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这一切的达成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必要。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很巧妙,课上得也很精彩,但唯独缺乏的是学生流利回答的灵动,课堂难以活跃,师生互动不起来,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学生由于地域差异,见识世面少,与别人交流少,表达能力匮乏。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它对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具体要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
首先要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美感,激发想说的兴趣。数学语言表面上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准确、严密、简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一种内在的美感。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除法时,关于余数的表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而学生往往会说“余数不能比除数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较,了解到两种说法的不同,深入体会到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的美,而感受到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其次要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愉悦,体验表达的快感。学生只有在不断得到鼓励时,他们的语言表达才能完全与流畅的思绪一致,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也才有畅所欲言的欲望和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各显其才的机会,坚持面向全体,紧抓少数的原则,有意识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向不同水平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来回答:难度偏低的问题,让一些学困生回答,那怕是说头丢尾,也以鼓励为主,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让后进生拿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加深记忆,又不打击说的积极性;优秀学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不太难的问题则安排中等学生回答,这样,调动每个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2.增强教师亲和力、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结合教学反馈,我发现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有这些:第一、是来自于教师,教师一方面比较威严,让学生敬而远之,师生不在一个平等的层面,学生不敢跟老师交流;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凸显,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以至于多数学生因害怕说错而保持沉默;教学时不能面向全体,只让少数几个“优等生”回答,忽略了大多数学生,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第二、是来自学生本身,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第三、是来自于其他因素。如:当一些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出现偏差和错误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冷嘲热讽,从而导至这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由此,我觉得要让学生自信地张口,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说就敢说的欲望,让学生敢想敢说。
据此教师在课堂内外应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我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而是一个共同参与学习的伙伴。从而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近的、同时感到自己和同伴相处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语言的交流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得到培养,同时树立起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的自信。教师在课堂的导入、新知的探究、反馈讲评、巩固延伸、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教师都尽量采用亲切的语气、协商的口吻,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教学中适时运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语言来调节气氛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激发他们由想说至敢说信心。
3.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策略,让学生“能”说
3.1 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如数与代数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条理清晰地叙述算理、算法、概念、法则以及公式的来源;统计与概念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描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可能性事件;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训练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对自己的推理和思考进行合理地解释;空间和图形重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推导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
3.2 经常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精炼的词语表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来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学生有条理分析应用题的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就会把这个分析过程用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以后教学应用题时,仍然坚持让学生口述分析过程,逐步就会流利地表达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学生语言表达中提高了自身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4.引导学生进行规范语言训练,让学生“善”说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其实对学生进行规范数学语言训练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通过规范的语言表述的训练,学生才能做到善想善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外,还要要求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精练,这样的训练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只有重视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对学生数学语言精确、规范化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在规范学生数学语言的同时,作为教师本身更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要具有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时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素质:第一、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它包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深度,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教学语言,就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及教师的教育素养时写道:“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真正的能手、艺 术家和诗人” ;第二、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一名教师只有文化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是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职业。教师本身的素质包括:①表达能力;②教态;③说好普通话的能力;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必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我们只有用爱心去对待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我们的学生才更有信心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很巧妙,课上得也很精彩,但唯独缺乏的是学生流利回答的灵动,课堂难以活跃,师生互动不起来,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学生由于地域差异,见识世面少,与别人交流少,表达能力匮乏。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它对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具体要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
首先要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美感,激发想说的兴趣。数学语言表面上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准确、严密、简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一种内在的美感。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除法时,关于余数的表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而学生往往会说“余数不能比除数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较,了解到两种说法的不同,深入体会到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的美,而感受到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其次要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愉悦,体验表达的快感。学生只有在不断得到鼓励时,他们的语言表达才能完全与流畅的思绪一致,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也才有畅所欲言的欲望和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各显其才的机会,坚持面向全体,紧抓少数的原则,有意识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向不同水平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来回答:难度偏低的问题,让一些学困生回答,那怕是说头丢尾,也以鼓励为主,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让后进生拿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加深记忆,又不打击说的积极性;优秀学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不太难的问题则安排中等学生回答,这样,调动每个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2.增强教师亲和力、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结合教学反馈,我发现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有这些:第一、是来自于教师,教师一方面比较威严,让学生敬而远之,师生不在一个平等的层面,学生不敢跟老师交流;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凸显,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以至于多数学生因害怕说错而保持沉默;教学时不能面向全体,只让少数几个“优等生”回答,忽略了大多数学生,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第二、是来自学生本身,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第三、是来自于其他因素。如:当一些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出现偏差和错误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冷嘲热讽,从而导至这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由此,我觉得要让学生自信地张口,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说就敢说的欲望,让学生敢想敢说。
据此教师在课堂内外应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我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而是一个共同参与学习的伙伴。从而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近的、同时感到自己和同伴相处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语言的交流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得到培养,同时树立起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的自信。教师在课堂的导入、新知的探究、反馈讲评、巩固延伸、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教师都尽量采用亲切的语气、协商的口吻,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教学中适时运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语言来调节气氛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激发他们由想说至敢说信心。
3.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策略,让学生“能”说
3.1 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如数与代数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条理清晰地叙述算理、算法、概念、法则以及公式的来源;统计与概念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描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可能性事件;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训练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对自己的推理和思考进行合理地解释;空间和图形重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推导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
3.2 经常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精炼的词语表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来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学生有条理分析应用题的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就会把这个分析过程用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以后教学应用题时,仍然坚持让学生口述分析过程,逐步就会流利地表达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学生语言表达中提高了自身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4.引导学生进行规范语言训练,让学生“善”说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其实对学生进行规范数学语言训练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通过规范的语言表述的训练,学生才能做到善想善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外,还要要求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精练,这样的训练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只有重视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对学生数学语言精确、规范化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在规范学生数学语言的同时,作为教师本身更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要具有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时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素质:第一、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它包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深度,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教学语言,就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及教师的教育素养时写道:“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真正的能手、艺 术家和诗人” ;第二、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一名教师只有文化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是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职业。教师本身的素质包括:①表达能力;②教态;③说好普通话的能力;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必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我们只有用爱心去对待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我们的学生才更有信心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