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毒蘑菇该怎么办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毒性:各种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毒蘑菇含有的毒素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毒性较强的毒素有以下几种:毒肽主要损害肝脏;毒伞肽引起肝肾损害;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
中毒表现: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 胃肠炎型:此型患者进食蘑菇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恢复较快,预后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
2. 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
3.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
4. 肝病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紧急处理:因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状一旦出现就迅速恶化,所以进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出现症状者尽快到医院抢救。
中毒预防:蘑菇种类繁多,一些食用菇味道鲜美,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很多地方群众有采食蘑菇的习惯。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
毒伞
又称绿帽菌、蒜叶菌、鬼笔鹅膏、瓢蕈。极毒。
菌盖较厚,暗发绿色,表面有丝光。菌盖宽3~11厘米。幼时鸡蛋形至钟形,后逐渐平展,表面有光泽,有不明显的放射状隐条纹,棕褐色,烟灰褐色,暗绿色等多变化,有时稍粘。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稍密,菌柄白色,圆柱形,脆,空心,光滑或有纤毛,有时有花纹,基部膨大,长5~18厘米,粗0.6~2厘米。菌环生柄上部、白色膜质,下垂,环上有纵条纹。菌托白色,大型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或卵圆形,6~9月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与白毒伞和鳞柄白毒伞相同。
白毒伞
又称白罗伞、白鹅膏、春生鹅膏、白帽菌。
菌体白色、细长。很容易与食用的平蘑混淆。菌盖宽7~12厘米,幼时呈鸡蛋形至钟形,后逐渐平展,纯白色,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菌柄白色,光滑,基部膨大,长9~12厘米,粗2~2.5厘米。菌环生在柄的上部,白色,膜质,上面有不明显条纹。菌托白色,肥厚成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光滑。6~9月在杂木林中地上散在生长。
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等。部分食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严重表现;另一部分最初只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表现,很快消失,但2~3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黄染、躁狂等精神症状及其它系统损害的表现。
鹿花菌
菌盖不规则球形,红褐色,后变成咖啡褐色,扭曲呈人大脑沟回的形状。宽高各为2~10厘米,菌肉薄,蜡质,很脆。菌柄短,灰白色。主要生长在春秋季。
此菌中毒多因将它误认为羊肚菌而引起。引起红细胞溶解。进食6~12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很快出现溶血表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病死率高。
褐鳞环柄菇
又称褐鳞小伞。
特征与毒性:菌体小,菌盖表面密集红褐色小鳞片,有菌环,无菌托。菌盖肉质,宽1-5厘米,赭黄色带粉红肉色,初凸圆形,后扁平,中央稍突起,表面裂成红褐色或褐色平伏小鳞片,边缘内卷有绵絮状纤毛。菌肉白色,薄。菌褶离生,初白色,后稍带黄色,密,中宽,褶缘稍粗糙。菌柄白带粉红色,长1厘米,粗0.3-0.7厘米,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环白,易脱落。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平滑,无色。有淡蘑菇香味。极毒,含毒伞肽和毒肽。春至秋季草地、竹园内单生或群生。
中毒表现为:食用后15-20小时发病,但也有半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较为轻微症状者,约一天以内无明显症状,似乎病愈,此阶段称为假愈期,实际上正是侵害内脏器官期,出现肝肿大或萎缩(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黄疸、心肌炎、皮下出血、肝昏迷等。再后为精神症状期,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不醒,最后抽搐,休克而死。因此这种毒蘑菇中毒属于“肝损害型”,病死率较高,必须及时到医院抢救。
鳞柄白毒伞
又称毒鹅膏。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微突起,菌柄有鳞片。菌盖宽6~15厘米,圆锥形至钟形,后平展,中央凸起,湿时表面有粘性,干时有光泽,有时中央略带黄色,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密。菌柄长8~14厘米、粗1~1.2厘米,白色,有显著鳞片、近柱形。基部膨大呈球状。菌环生在柄的上部,白色,膜质,下垂,不易脱落。菌托白色,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无色,平滑。夏秋季在板栗树下或杂木林中地上单独或散在生长。
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中毒表现与白毒伞中毒相似,属于“肝损害型”,病死率高。
秋生盔孢伞
又称焦脚菌、秋生鳞耳。菌盖宽1.3~4.5厘米,钟形,后渐扁平,中部凸起,初为黄色,后变深,中央褐色。菌褶黄褐色。菌柄长5.4~8.3厘米,粗0.3~0.7厘米,空心,上部黄色,基部黑褐色、有纵条纹。孢子淡褐色,近椭圆形,外膜成盔形。囊状体淡黄色,瓶状,顶端钝圆。
无特殊味道,极毒。进食后14~20小时发病,中毒表现与毒伞、白毒伞相似。最初感觉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接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冷、舌头及手脚发麻、脱水、口渴、心率快、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放大,严重者可有吐血、便血、鼻腔出血、黄疸、烦躁不安、周围循环衰竭等,病人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病死率较高。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
中毒表现: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 胃肠炎型:此型患者进食蘑菇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恢复较快,预后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
2. 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
3.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
4. 肝病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紧急处理:因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状一旦出现就迅速恶化,所以进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出现症状者尽快到医院抢救。
中毒预防:蘑菇种类繁多,一些食用菇味道鲜美,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很多地方群众有采食蘑菇的习惯。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
毒伞
又称绿帽菌、蒜叶菌、鬼笔鹅膏、瓢蕈。极毒。
菌盖较厚,暗发绿色,表面有丝光。菌盖宽3~11厘米。幼时鸡蛋形至钟形,后逐渐平展,表面有光泽,有不明显的放射状隐条纹,棕褐色,烟灰褐色,暗绿色等多变化,有时稍粘。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稍密,菌柄白色,圆柱形,脆,空心,光滑或有纤毛,有时有花纹,基部膨大,长5~18厘米,粗0.6~2厘米。菌环生柄上部、白色膜质,下垂,环上有纵条纹。菌托白色,大型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或卵圆形,6~9月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与白毒伞和鳞柄白毒伞相同。
白毒伞
又称白罗伞、白鹅膏、春生鹅膏、白帽菌。
菌体白色、细长。很容易与食用的平蘑混淆。菌盖宽7~12厘米,幼时呈鸡蛋形至钟形,后逐渐平展,纯白色,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菌柄白色,光滑,基部膨大,长9~12厘米,粗2~2.5厘米。菌环生在柄的上部,白色,膜质,上面有不明显条纹。菌托白色,肥厚成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光滑。6~9月在杂木林中地上散在生长。
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等。部分食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严重表现;另一部分最初只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表现,很快消失,但2~3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黄染、躁狂等精神症状及其它系统损害的表现。
鹿花菌
菌盖不规则球形,红褐色,后变成咖啡褐色,扭曲呈人大脑沟回的形状。宽高各为2~10厘米,菌肉薄,蜡质,很脆。菌柄短,灰白色。主要生长在春秋季。
此菌中毒多因将它误认为羊肚菌而引起。引起红细胞溶解。进食6~12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很快出现溶血表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病死率高。
褐鳞环柄菇
又称褐鳞小伞。
特征与毒性:菌体小,菌盖表面密集红褐色小鳞片,有菌环,无菌托。菌盖肉质,宽1-5厘米,赭黄色带粉红肉色,初凸圆形,后扁平,中央稍突起,表面裂成红褐色或褐色平伏小鳞片,边缘内卷有绵絮状纤毛。菌肉白色,薄。菌褶离生,初白色,后稍带黄色,密,中宽,褶缘稍粗糙。菌柄白带粉红色,长1厘米,粗0.3-0.7厘米,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环白,易脱落。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平滑,无色。有淡蘑菇香味。极毒,含毒伞肽和毒肽。春至秋季草地、竹园内单生或群生。
中毒表现为:食用后15-20小时发病,但也有半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较为轻微症状者,约一天以内无明显症状,似乎病愈,此阶段称为假愈期,实际上正是侵害内脏器官期,出现肝肿大或萎缩(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黄疸、心肌炎、皮下出血、肝昏迷等。再后为精神症状期,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不醒,最后抽搐,休克而死。因此这种毒蘑菇中毒属于“肝损害型”,病死率较高,必须及时到医院抢救。
鳞柄白毒伞
又称毒鹅膏。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微突起,菌柄有鳞片。菌盖宽6~15厘米,圆锥形至钟形,后平展,中央凸起,湿时表面有粘性,干时有光泽,有时中央略带黄色,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密。菌柄长8~14厘米、粗1~1.2厘米,白色,有显著鳞片、近柱形。基部膨大呈球状。菌环生在柄的上部,白色,膜质,下垂,不易脱落。菌托白色,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无色,平滑。夏秋季在板栗树下或杂木林中地上单独或散在生长。
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中毒表现与白毒伞中毒相似,属于“肝损害型”,病死率高。
秋生盔孢伞
又称焦脚菌、秋生鳞耳。菌盖宽1.3~4.5厘米,钟形,后渐扁平,中部凸起,初为黄色,后变深,中央褐色。菌褶黄褐色。菌柄长5.4~8.3厘米,粗0.3~0.7厘米,空心,上部黄色,基部黑褐色、有纵条纹。孢子淡褐色,近椭圆形,外膜成盔形。囊状体淡黄色,瓶状,顶端钝圆。
无特殊味道,极毒。进食后14~20小时发病,中毒表现与毒伞、白毒伞相似。最初感觉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接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冷、舌头及手脚发麻、脱水、口渴、心率快、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放大,严重者可有吐血、便血、鼻腔出血、黄疸、烦躁不安、周围循环衰竭等,病人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病死率较高。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