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诸位,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哪个待遇好?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交行应该比工行的薪酬水平高。
汇丰入股交行后交行进行了大力度的人力资源和薪酬的改革,目标是3年内人均达到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中等收入。
汇丰入股交行后交行进行了大力度的人力资源和薪酬的改革,目标是3年内人均达到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中等收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错了 应该这么问:
在工行和交行工作 哪个更有发展
如果你是个开创型的人 建议你可以到交行
如果你是个保守型的人 建议到工行吧
在工行和交行工作 哪个更有发展
如果你是个开创型的人 建议你可以到交行
如果你是个保守型的人 建议到工行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2006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被国际媒体和金融业誉为“世纪招股”。公开发行上市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本次A+H首次公开发行的总规模为556.5亿股(包括代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81.4亿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16.7%;募集资金总额达到人民币1,732.3亿元(包括代收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的应得资金净额人民币246.7亿元),是全球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其中H股发行规模1,249.5亿港币,A股发行规模466.4亿元人民币,分别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H股和A股发行项目。公开发行上市后,中国工商银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总股本334,018,850,026股。
通过发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至2006年末,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9亿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4.05%和12.23%;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
一、概况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通过16,997家境内机构,98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过241万公司银行客户和1.7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发行上市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商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全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06年集团税后利润在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增长30.3%,达到493.36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利润498.80亿元,同比增长31.2%)。主要原因是营业净收入增加165.11亿元,增长10.2%。所得税费用下降11.3%,重组及上市相关税收优惠降低了银行的实际税率。由于税后利润的强劲增长,在股本募集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1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71%,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保持在36.0%的较好水平。
2006年末,总资产余额75,091.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18.79亿元,增长16.3%。从结构上看,各项贷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47.1%,持续下降2.5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净额占比38.1%,上升2.4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14.8%。200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6,311.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16.18亿元,增长10.4%,增长平稳;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保持双降态势,其中不良贷款1,377.45亿元,不良贷款率3.79%,下降0.9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971.93亿元,拨备覆盖率为70.56%,上升16.36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净额28,620.60亿元,同比增加5,547.26亿元,增长24.0%,主要来源于债务工具投资净额的增加。其中央行票据增加2,557.59亿元,增长50.6%,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增加747.62亿元,增长24.4%。
年末,总负债余额70,376.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14.30亿元,增长13.6%。其中,存款增加6,145.57亿元,占负债新增额的73.0%,依然是资金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和拆入款项增加1,674.08亿元,增长71.9%,增幅较大主要受年底新股发行影响。
二、公司银行业务
2006年,为进一步提升公司银行业务的竞争力,中国工商银行根据客户分类营销与建立流程银行的要求,调整总行部门设置以加强前台营销能力,加快分行组织扁平化,构建分层营销体制。加快实施公司银行业务综合化营销战略,在巩固公司存贷款业务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投资银行、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企业年金、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兴高端公司银行业务。
实施积极稳健的公司贷款增长战略,在保持中国最大公司信贷银行地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了国内贸易融资等系列产品。截至2006年末,境内公司类贷款余额25,307.3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9.7%,同比增加2,533.36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增加597亿元,银团贷款增加249.99亿元。境内公司存款28,381.85亿元,增长14.3%;占存款余额的44.7%。
继续加强在代理保险、资产托管、现金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银保合作,与国内外22家保险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首家推出“网上保险”服务。稳步推进银证、银期在融资、结算、代理、存管等方面的业务和产品创新,与129家证券公司、162家期货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提升银行同业合作水平,与国内60家银行机构正式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支付结算代理业务和代理清算业务规模继续扩大。拓展银政合作空间,“银财通”、“银关通”、“网上银财通”和“银税通”业务已成为市场优势品牌。
继续保持在人民币清算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2006年末,拥有现金管理客户31,408家,增长78%,其中包括入围2006年《财富》五百强的15家中国大陆企业(不含银行)中的11家。荣获《亚洲货币》“2006年中国最佳人民币现金管理银行”。年末,对公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
中国工商银行为公司银行客户提供包括信用证业务、外汇汇款、外汇托收等多元化的外汇服务。2006年积极开展国际结算个性化创新与衍生服务创新,整合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设计出10项产品组合应用方案。国际结算业务处理实现全程电子化操作和管理,并在总行设立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2006年办理国际结算业务3,996亿美元,增长36.5%,其中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902亿美元,增长29%。
积极探索投资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的互动发展,稳步发展企业理财咨询和资信服务等基础类业务,重点开拓以重组并购、结构化融资、银团贷款安排承销、间接银团、企业上市顾问等为代表的品牌类业务,积极发展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2006年,作为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为19家企业发行了23期、总额为463.40亿元的融资券。常年财务顾问业务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业务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中国工商银行担任财务顾问的宝钢集团收购八一钢铁项目被《当代经理人》杂志评为“2006年十大战略并购事件”。
继续保持国内托管市场领先地位。截至2006年末,托管资产总额4,634亿元,增长117.3%;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资产2,684亿元,托管基金份额市场占比32.13%;托管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等委托资产1,847亿元。托管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4家,新增1家;率先提出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托管运作方案,成功托管运作基金公司类、银行类、保险公司类首只QDII产品,并成为国内最大的QDII托管银行。2006年,蝉联《环球托管》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荣获香港《财资》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
贵金属业务稳步发展。2006年,新推出黄金质押贷款业务和代客黄金夜市交易业务。截至年末,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量632亿元,市场份额为50.8%,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企业年金业务快速增长。截至年末,正式签约年金客户新增303家,管理个人账户新增121万户,托管年金基金新增43亿元。
三、个人银行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个人银行客户基础,主要业务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末,个人贷款和存款余额均列中国商业银行之首,市场份额分别为15.0%和19.7%。
年末,个人存款余额33,143.50亿元,增加2,080.52亿元,增长6.7%。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和资本市场活跃对存款的分流,个人存款增幅趋缓。全面实施“个人信贷业务营销标准化工程”;推出直贷式个人住房贷款等新产品;推出提升个人信贷业务服务十项措施;积极稳健发展个人经营贷款,成为个人贷款业务新的增长点。截至年末,境内个人贷款余额5,761.09亿元,增加610.67亿元,增长11.9%。
2006年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带动下,个人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实现个人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94.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3%。2006年发行各类本外币个人理财产品合计754.9亿元,增长2.98倍,成为首家正式向境内居民推出代客境外理财服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全年共计代理销售个人理财类产品3,207亿元,增长98.3%,主要包括代理政府债券和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发行与交易以及银行保险代理业务。代理销售凭证式国债市场占比31.2%,为最大分销行,试点代理发售储蓄(电子式)国债市场占比42.18%;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总量1,973亿元,增长2.8倍,并在国内率先推出“基金定投”业务和首只外币基金;在国内率先实现集中式银保合作模式,全年代销的银行保险产品保费总计459亿元,增长46%。理财金账户服务全面升级,截至年末,拥有理财金账户客户236万户,增长25.5%;客户经理中拥有2,078名金融理财师,居国内同业领先地位。改进汇款业务功能,推出漫游汇款、异地外币汇款等新功能,2006年实现个人结算业务量8.52万亿元,增长19.3%。
2006年,银行卡消费额、跨行交易量同业占比继续保持市场第一。年发卡量18,863万张,增长29.9%;年消费额3,700亿元,增长53.5%。其中,信用卡发卡量1,047万张,年消费额1,050亿元,为国内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全年实现银行卡中间业务收入32.28亿元,增长37.6%。相继推出2006世界杯主题卡、欧元信用卡、牡丹运通商务卡、牡丹银联卡等新产品,成为国内信用卡品牌最齐全的发卡行之一。
四、资金业务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境内机构累计融出人民币资金43,256亿元,累计融入人民币资金4,542亿元,受宏观调控及新股申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利率在相对较高水平上起伏。外币方面,货币市场交易量达6,050亿美元。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债券交易账户共完成交易量1.44万亿元,增长6.7倍,增长迅速。人民币银行账户债券投资余额26,171.83亿元,增加4,414.52亿元,无不良资产。其中中短期债券继续保持主体地位,品种结构基本稳定。外币债券投资余额277.93亿美元,增加146.19亿美元。
2006年新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全年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额1,954亿美元,增长36.5%,其中,结售汇业务量1,462亿美元,市场占比12%,位居第二。人民币记账式柜台债券交易量20亿元,市场占比47%,排名第一。
五、分销渠道
中国工商银行不断优化网点资源配置,截至2006年末,在境内拥有16,997家机构,包括总行、30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383个二级分行、29个一级分行营业部、3,068个一级支行、13,412个基层营业网点以及69个其他机构。其中基层营业网点包括3000多个理财中心。在境外拥有98家分行、子银行、代表处和网点。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互联网、电话或移动电话、自动柜员机和自助银行中心,为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电子银行服务。2006年末,电子银行客户数达4,984万户,增长42%;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总笔数的30.1%,提高了4.2个百分点;交易量45.2万亿,增长50.6%;业务收入6.93亿元,增长64.6%。截止2006年末,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分别增长56.5%和86.2%,达到2,325万户和60万户,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年交易额195亿元,增长67.5%,网上银行荣获《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网络应用创新奖”、《环球金融》杂志“亚洲最佳投资管理企业网上银行”称号,第四次蝉联该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称号;电话银行业务推出了电话在线支付(BTOC)、代客交易等新产品,境内分行一体化电话银行系统扩展到33家;自助银行中心和自动柜员机总数分别达到2,704家和19,922部,分别增长了84%和9%。
六、境外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业务遍及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东京、首尔、釜山、法兰克福和卢森堡设有分行;在香港、伦敦、卢森堡和阿拉木图设有控股机构;在纽约、莫斯科和悉尼设有代表处。截至2006年末,境外机构达98家,与117个国家及地区的1,266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境外分行和控股机构的资产总额达26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6%。
2006年12月30日,与印尼Bank Halim Indonesia股东签署了收购协议,将收购该行90%的股份。本次收购是中国工商银行完成的首次跨国银行收购,也是第一次以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是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最大的境外业务主体,提供全面的零售及个人理财服务、全面的商业和企业银行服务,在银团贷款和结构性贷款方面扮演着香港市场领跑者的角色,并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港主要商业地段和潜力地段的分行网络体系。截至2006年末,工银亚洲总资产达1,463.92亿港元,在其本身或其母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公开上市的香港注册银行之中,工银亚洲的总资产排名第六,净资产110.85亿港元,2006年股东应占盈利为12.46亿港元。
七、信息科技
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体系进一步完善,应用产品不断丰富,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2006年获得《银行家》“全球银行网络应用创新奖”,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选的“2006中国信息化建设年度优秀企业”。
按照业务线对核心应用系统进行重构,降低数据集中后的运行风险,同时加快了产品的研发速度。全年共完成应用类新项目开发173个,对原有项目功能优化365个。2006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22项,其中2项专利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网上银行数据进行加密、认证方法”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截至年末,拥有的专利数量达到58项。
个人信贷管理、会计风险监控等系统在全行推广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完成了海外数据集中系统的异地灾备工程,海外分行首次实施业务级灾难恢复应急演练。
八、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由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治理架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和董事会对行长授权方案,调整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结构,实行首席风险官制度,补选职工监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权计划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与境内外投资者加强沟通和战略合作的途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构建以岗位为基础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引入经济增加值(EVA)和收益分享比例(GSR)理念,建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继续完善差异化薪酬体系;全面建立企业年金制度。2006年全行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万期,194万人次,人均受训9.43天。开展了领导力培训、金融风险管理师(FRM)人才培训等项目,试行员工岗前培训制度,投产开通了外网远程教育系统。推进总行、分行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地启动了全行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调整工作,重组了总行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职能部门。
九、风险管理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实施组织机构改革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清晰分离了前、中、后台职能,设立了首席风险官,着力于构建相对集中和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信用风险管理。
深入推进信贷业务集约化经营管理,提高授信审批决策层次,构建独立集中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继续完善公司法人客户信贷政策,从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积极推进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差别化的小企业信贷政策。完善个人信贷管理系统,启动“个人信贷审批系统项目”,进一步强化个人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对公司贷款资产质量实施12级分类管理,实现计算机系统自动初分。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
将二级及以下分行的资金集中到一级分行进行全额集中配置管理,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引导分行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应用一系列参数每日监控流动性头寸、全行现金、存放央行和其他银行的现金以及其他生息资产的金额和结构,监控流动性比率以符合法规及内部要求。
(三)市场风险管理。
分离中台对市场风险敞口的监控功能与资金业务的前台交易。采用一系列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指标、利率敏感度缺口分析标准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指引,建立适应市场化进程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四)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
不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制度平台和技术手段,在全行推广实施《操作风险管理手册》,2006年全行发案率及涉案金额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2006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被国际媒体和金融业誉为“世纪招股”。公开发行上市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本次A+H首次公开发行的总规模为556.5亿股(包括代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81.4亿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16.7%;募集资金总额达到人民币1,732.3亿元(包括代收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的应得资金净额人民币246.7亿元),是全球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其中H股发行规模1,249.5亿港币,A股发行规模466.4亿元人民币,分别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H股和A股发行项目。公开发行上市后,中国工商银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总股本334,018,850,026股。
通过发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至2006年末,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9亿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4.05%和12.23%;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
一、概况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通过16,997家境内机构,98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过241万公司银行客户和1.7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发行上市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商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全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06年集团税后利润在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增长30.3%,达到493.36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利润498.80亿元,同比增长31.2%)。主要原因是营业净收入增加165.11亿元,增长10.2%。所得税费用下降11.3%,重组及上市相关税收优惠降低了银行的实际税率。由于税后利润的强劲增长,在股本募集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1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71%,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保持在36.0%的较好水平。
2006年末,总资产余额75,091.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18.79亿元,增长16.3%。从结构上看,各项贷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47.1%,持续下降2.5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净额占比38.1%,上升2.4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14.8%。200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6,311.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16.18亿元,增长10.4%,增长平稳;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保持双降态势,其中不良贷款1,377.45亿元,不良贷款率3.79%,下降0.9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971.93亿元,拨备覆盖率为70.56%,上升16.36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净额28,620.60亿元,同比增加5,547.26亿元,增长24.0%,主要来源于债务工具投资净额的增加。其中央行票据增加2,557.59亿元,增长50.6%,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增加747.62亿元,增长24.4%。
年末,总负债余额70,376.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14.30亿元,增长13.6%。其中,存款增加6,145.57亿元,占负债新增额的73.0%,依然是资金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和拆入款项增加1,674.08亿元,增长71.9%,增幅较大主要受年底新股发行影响。
二、公司银行业务
2006年,为进一步提升公司银行业务的竞争力,中国工商银行根据客户分类营销与建立流程银行的要求,调整总行部门设置以加强前台营销能力,加快分行组织扁平化,构建分层营销体制。加快实施公司银行业务综合化营销战略,在巩固公司存贷款业务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投资银行、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企业年金、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兴高端公司银行业务。
实施积极稳健的公司贷款增长战略,在保持中国最大公司信贷银行地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了国内贸易融资等系列产品。截至2006年末,境内公司类贷款余额25,307.3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9.7%,同比增加2,533.36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增加597亿元,银团贷款增加249.99亿元。境内公司存款28,381.85亿元,增长14.3%;占存款余额的44.7%。
继续加强在代理保险、资产托管、现金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银保合作,与国内外22家保险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首家推出“网上保险”服务。稳步推进银证、银期在融资、结算、代理、存管等方面的业务和产品创新,与129家证券公司、162家期货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提升银行同业合作水平,与国内60家银行机构正式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支付结算代理业务和代理清算业务规模继续扩大。拓展银政合作空间,“银财通”、“银关通”、“网上银财通”和“银税通”业务已成为市场优势品牌。
继续保持在人民币清算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2006年末,拥有现金管理客户31,408家,增长78%,其中包括入围2006年《财富》五百强的15家中国大陆企业(不含银行)中的11家。荣获《亚洲货币》“2006年中国最佳人民币现金管理银行”。年末,对公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
中国工商银行为公司银行客户提供包括信用证业务、外汇汇款、外汇托收等多元化的外汇服务。2006年积极开展国际结算个性化创新与衍生服务创新,整合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设计出10项产品组合应用方案。国际结算业务处理实现全程电子化操作和管理,并在总行设立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2006年办理国际结算业务3,996亿美元,增长36.5%,其中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902亿美元,增长29%。
积极探索投资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的互动发展,稳步发展企业理财咨询和资信服务等基础类业务,重点开拓以重组并购、结构化融资、银团贷款安排承销、间接银团、企业上市顾问等为代表的品牌类业务,积极发展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2006年,作为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为19家企业发行了23期、总额为463.40亿元的融资券。常年财务顾问业务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业务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中国工商银行担任财务顾问的宝钢集团收购八一钢铁项目被《当代经理人》杂志评为“2006年十大战略并购事件”。
继续保持国内托管市场领先地位。截至2006年末,托管资产总额4,634亿元,增长117.3%;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资产2,684亿元,托管基金份额市场占比32.13%;托管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等委托资产1,847亿元。托管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4家,新增1家;率先提出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托管运作方案,成功托管运作基金公司类、银行类、保险公司类首只QDII产品,并成为国内最大的QDII托管银行。2006年,蝉联《环球托管》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荣获香港《财资》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
贵金属业务稳步发展。2006年,新推出黄金质押贷款业务和代客黄金夜市交易业务。截至年末,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量632亿元,市场份额为50.8%,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企业年金业务快速增长。截至年末,正式签约年金客户新增303家,管理个人账户新增121万户,托管年金基金新增43亿元。
三、个人银行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个人银行客户基础,主要业务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末,个人贷款和存款余额均列中国商业银行之首,市场份额分别为15.0%和19.7%。
年末,个人存款余额33,143.50亿元,增加2,080.52亿元,增长6.7%。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和资本市场活跃对存款的分流,个人存款增幅趋缓。全面实施“个人信贷业务营销标准化工程”;推出直贷式个人住房贷款等新产品;推出提升个人信贷业务服务十项措施;积极稳健发展个人经营贷款,成为个人贷款业务新的增长点。截至年末,境内个人贷款余额5,761.09亿元,增加610.67亿元,增长11.9%。
2006年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带动下,个人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实现个人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94.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3%。2006年发行各类本外币个人理财产品合计754.9亿元,增长2.98倍,成为首家正式向境内居民推出代客境外理财服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全年共计代理销售个人理财类产品3,207亿元,增长98.3%,主要包括代理政府债券和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发行与交易以及银行保险代理业务。代理销售凭证式国债市场占比31.2%,为最大分销行,试点代理发售储蓄(电子式)国债市场占比42.18%;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总量1,973亿元,增长2.8倍,并在国内率先推出“基金定投”业务和首只外币基金;在国内率先实现集中式银保合作模式,全年代销的银行保险产品保费总计459亿元,增长46%。理财金账户服务全面升级,截至年末,拥有理财金账户客户236万户,增长25.5%;客户经理中拥有2,078名金融理财师,居国内同业领先地位。改进汇款业务功能,推出漫游汇款、异地外币汇款等新功能,2006年实现个人结算业务量8.52万亿元,增长19.3%。
2006年,银行卡消费额、跨行交易量同业占比继续保持市场第一。年发卡量18,863万张,增长29.9%;年消费额3,700亿元,增长53.5%。其中,信用卡发卡量1,047万张,年消费额1,050亿元,为国内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全年实现银行卡中间业务收入32.28亿元,增长37.6%。相继推出2006世界杯主题卡、欧元信用卡、牡丹运通商务卡、牡丹银联卡等新产品,成为国内信用卡品牌最齐全的发卡行之一。
四、资金业务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境内机构累计融出人民币资金43,256亿元,累计融入人民币资金4,542亿元,受宏观调控及新股申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利率在相对较高水平上起伏。外币方面,货币市场交易量达6,050亿美元。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债券交易账户共完成交易量1.44万亿元,增长6.7倍,增长迅速。人民币银行账户债券投资余额26,171.83亿元,增加4,414.52亿元,无不良资产。其中中短期债券继续保持主体地位,品种结构基本稳定。外币债券投资余额277.93亿美元,增加146.19亿美元。
2006年新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全年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额1,954亿美元,增长36.5%,其中,结售汇业务量1,462亿美元,市场占比12%,位居第二。人民币记账式柜台债券交易量20亿元,市场占比47%,排名第一。
五、分销渠道
中国工商银行不断优化网点资源配置,截至2006年末,在境内拥有16,997家机构,包括总行、30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383个二级分行、29个一级分行营业部、3,068个一级支行、13,412个基层营业网点以及69个其他机构。其中基层营业网点包括3000多个理财中心。在境外拥有98家分行、子银行、代表处和网点。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互联网、电话或移动电话、自动柜员机和自助银行中心,为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电子银行服务。2006年末,电子银行客户数达4,984万户,增长42%;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总笔数的30.1%,提高了4.2个百分点;交易量45.2万亿,增长50.6%;业务收入6.93亿元,增长64.6%。截止2006年末,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分别增长56.5%和86.2%,达到2,325万户和60万户,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年交易额195亿元,增长67.5%,网上银行荣获《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网络应用创新奖”、《环球金融》杂志“亚洲最佳投资管理企业网上银行”称号,第四次蝉联该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称号;电话银行业务推出了电话在线支付(BTOC)、代客交易等新产品,境内分行一体化电话银行系统扩展到33家;自助银行中心和自动柜员机总数分别达到2,704家和19,922部,分别增长了84%和9%。
六、境外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业务遍及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东京、首尔、釜山、法兰克福和卢森堡设有分行;在香港、伦敦、卢森堡和阿拉木图设有控股机构;在纽约、莫斯科和悉尼设有代表处。截至2006年末,境外机构达98家,与117个国家及地区的1,266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境外分行和控股机构的资产总额达26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6%。
2006年12月30日,与印尼Bank Halim Indonesia股东签署了收购协议,将收购该行90%的股份。本次收购是中国工商银行完成的首次跨国银行收购,也是第一次以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是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最大的境外业务主体,提供全面的零售及个人理财服务、全面的商业和企业银行服务,在银团贷款和结构性贷款方面扮演着香港市场领跑者的角色,并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港主要商业地段和潜力地段的分行网络体系。截至2006年末,工银亚洲总资产达1,463.92亿港元,在其本身或其母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公开上市的香港注册银行之中,工银亚洲的总资产排名第六,净资产110.85亿港元,2006年股东应占盈利为12.46亿港元。
七、信息科技
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体系进一步完善,应用产品不断丰富,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2006年获得《银行家》“全球银行网络应用创新奖”,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选的“2006中国信息化建设年度优秀企业”。
按照业务线对核心应用系统进行重构,降低数据集中后的运行风险,同时加快了产品的研发速度。全年共完成应用类新项目开发173个,对原有项目功能优化365个。2006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22项,其中2项专利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网上银行数据进行加密、认证方法”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截至年末,拥有的专利数量达到58项。
个人信贷管理、会计风险监控等系统在全行推广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完成了海外数据集中系统的异地灾备工程,海外分行首次实施业务级灾难恢复应急演练。
八、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由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治理架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和董事会对行长授权方案,调整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结构,实行首席风险官制度,补选职工监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权计划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与境内外投资者加强沟通和战略合作的途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构建以岗位为基础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引入经济增加值(EVA)和收益分享比例(GSR)理念,建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继续完善差异化薪酬体系;全面建立企业年金制度。2006年全行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万期,194万人次,人均受训9.43天。开展了领导力培训、金融风险管理师(FRM)人才培训等项目,试行员工岗前培训制度,投产开通了外网远程教育系统。推进总行、分行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地启动了全行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调整工作,重组了总行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职能部门。
九、风险管理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实施组织机构改革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清晰分离了前、中、后台职能,设立了首席风险官,着力于构建相对集中和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信用风险管理。
深入推进信贷业务集约化经营管理,提高授信审批决策层次,构建独立集中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继续完善公司法人客户信贷政策,从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积极推进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差别化的小企业信贷政策。完善个人信贷管理系统,启动“个人信贷审批系统项目”,进一步强化个人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对公司贷款资产质量实施12级分类管理,实现计算机系统自动初分。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
将二级及以下分行的资金集中到一级分行进行全额集中配置管理,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引导分行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应用一系列参数每日监控流动性头寸、全行现金、存放央行和其他银行的现金以及其他生息资产的金额和结构,监控流动性比率以符合法规及内部要求。
(三)市场风险管理。
分离中台对市场风险敞口的监控功能与资金业务的前台交易。采用一系列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指标、利率敏感度缺口分析标准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指引,建立适应市场化进程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四)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
不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制度平台和技术手段,在全行推广实施《操作风险管理手册》,2006年全行发案率及涉案金额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