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灭亡的原因
1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导致蜀国灭亡的几个重大军事错误
1、最大的错误是战略性的,这是大将军姜维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在此之前,自魏延、诸葛亮、王平等人防御汉中,均采取依托秦岭谷口险要地形,使敌人不能攻入的防御战略。而姜维轻易放弃险要,致使敌军顺利进入,使得蜀地的大门——汉中很快失守。
汉中对于蜀地的重要性,在法正当年建议刘备全力夺取汉中时说的非常清楚:“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杨洪也向诸葛亮说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因此,姜维自以为是的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是蜀国灭亡的第一军事败因。
2、当魏军大举进犯时,没有迅速增援阳平关,是造成汉中最终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个军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大量意见均采纳了这段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姜维传)——从而把增援不利的责任推到了后主、黄皓的头上。
但是,不要忽略了后面紧跟着的记载——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说明在锺会和邓艾即将发起进攻之前,后主实际上是按照姜维的意见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因此,这个增援不利的责任并不应由后主、黄皓来承担。
那么,既然后主已经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为何后来仍增援不利呢?《姜维传》其实也有记载——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是张翼、董厥等大将在到达阴平之后,擅自停留此地月余时间,而不及时增援关头。
这里的阴平,应是指阴平桥一带,因为姜维在阴平的沓中,增援军并没有与姜维会合。这里到阳平关不过170公里,合390汉里。就是一天走30汉里,半个月也可以走到了。
为什么几位大将带领援军停留在此呢?因为听说魏军向建威进攻的缘故。可能有人不太明白魏军进攻建威,为何援军就要停留在阴平桥头。原因是这样的,魏军进攻建威一线,就表示可能南下直接夺取阴平桥头。由于此时姜维主力依然滞留在沓中,一旦阴平桥头被敌人占领,姜维主力就将被切断而全军覆没。这些援军就是因为这个担心才滞留此地月余而没有及时增援阳平关的。
因此,很清楚,增援阳平关不利的责任应由张翼、董厥两人承担,间接地姜维也有责任,因为其长期滞留沓中,造成援军不敢离开阴平桥。
3、蜀军主力长期滞留偏远的沓中不回援,这个责任完全由姜维承担。
我们知道,沓中位于偏远的阴平郡西北,乃蜀军进攻魏国西北的前进基地,也是姜维后来避祸之处。这个地方,对于蜀国的防御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我们知道,蜀国对于北方的防御,依赖于: 东北部的汉中,依托秦岭谷口的险要,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中部的剑阁、白水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
成都正北依托崎岖、险要、渺无人烟的岷山山脉阻隔。
而阴平被岷山隔断在北面,只有一条路线相连,一旦被敌人切断,将彻底完蛋。
因此,我们一直不明白,姜维既然已经知道魏军将大举进攻,为何还要带领主力滞留在沓中这个对蜀国防御毫无用处的地方呢?
我们要问:
姜维要求后主派援军增援阳平,为何不自己带领主力直接回撤关头组织防御?
姜维不仅自己不回撤防御,反而要求后主单独派出廖化军到阴平桥保护自己的后路,这不仅分散了增援兵力,也耽误了组织防御的宝贵时间。
为什么说姜维带领的是蜀军主力呢?因为姜维的兵团乃进攻兵团,姜维一直以此部队反复进攻魏国边防。
所以,我以为,合理的部署是:当姜维得到敌人将大举进犯的情报后,应主动放弃阴平(或仅留少量轻装快速部队),回撤阳平关一线防御。这样,成都的援军也不会在阴平桥滞留等待月余,而阳平的防御也将大大加强,也不会有后来在强川口被敌人追击打败的损失。
4、阴平小道的防御漏洞,这个责任应由负责全面军事的姜维承担。
可能有人以为,此时姜维已经说话不管用了,其实不然,从后主和其他将领对其轻易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毫无反对,就可看出,在军事方面,姜维还是说话管用的。像改变防御战略这样的大事都说了算数,如果部署三千人防御阴平小道,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但是,实际上对于这条小道,蜀军疏于防备,才导致后来被邓艾偷渡成功。
如果在江油城堡有三千蜀军严阵以待,那不敢说邓艾将全军覆没,至少依托城堡险要,邓艾根本不可能进入成都平原。
5、没有及时分兵增援诸葛瞻,导致诸葛瞻孤军奋战被消灭,成都也就彻底完蛋。这个责任主要也在姜维。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因此,我们知道,姜维在强川口战败之后,虽然损失了部分人马,但在会合了张翼、廖化、董厥各军并与钟会军激战若干时间之后,兵力依然有4-5万人。
我们知道,蜀国在册的兵力不过102000人,大致减去汉中损失2万,强川口损失1万,东线和南边各留5000,再加上姜维这近5万人,诸葛瞻最多也就1万人,此时成都已经是空城了(大概有2千皇宫禁卫军)。
而诸葛瞻实际上并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姜维派出部队回援诸葛瞻,应是最后唯一的机会。
姜维能否回援?我们都知道剑阁天险,守剑阁这种天险完全不用5万人,2万足以。因此,姜维至少可以分兵2万回援诸葛瞻。
连邓艾在偷渡阴平前,也预测了姜维回援: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邓艾传)
当然,可能有人以为时间不够,其实不然。阻击邓艾是位于涪县(今四川绵阳),此地距剑阁168公里(380汉里),距成都125公里(284汉里)。如果急行军,剑阁的援军也就晚一天到达涪县。
那么只要诸葛瞻在涪县坚持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蜀军3万攻击邓艾军1万的局面。
那么,为何姜维手握重兵却不能出一兵一卒来回援呢?没有答案(我不想把姜维想的太坏)。但是这个责任只能由姜维来承担了。
二、 我的看法
如果不是做为蜀军最高军事负责人的姜维犯了如此多的战略、战术性错误,即使蜀国政治、经济形势一般,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被魏国灭亡了。
在整个战役中,并没有任何蜀军补给不上的问题,也没有蜀军因政治或经济问题哗变的问题(除蒋舒因权力问题投降、马邈因无兵无备而投降外),因此,蜀国的经济、政治至少维持防御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18万魏军很快就消灭了有天险地形依托的10万蜀军呢?我们不能不说,姜维的指挥错误是最大的原因。
有人批评后主的投降,但是,后主当时还有什么选择呢?
——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传)
1、 作战。由于没有预计到敌人能打进来,因此城防毫无准备,何况也没有可用之兵;
2、 投奔吴国,这个已经被谯周的理由所否定;
3、 南逃南中,这条路也无成功希望;
4、 杀身成仁。
5、 投降魏国。
其实,只有最后两个可以选择。不过以后主的才能和境界,选择第四的可能极小,否则他也不会是这样一个毫无主见,被下臣所驱使的皇帝了。
总之,经过一番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后主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军事大计多由大将军姜维所出,蜀军主力也由姜维统领。是姜维的连续犯错,导致了10万蜀军的迅速崩溃。当然魏军统兵大将的高超才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姜维这些错误,无一例外地都被敌方利用了。
1、最大的错误是战略性的,这是大将军姜维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在此之前,自魏延、诸葛亮、王平等人防御汉中,均采取依托秦岭谷口险要地形,使敌人不能攻入的防御战略。而姜维轻易放弃险要,致使敌军顺利进入,使得蜀地的大门——汉中很快失守。
汉中对于蜀地的重要性,在法正当年建议刘备全力夺取汉中时说的非常清楚:“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杨洪也向诸葛亮说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因此,姜维自以为是的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是蜀国灭亡的第一军事败因。
2、当魏军大举进犯时,没有迅速增援阳平关,是造成汉中最终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个军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大量意见均采纳了这段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姜维传)——从而把增援不利的责任推到了后主、黄皓的头上。
但是,不要忽略了后面紧跟着的记载——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说明在锺会和邓艾即将发起进攻之前,后主实际上是按照姜维的意见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因此,这个增援不利的责任并不应由后主、黄皓来承担。
那么,既然后主已经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为何后来仍增援不利呢?《姜维传》其实也有记载——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是张翼、董厥等大将在到达阴平之后,擅自停留此地月余时间,而不及时增援关头。
这里的阴平,应是指阴平桥一带,因为姜维在阴平的沓中,增援军并没有与姜维会合。这里到阳平关不过170公里,合390汉里。就是一天走30汉里,半个月也可以走到了。
为什么几位大将带领援军停留在此呢?因为听说魏军向建威进攻的缘故。可能有人不太明白魏军进攻建威,为何援军就要停留在阴平桥头。原因是这样的,魏军进攻建威一线,就表示可能南下直接夺取阴平桥头。由于此时姜维主力依然滞留在沓中,一旦阴平桥头被敌人占领,姜维主力就将被切断而全军覆没。这些援军就是因为这个担心才滞留此地月余而没有及时增援阳平关的。
因此,很清楚,增援阳平关不利的责任应由张翼、董厥两人承担,间接地姜维也有责任,因为其长期滞留沓中,造成援军不敢离开阴平桥。
3、蜀军主力长期滞留偏远的沓中不回援,这个责任完全由姜维承担。
我们知道,沓中位于偏远的阴平郡西北,乃蜀军进攻魏国西北的前进基地,也是姜维后来避祸之处。这个地方,对于蜀国的防御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我们知道,蜀国对于北方的防御,依赖于: 东北部的汉中,依托秦岭谷口的险要,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中部的剑阁、白水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
成都正北依托崎岖、险要、渺无人烟的岷山山脉阻隔。
而阴平被岷山隔断在北面,只有一条路线相连,一旦被敌人切断,将彻底完蛋。
因此,我们一直不明白,姜维既然已经知道魏军将大举进攻,为何还要带领主力滞留在沓中这个对蜀国防御毫无用处的地方呢?
我们要问:
姜维要求后主派援军增援阳平,为何不自己带领主力直接回撤关头组织防御?
姜维不仅自己不回撤防御,反而要求后主单独派出廖化军到阴平桥保护自己的后路,这不仅分散了增援兵力,也耽误了组织防御的宝贵时间。
为什么说姜维带领的是蜀军主力呢?因为姜维的兵团乃进攻兵团,姜维一直以此部队反复进攻魏国边防。
所以,我以为,合理的部署是:当姜维得到敌人将大举进犯的情报后,应主动放弃阴平(或仅留少量轻装快速部队),回撤阳平关一线防御。这样,成都的援军也不会在阴平桥滞留等待月余,而阳平的防御也将大大加强,也不会有后来在强川口被敌人追击打败的损失。
4、阴平小道的防御漏洞,这个责任应由负责全面军事的姜维承担。
可能有人以为,此时姜维已经说话不管用了,其实不然,从后主和其他将领对其轻易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毫无反对,就可看出,在军事方面,姜维还是说话管用的。像改变防御战略这样的大事都说了算数,如果部署三千人防御阴平小道,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但是,实际上对于这条小道,蜀军疏于防备,才导致后来被邓艾偷渡成功。
如果在江油城堡有三千蜀军严阵以待,那不敢说邓艾将全军覆没,至少依托城堡险要,邓艾根本不可能进入成都平原。
5、没有及时分兵增援诸葛瞻,导致诸葛瞻孤军奋战被消灭,成都也就彻底完蛋。这个责任主要也在姜维。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因此,我们知道,姜维在强川口战败之后,虽然损失了部分人马,但在会合了张翼、廖化、董厥各军并与钟会军激战若干时间之后,兵力依然有4-5万人。
我们知道,蜀国在册的兵力不过102000人,大致减去汉中损失2万,强川口损失1万,东线和南边各留5000,再加上姜维这近5万人,诸葛瞻最多也就1万人,此时成都已经是空城了(大概有2千皇宫禁卫军)。
而诸葛瞻实际上并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姜维派出部队回援诸葛瞻,应是最后唯一的机会。
姜维能否回援?我们都知道剑阁天险,守剑阁这种天险完全不用5万人,2万足以。因此,姜维至少可以分兵2万回援诸葛瞻。
连邓艾在偷渡阴平前,也预测了姜维回援: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邓艾传)
当然,可能有人以为时间不够,其实不然。阻击邓艾是位于涪县(今四川绵阳),此地距剑阁168公里(380汉里),距成都125公里(284汉里)。如果急行军,剑阁的援军也就晚一天到达涪县。
那么只要诸葛瞻在涪县坚持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蜀军3万攻击邓艾军1万的局面。
那么,为何姜维手握重兵却不能出一兵一卒来回援呢?没有答案(我不想把姜维想的太坏)。但是这个责任只能由姜维来承担了。
二、 我的看法
如果不是做为蜀军最高军事负责人的姜维犯了如此多的战略、战术性错误,即使蜀国政治、经济形势一般,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被魏国灭亡了。
在整个战役中,并没有任何蜀军补给不上的问题,也没有蜀军因政治或经济问题哗变的问题(除蒋舒因权力问题投降、马邈因无兵无备而投降外),因此,蜀国的经济、政治至少维持防御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18万魏军很快就消灭了有天险地形依托的10万蜀军呢?我们不能不说,姜维的指挥错误是最大的原因。
有人批评后主的投降,但是,后主当时还有什么选择呢?
——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传)
1、 作战。由于没有预计到敌人能打进来,因此城防毫无准备,何况也没有可用之兵;
2、 投奔吴国,这个已经被谯周的理由所否定;
3、 南逃南中,这条路也无成功希望;
4、 杀身成仁。
5、 投降魏国。
其实,只有最后两个可以选择。不过以后主的才能和境界,选择第四的可能极小,否则他也不会是这样一个毫无主见,被下臣所驱使的皇帝了。
总之,经过一番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后主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军事大计多由大将军姜维所出,蜀军主力也由姜维统领。是姜维的连续犯错,导致了10万蜀军的迅速崩溃。当然魏军统兵大将的高超才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姜维这些错误,无一例外地都被敌方利用了。
展开全部
诸葛亮在世时,法令严峻。有人劝诸葛亮以大赦来取得民意,诸葛亮反对,认为治国不能以来这样的小恩小惠。当年刘璋屡次大赦,对他的统治有什么帮助吗?然而诸葛亮去世后,蜀国风向一变,大赦频繁,三四年一次。对此,大司农孟光曾当众责备大将军费袆,认为这白白便宜罪犯:“夫赦者,徒与罪犯有利,非明世宜有。衰弊穷极,必不得已,可权而行之。今国家未有旦夕之危,何以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但从费袆遇刺后蜀汉仍然坚持这一政策看,这不是费袆个人的心慈手软。个人的看法,与东汉对比,三国时人口剧减,为了尽快恢复人口来取得兵员劳力三国都费尽心机,并不得不采取些非常手段。魏国陈群钟繇等人曾有恢复肉刑的动议,听起来残忍其实仁慈:其出发点是以此处罚一些本来应该判死刑的人,这样每年可以从断头台上"节省"三千人。这个动议虽然由于肉刑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不了了之,但魏国对此的努力可见一斑。东吴对此也有非常行动,卫温等人出海就是为了抓壮丁。蜀汉的大赦,应属于同样的性质。蜀汉人口变化的过程不详,这里仅按照现有的史料进行个推测。《晋书•地理志》记载:刘备称帝,约有户口二十万,人口九十万,这与夷陵之战时蜀汉七万大军的估计基本吻合。根据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刘禅的诏书(实际为诸葛亮所作,刘禅拿着念而已),蜀汉有军队二十万。按照军民十比一的极限比例,蜀汉此时至少有二百万人口。当然,这个二十万就象赤壁时曹操的八十万一样仅仅是声称,不会真实。但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亲率十万大军,而国内必然会有少量留守部队来估计,当时蜀汉的人口应在一百一二十万左右,人口得以恢复是事实(东汉末年,鉴于沉重的人头税制度,隐瞒户口成风。因此史料中记载的人口增减并不仅仅是实际增减,有时是整理出"黑户"的结果,即仅仅统计上的增减。曹操在攻克邺城后改人头税制为户调制,清查"黑户"也是目的之一。蜀国其实也是这种状况)然而,蜀汉亡国时人口状况白纸黑字,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可见从此后蜀汉人口在下降。诸葛亮去世后蜀汉频繁的大赦,多半是其恢复人口的一种非常手段,因此费袆对于孟光的指责只能"知错不改"。另一方面,人口的下降反映的是蜀汉内政的恶化。姜维北伐,从来没有过诸葛亮的十万大军,每次都是"数万",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蜀汉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在这样的困境中,姜维于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再度北伐。《三国演义》中称其“欣然”上表,不知道“民有菜色”时他怎么能“欣然”的了?被邓艾击败于侯和后,姜维退往沓中。这一败后怨声载道朝野鼎沸,黄皓诸葛瞻(诸葛亮子)等人有了解除其兵权并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其为全军首领的动议(《三国演义》将其归结于黄皓的专权,阎宇的奉承不可信,至少是太片面。蜀汉朝野此时对姜维北伐的态度已经是口诛笔伐。除张翼的劝谏,谯周的《仇国论》以外,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前,蜀汉的右车骑将军廖化也称其为玩火自焚。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维又打了败仗,其面临的压力是很自然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一些注引也记载平常和黄皓并不和睦的诸葛瞻董厥同样参与了废姜维夺兵权的动议。此时姜维在蜀汉的处境,不比当年诸葛恪在东吴强)。从此姜维不敢回成都,当年十月起以屯田为借口驻扎在了沓中。蜀汉的北伐,至此全部结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诸葛亮在世时,法令严峻。有人劝诸葛亮以大赦来取得民意,诸葛亮反对,认为治国不能以来这样的小恩小惠。当年刘璋屡次大赦,对他的统治有什么帮助吗?然而诸葛亮去世后,蜀国风向一变,大赦频繁,三四年一次。对此,大司农孟光曾当众责备大将军费袆,认为这白白便宜罪犯:“夫赦者,徒与罪犯有利,非明世宜有。衰弊穷极,必不得已,可权而行之。今国家未有旦夕之危,何以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但从费袆遇刺后蜀汉仍然坚持这一政策看,这不是费袆个人的心慈手软。个人的看法,与东汉对比,三国时人口剧减,为了尽快恢复人口来取得兵员劳力三国都费尽心机,并不得不采取些非常手段。魏国陈群钟繇等人曾有恢复肉刑的动议,听起来残忍其实仁慈:其出发点是以此处罚一些本来应该判死刑的人,这样每年可以从断头台上"节省"三千人。这个动议虽然由于肉刑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不了了之,但魏国对此的努力可见一斑。东吴对此也有非常行动,卫温等人出海就是为了抓壮丁。蜀汉的大赦,应属于同样的性质。蜀汉人口变化的过程不详,这里仅按照现有的史料进行个推测。《晋书•地理志》记载:刘备称帝,约有户口二十万,人口九十万,这与夷陵之战时蜀汉七万大军的估计基本吻合。根据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刘禅的诏书(实际为诸葛亮所作,刘禅拿着念而已),蜀汉有军队二十万。按照军民十比一的极限比例,蜀汉此时至少有二百万人口。当然,这个二十万就象赤壁时曹操的八十万一样仅仅是声称,不会真实。但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亲率十万大军,而国内必然会有少量留守部队来估计,当时蜀汉的人口应在一百一二十万左右,人口得以恢复是事实(东汉末年,鉴于沉重的人头税制度,隐瞒户口成风。因此史料中记载的人口增减并不仅仅是实际增减,有时是整理出"黑户 "的结果,即仅仅统计上的增减。曹操在攻克邺城后改人头税制为户调制,清查"黑户"也是目的之一。蜀国其实也是这种状况)然而,蜀汉亡国时人口状况白纸黑字,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可见从此后蜀汉人口在下降。诸葛亮去世后蜀汉频繁的大赦,多半是其恢复人口的一种非常手段,因此费袆对于孟光的指责只能"知错不改"。另一方面,人口的下降反映的是蜀汉内政的恶化。姜维北伐,从来没有过诸葛亮的十万大军,每次都是"数万",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蜀汉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在这样的困境中,姜维于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再度北伐。《三国演义》中称其“欣然”上表,不知道“民有菜色”时他怎么能“欣然”的了?被邓艾击败于侯和后,姜维退往沓中。这一败后怨声载道朝野鼎沸,黄皓诸葛瞻(诸葛亮子)等人有了解除其兵权并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其为全军首领的动议(《三国演义》将其归结于黄皓的专权,阎宇的奉承不可信,至少是太片面。蜀汉朝野此时对姜维北伐的态度已经是口诛笔伐。除张翼的劝谏,谯周的《仇国论》以外,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前,蜀汉的右车骑将军廖化也称其为玩火自焚。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维又打了败仗,其面临的压力是很自然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一些注引也记载平常和黄皓并不和睦的诸葛瞻董厥同样参与了废姜维夺兵权的动议。此时姜维在蜀汉的处境,不比当年诸葛恪在东吴强)。从此姜维不敢回成都,当年十月起以屯田为借口驻扎在了沓中。蜀汉的北伐,至此全部结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是政治上的问题,1.蜀国君主昏庸无能,朝政荒废,重用宦官,不思进取.2.蜀国内部矛盾尖锐,忠臣得不到重用,姜维等要臣屡次有杀身之祸.经济上自诸葛亮死后经济萧条,兵甲不足.粮草不济.军事上蜀魏两国军事实力确实相差甚远.军事将领的素质有有很大差异.蜀国除少数像姜维这样的后辈英雄外大多都是老臣且并不是很优秀,在魏国的攻击下虽然有地利可守但终究趋于灭亡.邓艾的奇兵,钟会的雄军,刘禅在并围成都的时候不战而降最终蜀国灭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
魏国方面:
主要原因:1 魏国占有中原.人口众多(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且人才济济.劳动力兵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且民心所向.
2魏成立前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使得大量才士投奔曹操,而且汉帝的手下,大多也为曹操所用,如徐晃等.
次要原因:1曹氏家族的雄才伟略.曹操就不用讲了(前期主要),至于他的子孙虽次于他许多,但护卫他打下的江山还是足够的.
2中原地势较平稳.可较快的调动军队去支援.而且粮食也可调动自如.
3司马家族的出现.司马一家多次打破蜀国灭亡中原的愿望.
蜀国方面
主要原因:1地方偏远.交通极不发达,而且人口较少,地处蛮夷,人才较少,兵力也不足.只有魏国的六七分之一.
2后主的无能.我想不用讲了,要不是诸葛亮死撑住,蜀国灭的更快. (其实也有说法是诸葛亮对刘禅不注重培养,事事亲为)
3荆州失去,刘备新败的沉重打击,元气大伤,政局混乱,要多年才能恢复. 而且也导致由来诸葛亮只能出祁山。
次要原因:1达成不能尽全力.当宦官黄皓乱政时,有几人进谏:刘禅投降时,有几人制止?
2诸葛亮为国常年征战,使百姓负担沉重,民心失去.
3天公不作美,又多次绝好机会,蜀国多错过了.
4与吴国配合不紧密,没见过两方同时胜利.
魏国方面:
主要原因:1 魏国占有中原.人口众多(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且人才济济.劳动力兵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且民心所向.
2魏成立前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使得大量才士投奔曹操,而且汉帝的手下,大多也为曹操所用,如徐晃等.
次要原因:1曹氏家族的雄才伟略.曹操就不用讲了(前期主要),至于他的子孙虽次于他许多,但护卫他打下的江山还是足够的.
2中原地势较平稳.可较快的调动军队去支援.而且粮食也可调动自如.
3司马家族的出现.司马一家多次打破蜀国灭亡中原的愿望.
蜀国方面
主要原因:1地方偏远.交通极不发达,而且人口较少,地处蛮夷,人才较少,兵力也不足.只有魏国的六七分之一.
2后主的无能.我想不用讲了,要不是诸葛亮死撑住,蜀国灭的更快. (其实也有说法是诸葛亮对刘禅不注重培养,事事亲为)
3荆州失去,刘备新败的沉重打击,元气大伤,政局混乱,要多年才能恢复. 而且也导致由来诸葛亮只能出祁山。
次要原因:1达成不能尽全力.当宦官黄皓乱政时,有几人进谏:刘禅投降时,有几人制止?
2诸葛亮为国常年征战,使百姓负担沉重,民心失去.
3天公不作美,又多次绝好机会,蜀国多错过了.
4与吴国配合不紧密,没见过两方同时胜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