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公木,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现名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1910年农历5月15日出生在今辛集市北孟家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里,河北正定中学毕业。他秉赋聪颖,正直好学,家庭和学校给了他良好的影响,青年时期的他受到爱国思想的感染熏陶,开始追求广阔而有意义的人生,也是这条大道上的奋进者。1928年后,公木进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时便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办刊物、搞暴动,又加入左联,所以两次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公木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他以惊人的毅力从《千家诗》学起,酷爱唐诗宋词,在漫长的学者之途当中,边学习边创作,终于打下了广泛的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李曾主编《部队文艺》等,源源不断地在各地诗文报刊上发表诗作及论文等。鲁迅的文学学风和蒋光慈等人的诗作成为他一生奋斗学习的楷模。公木的诗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又如黄河之涛一泻千里而一发不可收停。他以清新、质朴的格调热情歌颂农民的觉醒,广大群众获得解放的兴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不仅如此,他还在培养一代新人的路途上呕心沥血,当今一代新诗人邵燕祥、张志民、流沙河、未央、雁翼等都尊敬地称公木为老师。应该说公木为年青人留下了很多很多。诗人公木的成功词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更是不可不提的,这首“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便犹如插上了翅膀,当年,它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萦绕在清凉的上空。50多年来,这首歌曲激励着一代八路军战士,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战斗、成长、夺取胜利,为人民建功立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举世闻名的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和定稿发表中,公木也倾注了一腔心血,这些有益于人民的工作都证明了他在创作问题上的宽厚胸怀。公木又确确实实是“以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公木原诗、词、文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人们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公木现在任吉林大学副校长兼中文系主任,吉林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吉林社会科学联合副主席兼语文协会主席,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暨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主席等职务。如今,84岁龄的他依然思想非常活跃,精力旺盛。在他的倡议下,又组起了《中国诗歌简史》编委会,他团结了一批人,立志要填补中国诗史的空白。公木堪称是应用生命写诗的人,老诗人的心里燃烧着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
参考资料: http://music.ent.tom.com/1026/1027/20041015-42468.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他写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公木先生原名张松如,1910年5月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中学时代,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订阅《新青年》等期刊及鲁迅等人的作品,同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
1928年公木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0年加入了共青团,并参与左翼作家联盟等进步组织的活动,发表许多揭露黑暗、鼓动抗争的文学作品。这一年,因参加纪念南昌起义、反对军阀混战的示威游行,公木与老师范文澜先生等一同被捕。
对于新文学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公木敬仰已久并奉为楷模。1932年冬,他以北师大学生代表的名义邀请鲁迅先生到校演讲。鲁迅先生发表了演讲《论第三种人》。演讲前夕,公木和几位同学一起去拜访鲁迅先生。随后,公木写了《鲁迅访问记》发表在《文艺月刊》上。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是研究鲁迅生平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
在抗日烽火中奔赴延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林伯渠同志介绍,公木从北平辗转到了西安,把不满两岁的女儿寄养到当地老乡家里后,参加了晋绥军区的从事宣传鼓动工作。这时期,他创作了长诗《岢岚谣》,叙述一位农民老汉怀着民族义愤与日本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壮举。
一年后,公木西渡黄河,奔赴延安,先后担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八路军直属政治部文艺室主任等工作。其间,创作了大量讴歌八路军将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的诗篇,以及反映解放区人民劳动生活的作品。七年的延安生活,是公木诗歌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在艺术形态上主要有两类,一是长篇叙事诗,代表作《风箱谣》、《十里盐湾》、《鸟枪的故事》等。二是短篇抒情诗,代表作有《我爱》、《哈喽,胡子!》、《再见吧,延安》等。其中《鸟枪的故事》以一杆鸟枪为中心意象,叙述了一个农民家庭祖孙三代为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而前赴后继、誓死战斗的悲壮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正义和自由的坚强决心,具有英雄史诗的浓郁色彩。著名学者孙中田认为:“《鸟枪的故事》显然是大众化诗歌历程中的上品。是可以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相媲美的。”
在延安,公木还与鲁艺的几位音乐家到乡村去采录民歌,后来与著名诗人何其芳一起,认真加以整理,编印了一本《陕西民歌选》。新诗创作应该向民间学习,从民歌中汲取营养,这是公木一贯的文学主张。
《八路军大合唱》与军歌的诞生
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公木结识了萧三、艾青、何其芳、贺敬之、朱子奇、光未然、冼星海等一批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在这些战友中,彼此感情最深的,则是朝鲜族杰出音乐家郑律成。
1939年初,公木调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他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还对诗歌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写下《新歌诗试论》,强调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可以歌唱的“歌诗”和只供朗诵的“诵诗”之间的区别。当时同在宣传科担任音乐指导的郑律成,无意间看到公木抄写在笔记本上的诗稿,便为《子夜岗兵歌》、《岢岚谣》谱曲。此前郑律成谱曲的《延安颂》、《延水谣》已经脍炙人口了。于是二人相约合作《八路军大合唱》。当时,冼星海与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正在延安演出,广受欢迎。
当年7月,抗大总校东渡黄河迁往敌后,公木和郑律成都留在延安。二人通力合作,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
《八路军大合唱》包括《八路军军歌》、《炮兵歌》、《子夜岗兵哥》、《八路军进行曲》、《冲锋歌》和《快乐的八路军》等篇章。各自相对独立而又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境深邃,形象鲜明,感情激越,音韵铿锵。1939年10月,由鲁艺音乐系和抗大女生队组成的演出队,在郑律成指挥下,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此后,这部大合唱从抗大传唱到各机关、各部队,唱遍了延安、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1940年夏,《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刊发于《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受到中央军委的正式认定。
由于公木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1942年,他以部队文艺代表的身份,应邀出席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后来,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65年,这支歌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诗人、学者、教育家
公木先生首先是一位战士,同时又是诗人、学者、教育家。
作为诗人,公木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在新中国建立后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峰。他在紧张繁忙的行政工作的间隙坚持创作,写下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充溢着感人力量的优秀篇章。其中既有歌颂时代巨变的气势磅礴的抒情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等;也有反映国际题材的尖锐辛辣的讽刺诗,如《请吧,艾克!》等;还有表现基层民众生活的细腻温馨的叙事诗,如组诗《鞍山散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艺术境界也更为宽阔开朗。
同时,他坚持不懈地探索“歌诗”的规律,在配合音乐的歌词创作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于1963年为电影《英雄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英雄赞歌》,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之一。
公木还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睿智的学者。他早年就曾撰著《中国文字学概论》等学术著作,探讨古代文字发展变迁的规律,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底。中年以后,更是勤于研索,留下了《诗论》、《中国诗歌史论》、《第三自然界概说》、《老子说解》、《商颂研究》等一大批论述精审、见识卓越的学术著作。他主张新诗的发展应该是“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应突破过去正统而狭隘的“诗歌”观,举凡曲、赋、歌、谣、鼓书、弹词等源自民间的诗歌体裁,都应堂堂正正地纳入诗歌史研究的范围,予以足够的重视。他对《老子》等古代典籍的研究,将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相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的新境界,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公木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初,他曾在山东、河北等地的师范和中学教过书,抗战期间又曾在延安承担过抗大、鲁艺的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大学、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吉林大学的教学和领导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
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曾感慨地写道:“公木同志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学者。……公木同志新诗写得好,旧体诗也很有功力。多年教书,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学者、新诗人、旧体诗人。这功绩是应该大书一笔的!”臧老的话,言简意赅,恰好从诗人、学者、教育家这三个方面,对公木先生毕生的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
公木档案
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甫,张松如。1910年生,卒于1998年,河北人。
1938年在抗大政治部任时事政策干事,并从事诗歌创作。1941年任军直政治部文艺室主任,主编《部队文艺》,1945年到1954年在东北从事宣传、教育和文艺工作。1954年后历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所长,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图书馆馆员。1962年历任吉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诗集《鸟枪的故事》、《哈喽,胡子!》、《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黄花集》、《崩溃》、《公木诗选》、《公木旧体诗抄》、《我爱》等,专著《老子校读》、《老子识解》、《中国诗歌史论》、《先秦寓言概论》、《诗论》等。1939年创作《八路军进行曲》。任吉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名誉系主任期间,从事《中国诗歌史论》的编著及老庄研究工作。
1928年公木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0年加入了共青团,并参与左翼作家联盟等进步组织的活动,发表许多揭露黑暗、鼓动抗争的文学作品。这一年,因参加纪念南昌起义、反对军阀混战的示威游行,公木与老师范文澜先生等一同被捕。
对于新文学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公木敬仰已久并奉为楷模。1932年冬,他以北师大学生代表的名义邀请鲁迅先生到校演讲。鲁迅先生发表了演讲《论第三种人》。演讲前夕,公木和几位同学一起去拜访鲁迅先生。随后,公木写了《鲁迅访问记》发表在《文艺月刊》上。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是研究鲁迅生平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
在抗日烽火中奔赴延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林伯渠同志介绍,公木从北平辗转到了西安,把不满两岁的女儿寄养到当地老乡家里后,参加了晋绥军区的从事宣传鼓动工作。这时期,他创作了长诗《岢岚谣》,叙述一位农民老汉怀着民族义愤与日本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壮举。
一年后,公木西渡黄河,奔赴延安,先后担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八路军直属政治部文艺室主任等工作。其间,创作了大量讴歌八路军将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的诗篇,以及反映解放区人民劳动生活的作品。七年的延安生活,是公木诗歌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在艺术形态上主要有两类,一是长篇叙事诗,代表作《风箱谣》、《十里盐湾》、《鸟枪的故事》等。二是短篇抒情诗,代表作有《我爱》、《哈喽,胡子!》、《再见吧,延安》等。其中《鸟枪的故事》以一杆鸟枪为中心意象,叙述了一个农民家庭祖孙三代为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而前赴后继、誓死战斗的悲壮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正义和自由的坚强决心,具有英雄史诗的浓郁色彩。著名学者孙中田认为:“《鸟枪的故事》显然是大众化诗歌历程中的上品。是可以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相媲美的。”
在延安,公木还与鲁艺的几位音乐家到乡村去采录民歌,后来与著名诗人何其芳一起,认真加以整理,编印了一本《陕西民歌选》。新诗创作应该向民间学习,从民歌中汲取营养,这是公木一贯的文学主张。
《八路军大合唱》与军歌的诞生
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公木结识了萧三、艾青、何其芳、贺敬之、朱子奇、光未然、冼星海等一批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在这些战友中,彼此感情最深的,则是朝鲜族杰出音乐家郑律成。
1939年初,公木调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他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还对诗歌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写下《新歌诗试论》,强调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可以歌唱的“歌诗”和只供朗诵的“诵诗”之间的区别。当时同在宣传科担任音乐指导的郑律成,无意间看到公木抄写在笔记本上的诗稿,便为《子夜岗兵歌》、《岢岚谣》谱曲。此前郑律成谱曲的《延安颂》、《延水谣》已经脍炙人口了。于是二人相约合作《八路军大合唱》。当时,冼星海与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正在延安演出,广受欢迎。
当年7月,抗大总校东渡黄河迁往敌后,公木和郑律成都留在延安。二人通力合作,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
《八路军大合唱》包括《八路军军歌》、《炮兵歌》、《子夜岗兵哥》、《八路军进行曲》、《冲锋歌》和《快乐的八路军》等篇章。各自相对独立而又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境深邃,形象鲜明,感情激越,音韵铿锵。1939年10月,由鲁艺音乐系和抗大女生队组成的演出队,在郑律成指挥下,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此后,这部大合唱从抗大传唱到各机关、各部队,唱遍了延安、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1940年夏,《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刊发于《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受到中央军委的正式认定。
由于公木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1942年,他以部队文艺代表的身份,应邀出席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后来,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65年,这支歌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诗人、学者、教育家
公木先生首先是一位战士,同时又是诗人、学者、教育家。
作为诗人,公木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在新中国建立后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峰。他在紧张繁忙的行政工作的间隙坚持创作,写下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充溢着感人力量的优秀篇章。其中既有歌颂时代巨变的气势磅礴的抒情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等;也有反映国际题材的尖锐辛辣的讽刺诗,如《请吧,艾克!》等;还有表现基层民众生活的细腻温馨的叙事诗,如组诗《鞍山散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艺术境界也更为宽阔开朗。
同时,他坚持不懈地探索“歌诗”的规律,在配合音乐的歌词创作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于1963年为电影《英雄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英雄赞歌》,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之一。
公木还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睿智的学者。他早年就曾撰著《中国文字学概论》等学术著作,探讨古代文字发展变迁的规律,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底。中年以后,更是勤于研索,留下了《诗论》、《中国诗歌史论》、《第三自然界概说》、《老子说解》、《商颂研究》等一大批论述精审、见识卓越的学术著作。他主张新诗的发展应该是“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应突破过去正统而狭隘的“诗歌”观,举凡曲、赋、歌、谣、鼓书、弹词等源自民间的诗歌体裁,都应堂堂正正地纳入诗歌史研究的范围,予以足够的重视。他对《老子》等古代典籍的研究,将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相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的新境界,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公木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初,他曾在山东、河北等地的师范和中学教过书,抗战期间又曾在延安承担过抗大、鲁艺的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大学、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吉林大学的教学和领导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
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曾感慨地写道:“公木同志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学者。……公木同志新诗写得好,旧体诗也很有功力。多年教书,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学者、新诗人、旧体诗人。这功绩是应该大书一笔的!”臧老的话,言简意赅,恰好从诗人、学者、教育家这三个方面,对公木先生毕生的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
公木档案
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甫,张松如。1910年生,卒于1998年,河北人。
1938年在抗大政治部任时事政策干事,并从事诗歌创作。1941年任军直政治部文艺室主任,主编《部队文艺》,1945年到1954年在东北从事宣传、教育和文艺工作。1954年后历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所长,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图书馆馆员。1962年历任吉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诗集《鸟枪的故事》、《哈喽,胡子!》、《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黄花集》、《崩溃》、《公木诗选》、《公木旧体诗抄》、《我爱》等,专著《老子校读》、《老子识解》、《中国诗歌史论》、《先秦寓言概论》、《诗论》等。1939年创作《八路军进行曲》。任吉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名誉系主任期间,从事《中国诗歌史论》的编著及老庄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 http://www.fwwwd.com/content/2007-07/27/content_1375829.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