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在古代是指什么
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2、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意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3、比喻帝王,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拓展资料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2015年12月10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出土9个铜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鼎
展开全部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或四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牲畜,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的象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用来祭祀的青铜器具,一般有两耳三足。也有四足者。 专用的有铭文,通用的没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