说的, 而人力资本是针对经济增值和经济贡献来说的。
具体来说:
1、 概念的范围不同。 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 自然性人力资源是指未经任何开发的遗传素质与个体; 资本性人力资源是指经过教育、 培训、 健康与迁移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指所投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凝结的人力资源, 是可以投入经济活动并带来新价值的资本性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
2、 关注的焦点不同。 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而人力资本关注的是收益问题。
3、 性质不同。 人力资源所反映的是存量问题, 而人力资本反映的是流量和存量问题。
4、 研究的角度不同。 人力资源是将人作为财富的源泉, 是从人的潜能与财富的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 而人力资本则是将人力作为投资的对象, 作为财富的一部分, 是从投入于收益 的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
二者就内容和形式而言, 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就其内涵和本质而言, 二者具有明显区别。 人力资源是针对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营来说的, 而人力资本是针对经济增值和经济贡献来说的。
具体来说:
1、 概念的范围不同。 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 自然性人力资源是指未经任何开发的遗传素质与个体; 资本性人力资源是指经过教育、 培训、 健康与迁移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指所投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凝结的人力资源, 是可以投入经济活动并带来新价值的资本性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
2、 关注的焦点不同。 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而人力资本关注的是收益问题。
3、 性质不同。 人力资源所反映的是存量问题, 而人力资本反映的是流量和存量问题。
4、 研究的角度不同。 人力资源是将人作为财富的源泉, 是从人的潜能与财富的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 而人力资本则是将人力作为投资的对象, 作为财富的一部分, 是从投入于收益 的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区别
慧聪网 2005年8月26日8时2分 信息来源:hc360慧聪网
这两个概念是有点泛滥的舶来品,虽然在国外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国内——既便是正在“实践”的许多企业和正在研究的许多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本文禀着争鸣总是越多越好的想法,愿再添一乱,为最终的共识尽些许力量。
中国在进入市场化的改革以后,企业内部关于对“人”的认识和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几年,“人力资源”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无论是管理学界还是企业界都对这一崭新的理念趋之若鹜。然而,当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概念刚刚开始接受的时候,“人力资本”又拍马而来。这两个概念仅一字之差,从字面上不容易区别出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更不容易作出伯仲优劣的判断。
事实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管理观念都是产生于美国的经济、管理学成果。与许多经济、管理学上的方法和概念一样,“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还没到最终区分出孰优孰劣的时候,甚至这可能根本就不成为一个问题。它们各有适用的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区别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意义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对于资源与资本的差异,可以从一个实例入手。
2000年北京出现了11次沙尘暴天气,科学家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是根本原因之一。而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草原作为畜牧资源被过度利用而缺少养护。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的畜牧业开始打破“大锅饭”,转而采取类似于种植业“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不同的是,农民不仅得到了庄稼的产权,也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而牧民只得到了畜群的产权,牧场的产权(包括其中的使用权)则完全归“国家所有”。这样政策的导致牧民只在乎放牧的直接收益,而不考虑草场的“成本”。换言之,草场对于牧民来说,只是可利用的资源(而非资本),草场的损益与牧民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牧民在决定是否扩大它的畜群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边际收入是否大于每只羊的单位变动成本即可,即当“边际收入>单位变动成本”时,牧民就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事实正是如此,它的后果是草场的严重退化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有经济学家建议汲取农业的经验,把草场的使用权从国家下放到牧民,将草场从牧民“外部性”资源变为牧民的“内部性”资本。如此,在牧民的成本支出中就会多出一个固定成本(草场的成本),牧民在计算他的投入产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草场的损失的机会成本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只有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包括边际固定成本)+机会成本”的时候,他才会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变也具有相似性。当企业将人力视为外部的资源时,它不会有动力去考虑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在工薪基本为常数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该员工的边际贡献>0这个条件即可。从理论上说,企业有足够正当的经济学理由为了追求最后一分钱的经济利益而妄顾员工 “过劳死”的可能性。
这种机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社会整体而言,这些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成本并没有完全显示在企业经理心目中的“会计帐本”上,企业对人力的使用有着只考虑显性成本(工薪),而不计隐性成本(员工额外付出)的倾向,这是给社会总资源带来的第一重浪费;另一方面,员工额外付出的很大一部分(比如健康损耗)转移到社会福利的户头来支付。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支出,它的使用效率必然是偏低的,这是给社会总资源的第二重浪费。
“人力”的身份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使这种“外部性”经济行为相应地转变为“内部性”的经济行为。一个常见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化的现象是,企业的高层经理除了有更高的收入以外,还享有一系列的福利,诸如舒适的办公室、车辆、和更长的带薪假期等。一个企业付出这笔开销除了排场上的考虑外,也是为了能够给高级经理提供更好的放松和休闲条件,使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之后能够尽快地得到恢复。将公司高级经理的精力损耗作为企业的隐性成本加以考虑,无疑是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之举。
因此,企业的高级经理或技术骨干更加明显地带有“资本”的特点,常常作为“人力资本”概念的现实表现。因此,许多人认为人力资本只包括企业的精英员工。“京城四少”之一的魏杰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但本文认为,如果仅仅把这些企业的精英作为人力资本,而将普通员工划在此范畴之外却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首先是由于一个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能量化考评的,以一个完全主观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存量资本,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其次,以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资本的身份标准也是不恰当的。一个订书机和一座厂房对企业的重要性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们作为资本的身份却是相同的。如果承认这一点的话,也应该承认企业的普通员工和精英员工共同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既便他们的重要性完全不具可比性。
将人力从企业的“外部性”资源转化为“内部性”资本对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源配置是有益的。它表现为对前述两个弊端的克服上,首先,企业会更加集约化地使用劳动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其次,企业对人力成本的内部消化比社会公共支出来消化要经济得多。
在宏观层面上优化资源的同时,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无疑,直接的印象是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基本上是对的,但某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出现例外,这种情况就是,在人力稀缺、非人力资本富余的经济环境下(比如富国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花费更高的代价购入人力资本将有可能获得比它的对手更强的竞争力。对这样环境下的企业而言,“开源”比“节流”的意义大得多,与产品的高附加值相比,其成本甚至可以是忽略不计的。这也可以视作“人力资本”概念产生的土壤。
二、一根金线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从“经济人”发展为“社会人”,进而到“复杂人”。其发展至始至终贯穿着一根金线,那就是每一次理论上的突破都向着更加人性的方向迈出一步,体现出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管理学这种对人权的追随并非是一种偶合。因为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自然存在的发掘和解释,而是基于对社会变化的解释,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管理学内含的价值观必然是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并与整体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它首先在西方得到阐释和应用,然后传播到新兴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既使在国内,也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首先破除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引入“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的理念承认人力不仅仅是一项成本,其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其作为价值的意义远远大于作为成本的意义。在承认人的价值上,它实现了具历史意义的突破;但在对人力的开发利用上,它保持了“人”做为纯粹的、物化了的管理对象的不幸地位。
“人力资本”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现象。在实物资本的范畴内,股东通过向企业注入资本,完成了财产所有权向股东权益的转换,并赢得“老板式”的尊重。人力资本也是相似的,它使人向着更受尊重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而且,虽然它并不能换得真正的股东权益,但有时确实能得到类似于股东权益的东西,比如干股,比如期权。
这些现象表明,企业的确在考虑人的价值和潜在价值(或者说人的现有价值和长远价值),并以实物资本的形式做出衡量。“人力资本”概念隐喻着人的价值、人的付出和所得都将被纳入企业核算和考虑的范畴内。在这种环境下,人不再是纯粹的被管理对象,而在整体上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一部分。
三、问题和合理性
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类,一切经济分析和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如果人力泛化为资本,将与之产生矛盾,这个天大问题如何解决?
但同时,这一概念似乎有另一种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却不是表现在经济学范畴,而在政治经济学内。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理论中认为人和劳动的分离使人沦为劳动的工具和奴隶。如果人能从劳动力变成资本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而不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是否能从根本上将“人服从于劳动”改变为“劳动服从于人”,从而实现向“自由王国”的迈进?
粗粗看来,这种逻辑好象有它的合理性。
=======================================
下边网址是另一个文章
「摘要」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不同的概念,只有稀缺性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会计中予以资本化的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而仅仅是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处理方式既符合谨慎性原则,也体现成本效益法则的要求。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而不是接受激励,分配对象是净利润扣除财务资本必要报酬后的余额(即经济增加值)。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
慧聪网 2005年8月26日8时2分 信息来源:hc360慧聪网
这两个概念是有点泛滥的舶来品,虽然在国外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国内——既便是正在“实践”的许多企业和正在研究的许多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本文禀着争鸣总是越多越好的想法,愿再添一乱,为最终的共识尽些许力量。
中国在进入市场化的改革以后,企业内部关于对“人”的认识和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几年,“人力资源”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无论是管理学界还是企业界都对这一崭新的理念趋之若鹜。然而,当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概念刚刚开始接受的时候,“人力资本”又拍马而来。这两个概念仅一字之差,从字面上不容易区别出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更不容易作出伯仲优劣的判断。
事实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管理观念都是产生于美国的经济、管理学成果。与许多经济、管理学上的方法和概念一样,“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还没到最终区分出孰优孰劣的时候,甚至这可能根本就不成为一个问题。它们各有适用的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区别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意义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对于资源与资本的差异,可以从一个实例入手。
2000年北京出现了11次沙尘暴天气,科学家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是根本原因之一。而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草原作为畜牧资源被过度利用而缺少养护。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的畜牧业开始打破“大锅饭”,转而采取类似于种植业“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不同的是,农民不仅得到了庄稼的产权,也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而牧民只得到了畜群的产权,牧场的产权(包括其中的使用权)则完全归“国家所有”。这样政策的导致牧民只在乎放牧的直接收益,而不考虑草场的“成本”。换言之,草场对于牧民来说,只是可利用的资源(而非资本),草场的损益与牧民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牧民在决定是否扩大它的畜群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边际收入是否大于每只羊的单位变动成本即可,即当“边际收入>单位变动成本”时,牧民就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事实正是如此,它的后果是草场的严重退化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有经济学家建议汲取农业的经验,把草场的使用权从国家下放到牧民,将草场从牧民“外部性”资源变为牧民的“内部性”资本。如此,在牧民的成本支出中就会多出一个固定成本(草场的成本),牧民在计算他的投入产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草场的损失的机会成本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只有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包括边际固定成本)+机会成本”的时候,他才会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变也具有相似性。当企业将人力视为外部的资源时,它不会有动力去考虑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在工薪基本为常数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该员工的边际贡献>0这个条件即可。从理论上说,企业有足够正当的经济学理由为了追求最后一分钱的经济利益而妄顾员工 “过劳死”的可能性。
这种机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社会整体而言,这些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成本并没有完全显示在企业经理心目中的“会计帐本”上,企业对人力的使用有着只考虑显性成本(工薪),而不计隐性成本(员工额外付出)的倾向,这是给社会总资源带来的第一重浪费;另一方面,员工额外付出的很大一部分(比如健康损耗)转移到社会福利的户头来支付。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支出,它的使用效率必然是偏低的,这是给社会总资源的第二重浪费。
“人力”的身份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使这种“外部性”经济行为相应地转变为“内部性”的经济行为。一个常见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化的现象是,企业的高层经理除了有更高的收入以外,还享有一系列的福利,诸如舒适的办公室、车辆、和更长的带薪假期等。一个企业付出这笔开销除了排场上的考虑外,也是为了能够给高级经理提供更好的放松和休闲条件,使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之后能够尽快地得到恢复。将公司高级经理的精力损耗作为企业的隐性成本加以考虑,无疑是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之举。
因此,企业的高级经理或技术骨干更加明显地带有“资本”的特点,常常作为“人力资本”概念的现实表现。因此,许多人认为人力资本只包括企业的精英员工。“京城四少”之一的魏杰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但本文认为,如果仅仅把这些企业的精英作为人力资本,而将普通员工划在此范畴之外却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首先是由于一个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能量化考评的,以一个完全主观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存量资本,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其次,以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资本的身份标准也是不恰当的。一个订书机和一座厂房对企业的重要性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们作为资本的身份却是相同的。如果承认这一点的话,也应该承认企业的普通员工和精英员工共同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既便他们的重要性完全不具可比性。
将人力从企业的“外部性”资源转化为“内部性”资本对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源配置是有益的。它表现为对前述两个弊端的克服上,首先,企业会更加集约化地使用劳动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其次,企业对人力成本的内部消化比社会公共支出来消化要经济得多。
在宏观层面上优化资源的同时,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无疑,直接的印象是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基本上是对的,但某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出现例外,这种情况就是,在人力稀缺、非人力资本富余的经济环境下(比如富国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花费更高的代价购入人力资本将有可能获得比它的对手更强的竞争力。对这样环境下的企业而言,“开源”比“节流”的意义大得多,与产品的高附加值相比,其成本甚至可以是忽略不计的。这也可以视作“人力资本”概念产生的土壤。
二、一根金线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从“经济人”发展为“社会人”,进而到“复杂人”。其发展至始至终贯穿着一根金线,那就是每一次理论上的突破都向着更加人性的方向迈出一步,体现出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管理学这种对人权的追随并非是一种偶合。因为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自然存在的发掘和解释,而是基于对社会变化的解释,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管理学内含的价值观必然是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并与整体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它首先在西方得到阐释和应用,然后传播到新兴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既使在国内,也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首先破除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引入“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的理念承认人力不仅仅是一项成本,其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其作为价值的意义远远大于作为成本的意义。在承认人的价值上,它实现了具历史意义的突破;但在对人力的开发利用上,它保持了“人”做为纯粹的、物化了的管理对象的不幸地位。
“人力资本”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现象。在实物资本的范畴内,股东通过向企业注入资本,完成了财产所有权向股东权益的转换,并赢得“老板式”的尊重。人力资本也是相似的,它使人向着更受尊重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而且,虽然它并不能换得真正的股东权益,但有时确实能得到类似于股东权益的东西,比如干股,比如期权。
这些现象表明,企业的确在考虑人的价值和潜在价值(或者说人的现有价值和长远价值),并以实物资本的形式做出衡量。“人力资本”概念隐喻着人的价值、人的付出和所得都将被纳入企业核算和考虑的范畴内。在这种环境下,人不再是纯粹的被管理对象,而在整体上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一部分。
三、问题和合理性
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类,一切经济分析和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如果人力泛化为资本,将与之产生矛盾,这个天大问题如何解决?
但同时,这一概念似乎有另一种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却不是表现在经济学范畴,而在政治经济学内。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理论中认为人和劳动的分离使人沦为劳动的工具和奴隶。如果人能从劳动力变成资本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而不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是否能从根本上将“人服从于劳动”改变为“劳动服从于人”,从而实现向“自由王国”的迈进?
粗粗看来,这种逻辑好象有它的合理性。
=======================================
下边网址是另一个文章
「摘要」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不同的概念,只有稀缺性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会计中予以资本化的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而仅仅是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处理方式既符合谨慎性原则,也体现成本效益法则的要求。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而不是接受激励,分配对象是净利润扣除财务资本必要报酬后的余额(即经济增加值)。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两个概念是有点泛滥的舶来品,虽然在国外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国内——既便是正在“实践”的许多企业和正在研究的许多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本文禀着争鸣总是越多越好的想法,愿再添一乱,为最终的共识尽些许力量。
中国在进入市场化的改革以后,企业内部关于对“人”的认识和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几年,“人力资源”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无论是管理学界还是企业界都对这一崭新的理念趋之若鹜。然而,当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概念刚刚开始接受的时候,“人力资本”又拍马而来。这两个概念仅一字之差,从字面上不容易区别出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更不容易作出伯仲优劣的判断。
事实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管理观念都是产生于美国的经济、管理学成果。与许多经济、管理学上的方法和概念一样,“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还没到最终区分出孰优孰劣的时候,甚至这可能根本就不成为一个问题。它们各有适用的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区别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意义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对于资源与资本的差异,可以从一个实例入手。
2000年北京出现了11次沙尘暴天气,科学家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是根本原因之一。而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草原作为畜牧资源被过度利用而缺少养护。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的畜牧业开始打破“大锅饭”,转而采取类似于种植业“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不同的是,农民不仅得到了庄稼的产权,也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而牧民只得到了畜群的产权,牧场的产权(包括其中的使用权)则完全归“国家所有”。这样政策的导致牧民只在乎放牧的直接收益,而不考虑草场的“成本”。换言之,草场对于牧民来说,只是可利用的资源(而非资本),草场的损益与牧民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牧民在决定是否扩大它的畜群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边际收入是否大于每只羊的单位变动成本即可,即当“边际收入>单位变动成本”时,牧民就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事实正是如此,它的后果是草场的严重退化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有经济学家建议汲取农业的经验,把草场的使用权从国家下放到牧民,将草场从牧民“外部性”资源变为牧民的“内部性”资本。如此,在牧民的成本支出中就会多出一个固定成本(草场的成本),牧民在计算他的投入产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草场的损失的机会成本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只有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包括边际固定成本)+机会成本”的时候,他才会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变也具有相似性。当企业将人力视为外部的资源时,它不会有动力去考虑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在工薪基本为常数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该员工的边际贡献>0这个条件即可。从理论上说,企业有足够正当的经济学理由为了追求最后一分钱的经济利益而妄顾员工“过劳死”的可能性。
这种机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社会整体而言,这些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成本并没有完全显示在企业经理心目中的“会计帐本”上,企业对人力的使用有着只考虑显性成本(工薪),而不计隐性成本(员工额外付出)的倾向,这是给社会总资源带来的第一重浪费;另一方面,员工额外付出的很大一部分(比如健康损耗)转移到社会福利的户头来支付。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支出,它的使用效率必然是偏低的,这是给社会总资源的第二重浪费。
“人力”的身份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使这种“外部性”经济行为相应地转变为“内部性”的经济行为。一个常见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化的现象是,企业的高层经理除了有更高的收入以外,还享有一系列的福利,诸如舒适的办公室、车辆、和更长的带薪假期等。一个企业付出这笔开销除了排场上的考虑外,也是为了能够给高级经理提供更好的放松和休闲条件,使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之后能够尽快地得到恢复。将公司高级经理的精力损耗作为企业的隐性成本加以考虑,无疑是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之举。
因此,企业的高级经理或技术骨干更加明显地带有“资本”的特点,常常作为“人力资本”概念的现实表现。因此,许多人认为人力资本只包括企业的精英员工。“京城四少”之一的魏杰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但本文认为,如果仅仅把这些企业的精英作为人力资本,而将普通员工划在此范畴之外却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首先是由于一个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能量化考评的,以一个完全主观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存量资本,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其次,以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资本的身份标准也是不恰当的。一个订书机和一座厂房对企业的重要性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们作为资本的身份却是相同的。如果承认这一点的话,也应该承认企业的普通员工和精英员工共同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既便他们的重要性完全不具可比性。
将人力从企业的“外部性”资源转化为“内部性”资本对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源配置是有益的。它表现为对前述两个弊端的克服上,首先,企业会更加集约化地使用劳动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其次,企业对人力成本的内部消化比社会公共支出来消化要经济得多。
在宏观层面上优化资源的同时,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无疑,直接的印象是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基本上是对的,但某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出现例外,这种情况就是,在人力稀缺、非人力资本富余的经济环境下(比如富国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花费更高的代价购入人力资本将有可能获得比它的对手更强的竞争力。对这样环境下的企业而言,“开源”比“节流”的意义大得多,与产品的高附加值相比,其成本甚至可以是忽略不计的。这也可以视作“人力资本”概念产生的土壤。
二、一根金线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从“经济人”发展为“社会人”,进而到“复杂人”。其发展至始至终贯穿着一根金线,那就是每一次理论上的突破都向着更加人性的方向迈出一步,体现出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管理学这种对人权的追随并非是一种偶合。因为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自然存在的发掘和解释,而是基于对社会变化的解释,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管理学内含的价值观必然是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并与整体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它首先在西方得到阐释和应用,然后传播到新兴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既使在国内,也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首先破除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引入“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的理念承认人力不仅仅是一项成本,其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其作为价值的意义远远大于作为成本的意义。在承认人的价值上,它实现了具历史意义的突破;但在对人力的开发利用上,它保持了“人”做为纯粹的、物化了的管理对象的不幸地位。
“人力资本”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现象。在实物资本的范畴内,股东通过向企业注入资本,完成了财产所有权向股东权益的转换,并赢得“老板式”的尊重。人力资本也是相似的,它使人向着更受尊重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而且,虽然它并不能换得真正的股东权益,但有时确实能得到类似于股东权益的东西,比如干股,比如期权。
这些现象表明,企业的确在考虑人的价值和潜在价值(或者说人的现有价值和长远价值),并以实物资本的形式做出衡量。“人力资本”概念隐喻着人的价值、人的付出和所得都将被纳入企业核算和考虑的范畴内。在这种环境下,人不再是纯粹的被管理对象,而在整体上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一部分。
三、问题和合理性
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类,一切经济分析和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如果人力泛化为资本,将与之产生矛盾,这个天大问题如何解决?
但同时,这一概念似乎有另一种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却不是表现在经济学范畴,而在政治经济学内。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理论中认为人和劳动的分离使人沦为劳动的工具和奴隶。如果人能从劳动力变成资本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而不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是否能从根本上将“人服从于劳动”改变为“劳动服从于人”,从而实现向“自由王国”的迈进?
粗粗看来,这种逻辑好象有它的合理性
中国在进入市场化的改革以后,企业内部关于对“人”的认识和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几年,“人力资源”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无论是管理学界还是企业界都对这一崭新的理念趋之若鹜。然而,当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概念刚刚开始接受的时候,“人力资本”又拍马而来。这两个概念仅一字之差,从字面上不容易区别出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更不容易作出伯仲优劣的判断。
事实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管理观念都是产生于美国的经济、管理学成果。与许多经济、管理学上的方法和概念一样,“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还没到最终区分出孰优孰劣的时候,甚至这可能根本就不成为一个问题。它们各有适用的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区别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意义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对于资源与资本的差异,可以从一个实例入手。
2000年北京出现了11次沙尘暴天气,科学家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是根本原因之一。而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草原作为畜牧资源被过度利用而缺少养护。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的畜牧业开始打破“大锅饭”,转而采取类似于种植业“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不同的是,农民不仅得到了庄稼的产权,也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而牧民只得到了畜群的产权,牧场的产权(包括其中的使用权)则完全归“国家所有”。这样政策的导致牧民只在乎放牧的直接收益,而不考虑草场的“成本”。换言之,草场对于牧民来说,只是可利用的资源(而非资本),草场的损益与牧民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牧民在决定是否扩大它的畜群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边际收入是否大于每只羊的单位变动成本即可,即当“边际收入>单位变动成本”时,牧民就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事实正是如此,它的后果是草场的严重退化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有经济学家建议汲取农业的经验,把草场的使用权从国家下放到牧民,将草场从牧民“外部性”资源变为牧民的“内部性”资本。如此,在牧民的成本支出中就会多出一个固定成本(草场的成本),牧民在计算他的投入产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草场的损失的机会成本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只有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包括边际固定成本)+机会成本”的时候,他才会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变也具有相似性。当企业将人力视为外部的资源时,它不会有动力去考虑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在工薪基本为常数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该员工的边际贡献>0这个条件即可。从理论上说,企业有足够正当的经济学理由为了追求最后一分钱的经济利益而妄顾员工“过劳死”的可能性。
这种机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社会整体而言,这些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成本并没有完全显示在企业经理心目中的“会计帐本”上,企业对人力的使用有着只考虑显性成本(工薪),而不计隐性成本(员工额外付出)的倾向,这是给社会总资源带来的第一重浪费;另一方面,员工额外付出的很大一部分(比如健康损耗)转移到社会福利的户头来支付。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支出,它的使用效率必然是偏低的,这是给社会总资源的第二重浪费。
“人力”的身份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使这种“外部性”经济行为相应地转变为“内部性”的经济行为。一个常见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化的现象是,企业的高层经理除了有更高的收入以外,还享有一系列的福利,诸如舒适的办公室、车辆、和更长的带薪假期等。一个企业付出这笔开销除了排场上的考虑外,也是为了能够给高级经理提供更好的放松和休闲条件,使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之后能够尽快地得到恢复。将公司高级经理的精力损耗作为企业的隐性成本加以考虑,无疑是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之举。
因此,企业的高级经理或技术骨干更加明显地带有“资本”的特点,常常作为“人力资本”概念的现实表现。因此,许多人认为人力资本只包括企业的精英员工。“京城四少”之一的魏杰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但本文认为,如果仅仅把这些企业的精英作为人力资本,而将普通员工划在此范畴之外却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首先是由于一个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能量化考评的,以一个完全主观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存量资本,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其次,以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资本的身份标准也是不恰当的。一个订书机和一座厂房对企业的重要性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们作为资本的身份却是相同的。如果承认这一点的话,也应该承认企业的普通员工和精英员工共同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既便他们的重要性完全不具可比性。
将人力从企业的“外部性”资源转化为“内部性”资本对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源配置是有益的。它表现为对前述两个弊端的克服上,首先,企业会更加集约化地使用劳动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其次,企业对人力成本的内部消化比社会公共支出来消化要经济得多。
在宏观层面上优化资源的同时,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无疑,直接的印象是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基本上是对的,但某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出现例外,这种情况就是,在人力稀缺、非人力资本富余的经济环境下(比如富国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花费更高的代价购入人力资本将有可能获得比它的对手更强的竞争力。对这样环境下的企业而言,“开源”比“节流”的意义大得多,与产品的高附加值相比,其成本甚至可以是忽略不计的。这也可以视作“人力资本”概念产生的土壤。
二、一根金线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从“经济人”发展为“社会人”,进而到“复杂人”。其发展至始至终贯穿着一根金线,那就是每一次理论上的突破都向着更加人性的方向迈出一步,体现出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管理学这种对人权的追随并非是一种偶合。因为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自然存在的发掘和解释,而是基于对社会变化的解释,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管理学内含的价值观必然是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并与整体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它首先在西方得到阐释和应用,然后传播到新兴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既使在国内,也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首先破除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引入“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的理念承认人力不仅仅是一项成本,其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其作为价值的意义远远大于作为成本的意义。在承认人的价值上,它实现了具历史意义的突破;但在对人力的开发利用上,它保持了“人”做为纯粹的、物化了的管理对象的不幸地位。
“人力资本”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现象。在实物资本的范畴内,股东通过向企业注入资本,完成了财产所有权向股东权益的转换,并赢得“老板式”的尊重。人力资本也是相似的,它使人向着更受尊重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而且,虽然它并不能换得真正的股东权益,但有时确实能得到类似于股东权益的东西,比如干股,比如期权。
这些现象表明,企业的确在考虑人的价值和潜在价值(或者说人的现有价值和长远价值),并以实物资本的形式做出衡量。“人力资本”概念隐喻着人的价值、人的付出和所得都将被纳入企业核算和考虑的范畴内。在这种环境下,人不再是纯粹的被管理对象,而在整体上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一部分。
三、问题和合理性
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类,一切经济分析和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如果人力泛化为资本,将与之产生矛盾,这个天大问题如何解决?
但同时,这一概念似乎有另一种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却不是表现在经济学范畴,而在政治经济学内。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理论中认为人和劳动的分离使人沦为劳动的工具和奴隶。如果人能从劳动力变成资本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而不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是否能从根本上将“人服从于劳动”改变为“劳动服从于人”,从而实现向“自由王国”的迈进?
粗粗看来,这种逻辑好象有它的合理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