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 高考应不应该加体育

具体一点正方反方观点然后依据... 具体一点 正方反方观点 然后依据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2-03-19
展开全部
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部、体育总局近期出台文件提出,体育考试成绩不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而且将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可否认,采取各种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促使中小学真正开始重视体育,重视学生体质,努力增强青少年的健康观念,确实是件好事。然而,将体考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仍然值得商榷。
  首先,体育考试组织困难,代价昂贵,又很难保证公平。掐表快与慢、量尺松与紧、动作到位与否,都是很难统一把握尺度的。将其以较小的比重纳入中考尚可勉强,而纳入竞争更为激烈、范围更为广泛的高考,显然就不太适宜了。
  退一步说,即便体考可以确保公平,中小学普通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也该是让学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保持健康的身心,而不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而将其与升学挂钩,人为增加其功利色彩,这可谓是对体育精神的伤害。
  更何况,体考成绩的好坏固然与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但身体健康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竞技水平。将体考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会不会形成对天生弱小或残疾者的歧视?
  广义地看,“体育”两字其实涵盖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既指一些具体的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意识,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许多人之所以运动少,有些是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这往往与得不到落实的劳动保障制度有关);有些则是因为运动不方便,找不到合适的场所和项目(这要归咎于对公益体育的投入不足)。再比如,某些青少年身体素质欠佳,固然应归咎于体育运动的量太少,但也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青少年的体质问题,其实是全社会健康问题的一个侧面。在全社会体育文化氛围不足、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丢掉了健康生活习惯的背景下,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得不到特别重视,体育教育被畸形的教育观所挤压,亦是在所难免。而即使动用“应试思维”,将“体育”的作用上升为“体考”,也不足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状况。真正有效的途径只有提升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并给予制度上的保障。
lightning6977
2012-03-19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3万
展开全部
高考本来就不算的吧。只是形式。不是重点。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最近这个是热点话题  我们要针对这个搞个辩论赛的
追答
哦,要加,现代人们要全面发展,才有竞争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7-28
展开全部
1学生的任务是什么?2多参加课外活动对学习有帮助吗?3学习的时间很多吗?4经常参加课外活动还能吧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吗?5能提高高考分数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