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作者介绍
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是清代光绪年间的举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是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号称是“中国之新国民”,这个新是相对于封建王朝时的旧来说的,小编认为具体有以下几点含义。
一,新在政治
当时的清朝,已经受到了西方帝国的践踏蹂躏,就连是东方的弹丸之地我们都打不过,举国上下一片悲哀,都再想我们为什么连一个弹丸之地都打不过了?梁启超思考之后,认为是清朝的政治体制不行,不要封建的郡主制度了,而要变成君主立宪制度,这样清朝才能富强。
二,新在文化
梁启超支持新文化运动,并且认为,以往的文言文,阻挡了人们摄取知识。确实是这样的,古代关于大道理的书,都是用文言文写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根本就看不懂文言文。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不仅要用白话文说话,而且还要用白话文写作。用白话文,这样使社会各阶层的人士,无论有没有学过文言文,就都可以看书写书。
三,新在思想
清朝封建王朝的统治,认为君主是受命于天,文武百官和人民都要受君主的统治。但是梁启超的思想十分的先进,他主张立宪,举办议会,要用宪法限制住君主的权力,国家大事都要决定于国会,他认为这样,清朝才可以变得强大起来,才能够不被帝国入侵。
可惜的是,梁启超的变法运动还是失败了,到最后还是没能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他到了晚年,先在袁世凯下任职,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他反对,又去了段祺瑞的手下。再后来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他只能辞职。从那以后,梁启超再也没有从事过政治活动,专心做文化和教育。最后,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梁启超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扩展资料:
梁启超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