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病虫害有哪些?

 我来答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06-2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牌:农村读物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农业领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为社会奉献的图书品种累计达2万多种,总印数4亿多册。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枇杷叶斑病 枇杷常见的叶斑病(见图2-82)有灰斑病、斑点病和角斑病。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自治区)。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使植株生长衰弱,影响抽发新梢。灰斑病为害果实,常造成果实腐烂,影响产量较大。

图2-82 枇杷叶斑病

1.枇杷褐圆斑病病叶 2.枇杷角斑病病叶、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3.枇杷灰斑病病叶、病果及分生孢子

(1)症状 斑点病和角斑病仅为害叶片,灰斑病除为害叶片,还能侵害果实。这三种病害在叶片上往往并发,其症状区别为:

①灰斑病 叶片被害,初生褐色圆形的病斑,后呈灰白色,表皮干枯,易与下部组织脱离,多数病斑可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斑边缘明显,为黑褐色环带,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果实被害,产生圆形紫褐色病斑,后明显凹陷,其上亦散生黑色小点。

②斑点病 病斑初期为赤褐色小点,后扩大,近圆形,沿叶缘发生时则呈半圆形,中央灰黄色,外缘仍为赤褐色,或灰棕色,多数病斑愈合后成不规则形。使病叶局部或整张枯死。长有黑色小点,有时排列成轮纹状,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③角斑病 叶片上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大以叶脉为界,呈多角形,常多数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斑赤褐色,周围往往有黄色晕环,后期病斑中央稍退色,其上长出黑色雾状小粒点,这是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病原 三种叶斑病的病原均为一种半知菌亚门真菌。灰斑病(Pestalotia funerea Desm.):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纺锤形,由5个细胞组成,中央的3个茶褐色,两端的细胞无色,顶端具有3根纤毛。基部有脚毛1根。斑点病(Phyllosticta eriobotryae Thuem):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黑色,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有孔口突出表皮外。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角斑病[Cercospora eri-oboiryae(Enjoji)Sawada]:菌丝体集结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子座,然后长出分生孢子梗。初生分生孢了梗直立,单胞,淡褐色。老熟时先端稍弯曲,颜色变深,有隔膜1~5个。分生孢子无色,鞭状,直或稍弯曲,有隔膜3~8个,每个细胞内含有1~3个油球。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叶或病果残体上越冬,翌年3~4月,越冬后的病菌及新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在长江中下游产区,3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底都是该病迅速蔓延时期。在温暖地区,病菌的分生孢子终年不断产生,造成重复侵染。一般土壤瘠薄,排水条件差,栽培管理不良的果园,发病较重。苗木发病常重于成株。

品种间发病情况也有差异。据报道,余杭塘西的五儿、之大早、二早、软条白沙、吴县的照种、白玉易感病。而夹脚宝珠及青种则较抗病。

(4)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建园时行深沟高畦栽植,并加强整枝修剪,使树冠通风透气,可减轻发病。增施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果园环境。②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③苗圃或果园,于新叶长出后喷1∶1∶160~200倍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一般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批杷炭疽病 枇杷炭疽病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主要为害成熟果实,果品在贮运过程中,因温度高湿度大,受害甚烈,造成很大损失。嫩稍,叶片苗木也受害。

(1)症状 初发生时在果实上发生淡褐色水浸状圆形小斑,后变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凹陷,密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红色粘质物蔓延全果,致使全果腐败呈暗褐色,最后病果缩成僵果挂在树上或落于地面,不堪食用。

(2)病原(gloeosporium fructigemum berk)为一种真菌,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多数聚集为肉桂色。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果上越冬。次春,借风雨传播。在春季温暖多雨的年份为害最烈。果实成熟时遇高温多雨为害严重。荫蔽通风透光不良,虫害多的果园均促使病害的发生。

(4)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果,并深埋或烧毁。②注意及时防治果园害虫。③早期发现病果,立即摘除,以防蔓延。④结合防治叶斑病,于5月上旬果实采收前,喷0.5%波尔多液保护果实,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1~2次。

3.枇杷白纹羽病 枇杷白纹羽病分布很广,一般在老枇杷产区都有发生,还危害苹果、梨、葡萄及核果类等多种果树。主要以病菌为害植株根部,引起腐烂,病树叶片发黄,早期脱落,以后逐渐枯死。

(1)病状 白纹羽病中侵染根部,在根尖形成白色菌丝,老根或主根上形成略带棕褐色的菌丝层和菌丝索,结构比较疏松柔软。菌丝索可以扩展到土壤中,变成较细的菌索。菌丝层上可生长出黑色的菌核。菌丝穿过皮层侵入形成层深入木质部,导致全根腐烂,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脱落。

(2)病原 该病原为一种真菌[Rosellinia necatrix(Haitig)Berlese)],属于囊菌亚门。在自然条件下,病菌主要形成菌丝体、菌索、菌核,有时也形成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近球形,集生于死根上。子囊圆柱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纺锤形,褐色至黑色。

(3)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体越冬,靠接触传染。病菌的菌丝残留在病根或土壤中,可存活多年,并且能寄生多种果树,引起根腐,最后导致全株死亡,是重要的土质病害。

(4)防治方法 ①白纹羽病寄主范围很广,最好不在新伐林地开辟果园。若在新伐林地建果园,一定要把烂根清拣干净。②发现病树应及时挖除,并开沟隔离,以防蔓延。③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注意中耕排水,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④对受害轻的树可以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淋根。

图2-83 枇杷癌肿病

1.病组织及病原细菌 2.被害新梢 3.被害果实 4.枝干症状

4.枇杷癌肿病 枇杷癌肿病(见图2-83)又称芽枯病,在日本普遍发生,我国产区也有发生,但未见明确的鉴定报道。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病害。病菌侵染新梢常引起芽枯。枝干受害常出现癌肿症状,癌肿部位往往成为昆虫之巢室。大枝感病后,常致枯萎,使树体衰弱,产量降低,甚至全株死亡。该病应严格检疫。

(1)症状 病菌侵害新梢,枝干,叶和果实及浅土层根系。新梢受害,在新芽上产生黑色溃疡,呈芽枯症状,常使侧芽簇生。枝干被害初为黄褐色不规则斑,表面粗糙,后生环纹状隆起开裂线,露出黑褐色木质部,后迅速膨大成癌肿症状。树皮多翘起,皮层木质部腐烂。叶片受害,在新叶的叶脉上发病时,常使叶面皱缩成畸形。叶脉褪绿,后期病部破裂为孔洞。果实感病,果面溃疡粗糙,果梗表面纵裂。

(2)病原pseudomonas eriobotryae(Takimoto)为一种细菌,属假单胞菌属。细菌为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2~2.3微米×0.6~0.1微米,极生鞭毛。

(3)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叶、枝干病部越冬。翌年4~7月在潮湿时,从病部溢出病菌,借风雨、昆虫以及人和工具传播。此病大多从叶、枝梢的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苗木、接穗等。在新梢抽生期若遇多雨天气,新梢易发病。树势衰弱也容易发病。伤口与发病有关,凡枝梢发病,都在采果痕、抹芽后芽痕、落叶的叶痕、剪口处或食心虫和天牛伤口处侵入。据日本资料,茂木、田中品种略抗病。

(4)防治方法 ①做好果园管理,注意开沟排水和改良土壤,使根系深入土层,增强树势和提高抗病力。②剪除病枝病叶并烧毁,在采收、修剪时,都应使用剪刀,使伤口光滑,减少病菌寄生。③及时防治虫害,防止或减少伤口发生;喷0.5%~0.6%波尔多液保护伤口。④每年4月和9~10月刮除病部,尤以4~5月为佳,此时伤口组织最易愈合。刮净病部,涂用抗生素糊剂1000~1500毫克/升或链霉素;或涂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效果也佳。⑤在3~4月春梢抽出期,最好喷0.6∶0.6∶100或0.4∶0.6∶100波尔多液。⑥苗木要严格检疫,防止带病栽植。

5.枇杷黄毛虫(Selepa celtis M oore)枇杷黄毛虫(见图2-84)又称枇杷瘤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各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受害,是枇杷的一种主要害虫。寄主植物除枇杷外,还危害梨、李、杧果等。以幼虫为害枇杷嫩芽嫩叶,也为害老叶、嫩茎、表皮和花果。为害严重时,整株叶片食尽,使树势衰弱影响结果。

图2-84 枇杷黄毛虫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0毫米,展翅宽23毫米左右,雄虫略小;体灰白色,有银光。前翅有2个弯曲的黑斑,缘毛黑色,前胸两侧密布灰白色鲜毛。卵扁圆形,初产黄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卵壳面有纵向刻纹。幼虫老熟时体长22~23毫米,头体背黄色,腹面草绿色。中、后胸及腹部各节背面每节生有3对毛瘤,上生刺毛,第六节背面有一对明显的黑褐毛瘤。其中第三节背面有一对毛瘤较大,有光泽。胸足和腹足各3对,臀足1对。蛹近椭圆形,体长8~11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为红褐色,背面隆起,腹面平坦,第七腹节两侧呈瘤状突起,蛹化于茧内,茧与枇杷皮同色。

(2)生活习性 黄毛虫以蛹在树枝或老叶背面越冬。次年日气温升至20℃时羽化,成虫白天常头向下栖息树干上,趋光性弱。在浙江黄岩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发生在5~6月,枇杷春梢抽生后至采收前;第二代发生在夏梢抽生后的7~8月;第三代发生在9~10月,枇杷秋梢抽生后花苞吐露前。这三个时期分别在枇杷春、夏、秋梢抽生后,嫩叶较多,食料充足,因此,受害严重。在福建福州一年发生5代,第一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第二代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五代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各代发生整齐,无重叠现象。

雌虫卵散产于枇杷嫩叶背,成虫寿命2~10天。卵期3~7天。幼虫期为15~31天,老熟后在叶背主脉附近或枝干地面的荫蔽处结茧化蛹。越冬代多在树干基部结茧化蛹。

据福建观察,黄毛虫的天敌有广大腿小蜂、驼姬蜂和金小蜂三种。浙江有悬茧姬蜂、茧蜂和寄生菌等天敌。

(3)防治方法 ①冬季用禾秆或布擦净树干或主枝,消灭在枝干上的越冬蛹。这是防治枇杷黄毛虫有效的方法。②在初龄幼虫群集新叶时,进行人工捕杀;利用成虫喜欢停在树干上的特性,在羽化期捕杀。③点灯诱杀。在各代成虫发生期,在果园内架设灯光诱杀成虫。④在枇杷每次抽梢期,幼虫初孵阶段时喷药保梢。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5000~6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倍或50%硫磷乳油800倍液;2.5%鱼藤精500倍液,或用25%、40%敌百虫粉剂直接喷撒。⑤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加自然寄生率,以控制为害。

6.舟形毛虫(Phalera flavescens Btemeret Grey)舟开毛虫(见图2-85)又称枇杷舟蛾,俗称黑毛虫。属鳞翅目舟蛾科。分布很普遍。食性复杂,主要寄主有枇杷、梨、桃、李、梅等多种果树,是枇杷的主要害虫。幼虫咬食嫩芽、嫩叶。后随幼虫成长啮食叶片,轻则削弱树势,重则全株死亡。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2~30毫米。前翅淡黄白色,翅基有一个椭圆形斑块,暗灰褐色,外缘有6个扁圆形斑块,联成一条长带状。卵近球形,初产时淡绿色,近孵化时灰色。初龄幼虫黄绿色,体节上有黑色毛疣,刚毛长,头和前胸背板漆黑色,腹部末节有1对向后伸出的尾铗。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以上,头黑色,身体背面紫褐色,腹面紫红色。体上有许多黄白色长毛,静止时,头、尾翘起像船。蛹长20~23毫米,红褐色,臀棘为两个二分叉的刺。

图2-85 苹掌舟蛾

1.成虫 2.幼虫

(2)生活习性 此虫在福建莆田、江苏一年发生1代,在浙江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发生始期约在6月上、中旬,盛发期约在7月。在浙江黄岩,于翌年4月下旬见成虫,5月上旬见卵。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幼虫发生期,但发生量不多,为害枇杷春梢。6月中下旬蛹化、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虫羽化。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卵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期,以为害夏梢叶片为主,尤以9月中、下旬为最烈。

成虫产卵于叶背,卵期约为7天,孵化后幼龄幼虫群集为害,头部朝里排列整齐,先食叶表皮和叶肉,仅剩下网状与绒毛。稍大幼虫即分散为害,啃食叶片,仅留叶柄或叶脉。一般幼虫早晚取食,白天静伏叶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老熟后沿树干爬或吐丝附落入土化蛹。幼虫受惊即叶丝下坠。成虫白天停息于隐藏处,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3)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捉幼虫。掌握低龄期有群集为害和幼虫受惊吐丝下坠习性,振落幼虫捕捉之。②喷药防治。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③掌握成虫发生期,果园设黑光灯诱杀。④冬季结合深翻,杀死或冻死越冬蛹。

7.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桑天牛(见图2-86)又名桑褐天牛,俗称哈虫、铁炮虫等。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全国各地。是多种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啃食枇杷嫩枝皮层,造成许多孔洞,使树势衰弱,叶片变黄;幼虫蛀害树干、主枝和侧枝木质部。枝干受害,如遇大风,易折断,严重的甚至全株枯死。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46毫米。体黑褐色,密披黄褐色绒毛。雌虫体较大而触角短,雄虫体较小,而触角长。前胸背板两侧中央各有1个刺状突起,鞘翅基部有许多黑色有光泽的瘤状突。卵椭圆形,稍扁平,弯曲。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变淡褐色。幼虫乳白色,头小,口器坚硬,背板有凹陷的曲“山”字形纹。老熟幼虫体长65~70毫米,圆筒形,乳白色,前胸自背板后缘开始,密布深褐色刻点,前方的刻点呈放射状,近后缘角的地方各有一长一短的两条向内方倾斜的凹沟。蛹体长40~50毫米,淡黄褐色。

图2-86 桑天牛

1.成虫 2.幼虫头部及前胸背观

(2)生活习性 桑天牛1~2年完成1世代。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幼虫经两个冬天后,第三年5月至6月化蛹盛期。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成虫盛发。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幼虫孵化期,7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多在早晨及黄昏交尾,产卵时先将枝条表皮咬成“U”形伤口,然后将卵产于伤口内。卵经过10~14天孵出幼虫。先向上蛀食10毫米左右,然后转头沿着枝干木质部往下蛀食,并逐渐深入心材。幼虫在蛀道内每隔一定距离向外穿一蛀孔,供通气和排粪。幼虫为害期间,如见枝干上有新鲜虫粪的蛀孔。孔下方就有幼虫为害。

(3)防治方法 ①成虫发生期,利用其上午9时前和雨后不善飞行的习性及咬食枝条皮层的为害状,人工捕捉成虫。也可用棍棒敲打枝干,即可将其惊落地面,然后收集消灭。②果园周围不要栽植桑树,也不能与桑类混栽。③成虫初发期,在树干和大枝上喷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2~15天后再喷一次,可消灭成虫于产卵之前。④成虫发生期,经常检查产卵伤口和排粪情况,如有发现,可用小刀尖等利器刺入产卵刻槽,即可把卵杀死。⑤幼虫发生危害期。根据地面新鲜粪便的位置,找出幼虫蛀孔,用注射器将50%敌敌畏50倍药液注入最下方的蛀孔,后用粘土堵塞孔口,也可将蘸了药液的棉球,用粗铁丝塞入下面的排粪孔内,再用粘土塞紧孔口。⑥磷化铝熏杀幼虫。用52%磷化铝片(每片3克),按每个虫孔1/6片的用量,用镊子将药片塞入虫孔,并立即用泥封严。对连片的虫孔,可用塑料薄膜包严。膜内放磷化铝片,每立方米放药4~5片。但施用此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1111
2024-11-25 广告
黄学峰医疗美容是一家富贵包专科医院。由黄学峰亲自带领的专注治疗富贵包团队覆盖全国100余城市。黄学峰医疗美容致力为拥有“富贵包”而苦恼的患者提供诊疗方案,凭借专利技术在行内一直拥有良好口碑,成为名副其实的求美梦工厂!黄学峰秉承"用效果回报每...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提供
易书科技
2020-09-25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主要病虫害有:
枇杷灰斑病、叶斑病、轮斑病、斑点病、角斑病、舟形毛虫、黄毒蛾、褐带长卷蛾、乌桕黄毒蛾、木毒蛾等。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叶,烧毁,发病期喷洒波尔多液、百菌清、退菌特等任一种药剂。②害虫幼虫期喷洒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等任一种药剂。
主要采用播种和嫁接繁殖。播种育苗简易,虽变异较多,但已初步掌握种子和苗木生长发育的规律,只要善于选种,不仅能获得良好的变异,且能保持种性和提早结果。从长势健旺、连年丰产的壮年母株,采收充分成熟、大小均匀的果实,从中再选含核少、形态正常、饱满的种子,洗净后随即播种,不宜太深,播后覆土盖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精心的抚育下,1年生苗高可达30~70厘米,即可移植,第二年可长至1、3~1、5米,此时就能开花。嫁接在3月中下旬进行,一般以2年生实用苗作砧木,选用2~3年生春梢为接穗,长10~15厘米,带2~3个芽,行切接法。嫁接成活后注意遮荫、扶干,以免风折。移栽在2月下旬前后,不论大小苗均需带泥球。栽植地点以南向而风少处为好。枇杷无特殊修剪必要,只须把内向枝、病枯枝及曲屈枝剪除即可。开花前,应施以速效肥料,果后增施有机迟效肥,偏北地区,尤应注意防冻。
详情
  • 官方电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