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性格特点

 我来答
可爱的zzz圣
高粉答主

2015-04-0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4705万
展开全部
历史上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是卓有成就的,他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结束长期战乱的动荡的社会局面,对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文学上,他堪称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慷慨沉雄,苍凉悲壮,气势非凡,并且在他及其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领导下,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中很有名的一代诗风——“建安风骨”。

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不同了!《三国演义》不是人物传记,更不是历史教材,而且又因为作者罗贯中以拥刘反曹、宣扬正统的忠君思想在作指导,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是大相径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为了突出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活泼的可读性是要进行艺术想象和加工的,当然也是允许虚构的,《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因此谈历史人物不能以这本书为依据的。

那么《三国演义》忠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性格是复杂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显示出他的聪明干练、机智勇敢,以及敢作敢为、的老练和成熟。第一回作者写道:“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紧接着,他通过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冲锋陷阵,建立了功勋,谋取了功名,并在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当地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当董卓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时,他不像王允之流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流泪伤感,他设计毅然持刀刺杀董卓,此计不成,便回到故乡组织联络十八路诸侯军联合征讨董卓。一方面他知人善任,敢于启用虽然毫无知名度、也无职称、职位和文凭,但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关羽去温酒斩华雄。他看人不分门第,用人唯才是举,而且在用人上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如他敢于启用曾通敌有叛逆意向(官度之战后)的将领,敢于任用起草过檄文,措辞激烈大骂过他祖宗八辈的谋士陈琳。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一个方面,也是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光彩照人的一面,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曹操作为“治世之能臣”的具体表现。

但罗贯中还塑造了曹操的另一面,那就是多疑、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曹操的这一个方面,用罗贯中的话说就是“乱世之奸雄”。

他小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心计的机灵鬼,请看这一段:“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一个小孩竟有这样的鬼点子,当令人刮目相看。

还有,当县令陈宫抓住刺杀董卓未遂的曹操后,看到他有匡扶社稷的宏图大志,以为他是一位忠义之士,便弃官随他而去,后来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而且不知悔改,还说出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这使陈宫大为震惊,于是弃他而去。还有曹操的梦里杀人的拙劣伎俩,以及借押粮官人头来稳定军心等等,无不显示了他性格中的多疑、阴险、冷酷和狠毒。

但正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使得读者觉得这一人物形象比较真实可信,丰满而有立体感,不像刘备使人觉得假仁假义,很虚伪,也不像诸葛亮,使人觉得太神圣、太夸饰,他的神机妙算被夸张到了极致,那已经不是人了,简直就像一个能呼风唤雨的妖怪了!
SOSO用户 回答采纳率:29.9% 2008-08-28 09:28 检举
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时期,能在官渡之战里,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一统北方,难道不能说明他充实的才干与能力吗?他志存高远,雄心勃勃,恐怕“野心”二字用在曹操身上有些不恰当了吧。

曹操能谋善断,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善于调兵谴将,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精打细算,从而经常取胜。

曹操在治世方面,十分出色。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惊,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在担任济南相时,他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撤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

更可贵的是曹操重视经济。他鼓励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从而收买了民心,让百姓们都尽心尽力的耕作,尽心尽力的为他服务。此外,他还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现象,这是他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史记记载,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背后都有一位贤明的臣子。可重视人才的曹操哪只有一位?他的手下能臣可是多不胜数,英才辈出呢。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之道,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想想,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呢?想当年,刘备的结拜兄弟关云长被曹操抓获。曹操并没有将他杀害,而是以礼相待,想尽千方百计要留住这个人才。关云长虽被感动却不愿为他效劳,曹操就把他放了。赤壁之战中,关云长为了报答曹操不杀之恩,才把他放了吗?否则曹操早就见阎王爷了。

此外,曹操还很有文学才华。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包容一切,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由此可见,曹操是很有文学天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淸瀞
2007-10-30 · TA获得超过41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曹操是《三国演义》这部我国优秀的长篇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塑造了一批典型而艺术的人物形象。同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相比,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形象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今天我们想讨论的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曹操。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我们努力从历史的和艺术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曹操。既定的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如下:曹操,即魏武帝。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官渡之战大破元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二十余万南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曹操生前在北方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弟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所统治的地区内,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曹操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从上面这段对曹操生平史料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见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存在的,但是现在呈现在这里的还仅仅是客观的介绍。作者在写作《三国演义》的时候,曹操在历史上的面目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有作者个人写作的艺术倾向,但是在作者进行加工的同时无意之间把曹操的人格复杂化了,在曹操的身上,我们能看见三国那个动荡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的折射。我们不着重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来看一下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及进行简单分析。
接上论曹操性格
1 超人的领袖才能
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的第一回:
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这里许邵概括了曹操这个人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曹操的领导才能,这也为曹操日后成为真正的帝王之身埋下了伏笔,更是对他的人格的一种肯定。曹操的领袖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力度。从早期曹操与袁绍等人推举义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曹操是一个具有旺盛企图心及使命感的领袖人物,想使当时极度混乱的社会现状,重新恢复安定秩序,解决百姓切身痛。
2 任人为贤
知人善认,唯才是举是曹操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去截取《三国演义》中的章节来说明问题,而是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他的政策能最大的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这是三面有可能一举颠覆中华传统儒教信念的文化反旗,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曹操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贪将吴起“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见《青梅煮酒》周泽雄)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操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的。陈先生写道:“孟德三令……则是明白宣示士大夫自来所遵奉之金科玉律,已完全破产也。由此推之,则东汉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无从坚守,而其所以安身立命者,亦全失其根据矣。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之旨意,实标明其政策之所在,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之大变革……(详见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我们现在来理解曹操的这种做法时候也许只能从曹操的人格特征来剖析。
3艺术形象的曹操的性格多面性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按照艺术的典型化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奸雄的典型形象。不仅他的言语、行为已经偏离历史的事实,而且浸透了作家的审美感情。其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面的奸雄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奸诈、自私、残忍、多疑的性格侧面,又有眼光远大、谋略出众、善于用人的雄才大略的一面。对曹操人格的贬斥,实际上是和他的优点一起表现的,正所谓的泥沙俱下。曹操是惯于由大怒转为大笑,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歇时,对着众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大哭的结果,“使众谋士黯然自惭”,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
曹操的形象,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然而这两方面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分清这是他的英雄本色,还是奸雄的特性使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以奸雄作为性格的主导方面。在曹操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具有的全部特点:笼络人心而又嫉贤妒才,刚愎自用而又机谋权变;刻薄暴虐而又豪爽多智,聪明过人而又愚蠢颟顸;坦诚中总带几分虚诈,大度中常含几成小气。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才使的曹操的形象具有了极其鲜明的,不可替代的艺术独立性,形成他活生生的复杂的性格组合基调: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性格的两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有特征,使我们不禁被曹操这复杂的、模糊的人性特征所吸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金鸡唱晚晴K
2011-01-02 · TA获得超过9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万
展开全部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在政治上极有远见,重视人才,不注重门第出身。遇事极为果断,不会优柔寡断。勇于改革,勇于进取。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在军事上,多谋善断,察纳雅言。比起袁绍的好谋而无断要强得多。
猜忌:曹操生性多疑,他有句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奸诈: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先说曹操的奸诈。
报复心强:曹操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6-05-29
展开全部
历史上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是卓有成就的,他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结束长期战乱的动荡的社会局面,对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文学上,他堪称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慷慨沉雄,苍凉悲壮,气势非凡,并且在他及其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领导下,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中很有名的一代诗风——“建安风骨”。

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不同了!《三国演义》不是人物传记,更不是历史教材,而且又因为作者罗贯中以拥刘反曹、宣扬正统的忠君思想在作指导,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是大相径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为了突出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活泼的可读性是要进行艺术想象和加工的,当然也是允许虚构的,《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因此谈历史人物不能以这本书为依据的。

那么《三国演义》忠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性格是复杂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显示出他的聪明干练、机智勇敢,以及敢作敢为、的老练和成熟。第一回作者写道:“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紧接着,他通过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冲锋陷阵,建立了功勋,谋取了功名,并在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当地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当董卓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时,他不像王允之流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流泪伤感,他设计毅然持刀刺杀董卓,此计不成,便回到故乡组织联络十八路诸侯军联合征讨董卓。一方面他知人善任,敢于启用虽然毫无知名度、也无职称、职位和文凭,但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关羽去温酒斩华雄。他看人不分门第,用人唯才是举,而且在用人上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如他敢于启用曾通敌有叛逆意向(官度之战后)的将领,敢于任用起草过檄文,措辞激烈大骂过他祖宗八辈的谋士陈琳。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一个方面,也是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光彩照人的一面,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曹操作为“治世之能臣”的具体表现。

但罗贯中还塑造了曹操的另一面,那就是多疑、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曹操的这一个方面,用罗贯中的话说就是“乱世之奸雄”。

他小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心计的机灵鬼,请看这一段:“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一个小孩竟有这样的鬼点子,当令人刮目相看。

还有,当县令陈宫抓住刺杀董卓未遂的曹操后,看到他有匡扶社稷的宏图大志,以为他是一位忠义之士,便弃官随他而去,后来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而且不知悔改,还说出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这使陈宫大为震惊,于是弃他而去。还有曹操的梦里杀人的拙劣伎俩,以及借押粮官人头来稳定军心等等,无不显示了他性格中的多疑、阴险、冷酷和狠毒。

但正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使得读者觉得这一人物形象比较真实可信,丰满而有立体感,不像刘备使人觉得假仁假义,很虚伪,也不像诸葛亮,使人觉得太神圣、太夸饰,他的神机妙算被夸张到了极致,那已经不是人了,简直就像一个能呼风唤雨的妖怪了!
SOSO用户 回答采纳率:29.9% 2008-08-28 09:28 检举
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时期,能在官渡之战里,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一统北方,难道不能说明他充实的才干与能力吗?他志存高远,雄心勃勃,恐怕“野心”二字用在曹操身上有些不恰当了吧。

曹操能谋善断,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善于调兵谴将,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精打细算,从而经常取胜。

曹操在治世方面,十分出色。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惊,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在担任济南相时,他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撤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

更可贵的是曹操重视经济。他鼓励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从而收买了民心,让百姓们都尽心尽力的耕作,尽心尽力的为他服务。此外,他还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现象,这是他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史记记载,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背后都有一位贤明的臣子。可重视人才的曹操哪只有一位?他的手下能臣可是多不胜数,英才辈出呢。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之道,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想想,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呢?想当年,刘备的结拜兄弟关云长被曹操抓获。曹操并没有将他杀害,而是以礼相待,想尽千方百计要留住这个人才。关云长虽被感动却不愿为他效劳,曹操就把他放了。赤壁之战中,关云长为了报答曹操不杀之恩,才把他放了吗?否则曹操早就见阎王爷了。

此外,曹操还很有文学才华。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包容一切,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由此可见,曹操是很有文学天赋的。

在我眼中,曹操乃了不起之英雄也,何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EGUILI123
2011-01-02 · TA获得超过4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曹操的性格也决定他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曹操生性多疑,嫉才,譬如他杀杨修,可是曹操又唯才是举,譬如他重用张辽、张郃等人。曹操敢作敢为,他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自己也说若天下没有曹操,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最终来说曹操是当时英雄,军事家,文学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