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首先未知数一定要明确,往后就不难了。依照条件,和自己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有的题目需要运用好几次未知数,那就是一个经验问题了。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这些方法只不过起一个过渡作用,真正学好方程并不需要。
加一点:你在看题目时先看问题,然后仔细地看有什么条件,看看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接着思考要求出答案需要哪些条件,再利用已知条件来获得那些条件(有的简单的题目会直接给出那些条件),最后再求出答案。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只不过是把答案或者求出答案需要的条件变为x,从而更好地分析题目。
如果你算数学好的话,其实一元一次方程也不是太难。下面是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格式:
解:(问题照抄,只是“什么”改为x或根据题意来设)
依题意得(概括的用语,可以省略很多文字来说明,深受广大中学的师生所喜爱):列式(就是要你把x代入式子中,就像是你把算数的检查一样,把x当作答案来求已知条件)
解方程(就是要你把方程解出来)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它的学习对今后不等式解应用题以及函数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学好它,那今后的学习将显得比较困难.
一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设出未知数,未知数的设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比较关系时,如甲比乙多8,我们一般设较小的为X,这样计算时主要用的是加法不易出错;
2,有倍数关系时,如数学小组人数是英语小组的5倍,我们设一倍量为X,用乘法表示其余量利于计算;
3,在分数应用题中,我们设单位'1'为X,
4,在有比的问题中,我们设一份数为X,
5,在有和的问题中,我们设其中任意一个为X都可以,比如说两个班共有50人.
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
1,依据题目要求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2,根据题目实际情况找出等量关系,用文字关系式表示出来;
3,依据等量关系,把关系式中的每一项用数或者未知数表示出来列出方程;
4,解方程,依据题目问题计算;
5,把方程的解代入原题目检验.
其中的难点是第二步,找出等量关系,有些题目中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而有的则是隐含的,需要大家去用心体会,下面我给大家示例两题:
1: 爷爷与孙子下棋,爷爷赢一盘记1分,孙子赢一盘记3分,两人下了12盘(未出现和棋)后,得分相同,他们各赢了多少盘?
分析:属于和的问题,所以任意设一个为X,设爷爷赢了X题,则孙子赢了(12-X)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爷爷得分=孙子得分,爷爷得分用X表示,孙子得分用3(12-X)表示,所以本题方程为 X=3(12-X),解之得X=9,则12-X=12-9=3,所以爷爷赢9盘,孙子赢3盘.
2:在一只底面直径为30cm,高为8cm,的圆锥形容器中倒满水,然后将水倒入一只底面直径为10cm的圆柱形空容器里,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多高?
分析:本题没有明显类型所以直接设问题,设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X厘米,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隐含的,是圆锥形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分别表示后有方程
1/3*3.14*(30/2)(30/2)*8=3.14(10/2)(10/2)X,解之得X=24.
这些方法只不过起一个过渡作用,真正学好方程并不需要。
加一点:你在看题目时先看问题,然后仔细地看有什么条件,看看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接着思考要求出答案需要哪些条件,再利用已知条件来获得那些条件(有的简单的题目会直接给出那些条件),最后再求出答案。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只不过是把答案或者求出答案需要的条件变为x,从而更好地分析题目。
如果你算数学好的话,其实一元一次方程也不是太难。下面是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格式:
解:(问题照抄,只是“什么”改为x或根据题意来设)
依题意得(概括的用语,可以省略很多文字来说明,深受广大中学的师生所喜爱):列式(就是要你把x代入式子中,就像是你把算数的检查一样,把x当作答案来求已知条件)
解方程(就是要你把方程解出来)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它的学习对今后不等式解应用题以及函数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学好它,那今后的学习将显得比较困难.
一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设出未知数,未知数的设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比较关系时,如甲比乙多8,我们一般设较小的为X,这样计算时主要用的是加法不易出错;
2,有倍数关系时,如数学小组人数是英语小组的5倍,我们设一倍量为X,用乘法表示其余量利于计算;
3,在分数应用题中,我们设单位'1'为X,
4,在有比的问题中,我们设一份数为X,
5,在有和的问题中,我们设其中任意一个为X都可以,比如说两个班共有50人.
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
1,依据题目要求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2,根据题目实际情况找出等量关系,用文字关系式表示出来;
3,依据等量关系,把关系式中的每一项用数或者未知数表示出来列出方程;
4,解方程,依据题目问题计算;
5,把方程的解代入原题目检验.
其中的难点是第二步,找出等量关系,有些题目中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而有的则是隐含的,需要大家去用心体会,下面我给大家示例两题:
1: 爷爷与孙子下棋,爷爷赢一盘记1分,孙子赢一盘记3分,两人下了12盘(未出现和棋)后,得分相同,他们各赢了多少盘?
分析:属于和的问题,所以任意设一个为X,设爷爷赢了X题,则孙子赢了(12-X)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爷爷得分=孙子得分,爷爷得分用X表示,孙子得分用3(12-X)表示,所以本题方程为 X=3(12-X),解之得X=9,则12-X=12-9=3,所以爷爷赢9盘,孙子赢3盘.
2:在一只底面直径为30cm,高为8cm,的圆锥形容器中倒满水,然后将水倒入一只底面直径为10cm的圆柱形空容器里,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多高?
分析:本题没有明显类型所以直接设问题,设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X厘米,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隐含的,是圆锥形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分别表示后有方程
1/3*3.14*(30/2)(30/2)*8=3.14(10/2)(10/2)X,解之得X=24.
展开全部
首先未知数一定要明确,往后就不难了。依照条件,和自己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有的题目需要运用好几次未知数,那就是一个经验问题了。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这些方法只不过起一个过渡作用,真正学好方程并不需要。
加一点:你在看题目时先看问题,然后仔细地看有什么条件,看看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接着思考要求出答案需要哪些条件,再利用已知条件来获得那些条件(有的简单的题目会直接给出那些条件),最后再求出答案。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只不过是把答案或者求出答案需要的条件变为x,从而更好地分析题目。
如果你算数学好的话,其实一元一次方程也不是太难。下面是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格式:
解:(问题照抄,只是“什么”改为x或根据题意来设)
依题意得(概括的用语,可以省略很多文字来说明,深受广大中学的师生所喜爱):列式(就是要你把x代入式子中,就像是你把算数的检查一样,把x当作答案来求已知条件)
解方程(就是要你把方程解出来)
答:……
注意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
这些方法只不过起一个过渡作用,真正学好方程并不需要。
加一点:你在看题目时先看问题,然后仔细地看有什么条件,看看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接着思考要求出答案需要哪些条件,再利用已知条件来获得那些条件(有的简单的题目会直接给出那些条件),最后再求出答案。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只不过是把答案或者求出答案需要的条件变为x,从而更好地分析题目。
如果你算数学好的话,其实一元一次方程也不是太难。下面是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格式:
解:(问题照抄,只是“什么”改为x或根据题意来设)
依题意得(概括的用语,可以省略很多文字来说明,深受广大中学的师生所喜爱):列式(就是要你把x代入式子中,就像是你把算数的检查一样,把x当作答案来求已知条件)
解方程(就是要你把方程解出来)
答:……
注意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学好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学会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1、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转换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实际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考察与分析问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求方程的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列方程的关键是抓住问题中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即找到一个包含题目含义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列方程时,要把握三个重要环节:
①整体地、系统地审题,弄清题意和其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
②找出能表示问题含义的一个主要的“等量关系”。
③根据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列出表达式及方程,正确求解。
2、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
①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寻找相等关系。
② 常需设间接未知数。
二、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设未知数通常有两种方法:
1、直接设未知数法:
即题目里问什么,就设什么作为未知数,这样设之后,只要能求出所列方程的解,就可以直接求得题目的所问。在多数情况下,应用题都可以直接设未知数求解
2、间接设未知数法:
有些问题,若采用直接设未知数法,则不易列出方程,这时可以考虑采取间接设未知数法,即通过间接的桥梁作用。来达到求解的目的。按比例分配问题,和、差、倍、分问题,整数的组成问题等均可用间接设未知数法。
一、学会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1、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转换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实际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考察与分析问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求方程的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列方程的关键是抓住问题中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即找到一个包含题目含义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列方程时,要把握三个重要环节:
①整体地、系统地审题,弄清题意和其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
②找出能表示问题含义的一个主要的“等量关系”。
③根据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列出表达式及方程,正确求解。
2、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
①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寻找相等关系。
② 常需设间接未知数。
二、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设未知数通常有两种方法:
1、直接设未知数法:
即题目里问什么,就设什么作为未知数,这样设之后,只要能求出所列方程的解,就可以直接求得题目的所问。在多数情况下,应用题都可以直接设未知数求解
2、间接设未知数法:
有些问题,若采用直接设未知数法,则不易列出方程,这时可以考虑采取间接设未知数法,即通过间接的桥梁作用。来达到求解的目的。按比例分配问题,和、差、倍、分问题,整数的组成问题等均可用间接设未知数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它的学习对今后不等式解应用题以及函数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学好它,那今后的学习将显得比较困难.
一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设出未知数,未知数的设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比较关系时,如甲比乙多8,我们一般设较小的为X,这样计算时主要用的是加法不易出错;
2,有倍数关系时,如数学小组人数是英语小组的5倍,我们设一倍量为X,用乘法表示其余量利于计算;
3,在分数应用题中,我们设单位'1'为X,
4,在有比的问题中,我们设一份数为X,
5,在有和的问题中,我们设其中任意一个为X都可以,比如说两个班共有50人.
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
1,依据题目要求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2,根据题目实际情况找出等量关系,用文字关系式表示出来;
3,依据等量关系,把关系式中的每一项用数或者未知数表示出来列出方程;
4,解方程,依据题目问题计算;
5,把方程的解代入原题目检验.
其中的难点是第二步,找出等量关系,有些题目中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而有的则是隐含的,需要大家去用心体会,下面我给大家示例两题:
1: 爷爷与孙子下棋,爷爷赢一盘记1分,孙子赢一盘记3分,两人下了12盘(未出现和棋)后,得分相同,他们各赢了多少盘?
分析:属于和的问题,所以任意设一个为X,设爷爷赢了X题,则孙子赢了(12-X)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爷爷得分=孙子得分,爷爷得分用X表示,孙子得分用3(12-X)表示,所以本题方程为 X=3(12-X),解之得X=9,则12-X=12-9=3,所以爷爷赢9盘,孙子赢3盘.
2:在一只底面直径为30cm,高为8cm,的圆锥形容器中倒满水,然后将水倒入一只底面直径为10cm的圆柱形空容器里,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多高?
分析:本题没有明显类型所以直接设问题,设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X厘米,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隐含的,是圆锥形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分别表示后有方程
1/3*3.14*(30/2)(30/2)*8=3.14(10/2)(10/2)X,解之得X=24.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它的学习对今后不等式解应用题以及函数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学好它,那今后的学习将显得比较困难.
一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设出未知数,未知数的设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比较关系时,如甲比乙多8,我们一般设较小的为X,这样计算时主要用的是加法不易出错;
2,有倍数关系时,如数学小组人数是英语小组的5倍,我们设一倍量为X,用乘法表示其余量利于计算;
3,在分数应用题中,我们设单位'1'为X,
4,在有比的问题中,我们设一份数为X,
5,在有和的问题中,我们设其中任意一个为X都可以,比如说两个班共有50人.
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
1,依据题目要求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2,根据题目实际情况找出等量关系,用文字关系式表示出来;
3,依据等量关系,把关系式中的每一项用数或者未知数表示出来列出方程;
4,解方程,依据题目问题计算;
5,把方程的解代入原题目检验.
其中的难点是第二步,找出等量关系,有些题目中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而有的则是隐含的,需要大家去用心体会,下面我给大家示例两题:
1: 爷爷与孙子下棋,爷爷赢一盘记1分,孙子赢一盘记3分,两人下了12盘(未出现和棋)后,得分相同,他们各赢了多少盘?
分析:属于和的问题,所以任意设一个为X,设爷爷赢了X题,则孙子赢了(12-X)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爷爷得分=孙子得分,爷爷得分用X表示,孙子得分用3(12-X)表示,所以本题方程为 X=3(12-X),解之得X=9,则12-X=12-9=3,所以爷爷赢9盘,孙子赢3盘.
2:在一只底面直径为30cm,高为8cm,的圆锥形容器中倒满水,然后将水倒入一只底面直径为10cm的圆柱形空容器里,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多高?
分析:本题没有明显类型所以直接设问题,设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X厘米,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隐含的,是圆锥形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分别表示后有方程
1/3*3.14*(30/2)(30/2)*8=3.14(10/2)(10/2)X,解之得X=24.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