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依靠对词法、语法、章法的死记硬背,也不能单单靠老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学生文学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学生练习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以及各种文学活动中得以提高。”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仅仅强调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重分析研究语文实践材料,追求讲深讲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感悟——语感的培养。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一、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读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至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漩涡,还有从“断”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也可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二、自悟语感
教师凭学生已有语感素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语言文字。
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文章,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进而提高语感。
三、揣摩品味
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1.语句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可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运用想象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秋天》以文中的形象因素为媒介,对艺术美进行思维再创造,闭目遐想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意象图,把秋天众多的景物连接为一幕幕活动的镜头,在头脑中“放电影”,并乘上想像的小舟,在绚丽缤纷的美景中尽情遨游,充分领略秋天的特点,在美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3.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拥有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品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四、迁移表达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范例,有重点、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新颖、灵活又扎实的延伸训练,把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四季》,这是一年级的一篇诗歌,每一段的结构相同,老师抓住本篇诗歌的语言特色,让学生仿写训练。“ ,它对 说:‘我是 天。’”再根据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还要在班中朗诵自己写的诗歌。学生在画、仿、诵一系列的训练中,运用在阅读活动中获得课文的知识与情感,融入个人的创新思维,促成迁移,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深化、广化、美化、敏化。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五、生活体验
夏丏尊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心灵契合”。因此语感培养强调调动学生的生活与情感积累,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设身处地的体会感悟,容易与作者心意相契,非常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重点句: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出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学生读后,老师问:作者把大地比作什么?学生说:母亲。教师追问:在你们的生活体验中,母亲都是怎样的?有的说母亲是慈祥可亲的;也有的说母亲给予孩子无私的爱;还有的说母亲都是伟大的。老师因势利导:在作者的心目中,大地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学生默读后,有的说大地是一位美丽圣洁的母亲;还有的说大地还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她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等。可见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体会感受,学生和作者已经达成心意相契的感觉,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
总之,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努力探索,使语感教学策略日臻完善。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仅仅强调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重分析研究语文实践材料,追求讲深讲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感悟——语感的培养。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一、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读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至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漩涡,还有从“断”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也可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二、自悟语感
教师凭学生已有语感素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语言文字。
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文章,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进而提高语感。
三、揣摩品味
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1.语句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可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运用想象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秋天》以文中的形象因素为媒介,对艺术美进行思维再创造,闭目遐想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意象图,把秋天众多的景物连接为一幕幕活动的镜头,在头脑中“放电影”,并乘上想像的小舟,在绚丽缤纷的美景中尽情遨游,充分领略秋天的特点,在美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3.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拥有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品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四、迁移表达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范例,有重点、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新颖、灵活又扎实的延伸训练,把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四季》,这是一年级的一篇诗歌,每一段的结构相同,老师抓住本篇诗歌的语言特色,让学生仿写训练。“ ,它对 说:‘我是 天。’”再根据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还要在班中朗诵自己写的诗歌。学生在画、仿、诵一系列的训练中,运用在阅读活动中获得课文的知识与情感,融入个人的创新思维,促成迁移,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深化、广化、美化、敏化。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五、生活体验
夏丏尊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心灵契合”。因此语感培养强调调动学生的生活与情感积累,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设身处地的体会感悟,容易与作者心意相契,非常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重点句: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出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学生读后,老师问:作者把大地比作什么?学生说:母亲。教师追问:在你们的生活体验中,母亲都是怎样的?有的说母亲是慈祥可亲的;也有的说母亲给予孩子无私的爱;还有的说母亲都是伟大的。老师因势利导:在作者的心目中,大地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学生默读后,有的说大地是一位美丽圣洁的母亲;还有的说大地还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她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等。可见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体会感受,学生和作者已经达成心意相契的感觉,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
总之,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努力探索,使语感教学策略日臻完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