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儿童出现社交恐惧症?
引言:一些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怕生,不太敢说话,特别容易紧张,课上说话声音也特别小,家长都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内向造成的,都觉得长大就好了,大都不以为意。殊不知,孩子的这些表现有可能是患有社交恐惧。
什么是儿童社交恐惧症?
儿童社交恐惧症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并且在陌生环境中表现为过分害羞,对自己的行为过分关注,或进入新环境时自己感觉到痛苦和身体不适或出现哭闹、不语、退缩等行为。
儿童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儿童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1、先天因素
根据双生子研究:在直系亲属中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直系亲属中无社交恐惧症的高10倍之多。可见,生物遗传因素是导致儿童社交恐惧症的原因之一。
2、后天影响
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出现的社交恐惧症状,大多都是被后天环境所影响。比如,儿童生活在一个敏感、家庭关系紧张的氛围中,都会让孩子产生自我退缩、封闭的防御机制,进而推广到儿童长大后害怕面对所有陌生人,并且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日益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
此外,家长对孩子的限制、代替的越多,孩子越容易形成“行为抑制”的气质,如家长怕孩子做不好,事事代劳,将会影响、压抑儿童自主性的发展,最终导致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逐渐形成胆怯、恐惧的心理。
预防儿童社交恐惧症的方法
1
让孩子学习与陌生人说话
儿童一直待在家中,很少和其他人交往,这对孩子来说弊多利少,所以家长应该创设一些外出活动或与人交往的条件,放手鼓励儿童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让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
譬如:经常和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等,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如去公园和同伴游戏,家长也可以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来鼓励儿童与陌生人接触等。
2
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每当儿童想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时,大部分的家长担心儿童做不好,事事代劳??,所以有些时候家长不妨让儿童独自去试试,不仅可以防止儿童社交恐惧症的产生,而弯友且也是培养儿童独立意识的最好机会,如对于3-6岁的儿童完全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购物。家长可以让儿童独自买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
当儿童与售货员交流的时候,不仅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也让儿童学习了与人沟通的技巧。但如果孩子一开始有困难的话,家长可以在一边鼓励,教孩子说“请售货员阿姨帮忙拿一下那个玩具狗”、“请问要付多少钱”、“谢谢”等话,渐渐地让儿童自己能开口说。
3
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
现代家长常有一个误区,就是想时刻保持一个整洁、完整的家庭环境,但是这样的“整齐”却限制了儿童的人际交往,所以家长要培养儿童既可以请进来,又可以走出去的交友模式,如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如果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添麻烦,您可以让孩子带些小礼物去小朋友家,这样既周到、也礼貌,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哈佛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出现社交恐惧,主要是孩子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少,而且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便出现了社交恐惧,要消除和预防社交恐惧,最好埋仔槐就是家长带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接触世界的机会多了,那么孩子就乐意跟人交往了。
最后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儿童内向、胆小等行为,如看到儿童在公众场合紧张、身体不适戚族,便认为儿童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其实,儿童到公众场合出现紧张、不想说话是正常反应,只要没有极度的恐慌,家长大可不必紧张。同时,是否得了社交恐惧症也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家长应该避免给儿童随意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