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的黄梅天是怎么回事?

 我来答
樊冠南39dcba2
2017-11-22 · TA获得超过44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2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72.3万
展开全部

季节阴雨天气特别多呢?从前曾有许多气象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都认为这是由于北方海水的冷热变化而引起的。后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高空气象资料增多,这才亮差把它发生的原因弄清楚。原来,自人春到初夏,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已增强,把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但在这个时期,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的势力,还不愿退出这个地区。于是这冷暖两股气流就在江淮流域一带相持不下,好像两路兵马各不相让。因为暖空气比冷空气轻,它沿着冷空气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气带来的大量水汽凝结起来,形成一层较厚的云块,配键庆云中含有大量水分,就不断地下雨,形成连续性的阴雨天气。梅雨前后,无论天气或自然季节均有明显变化。梅雨前,主要雨区在华南到江南一带,江淮地区受北方变性冷高压控制,多晴好天气。梅雨开始,雨区北移到江淮流域,降水多属连续性,有时还间隔着几次大雨或暴雨。梅雨结束,江淮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天气晴燥,气温急剧上升,进入盛夏。所以梅雨前后,是江淮地区由初夏进入盛夏的季节。常年6月上旬人梅(即梅雨开始,或称立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结束,或称断梅),持续期大约30天。但由于历年冷、暖空气的进退有迟有早,势力有强有弱,梅雨期来去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总雨量大小的年际变化很大。有些年份梅雨不明显,称为“空梅”。有些年份,南方暖空气势力开始时势力较强,较培握快地把冷空气迫退到淮北地区,梅雨似乎已经结束,但过了一段时期,冷空气又把暖空气挤回来僵持在江南,于是又再度出现梅雨天气,这种情况称为“倒黄梅”,也就是黄梅去了又回来,出现两次黄梅天气的意思。

寶54986颈腥96b3952
2017-11-22 · TA获得超过46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9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52.4万
展开全部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则慧锋面气旋非常活郑中跃。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出现“少梅”或“孙丛答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使江淮地区显得异常干旱。还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如1980年8月的“倒黄梅”对浙江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三熙27303f71e
2017-11-21 · TA获得超过27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9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64万
展开全部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野巧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枝世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北纬20°以北,就开始人梅。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25°时,梅雨期结束,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一时期,由于大气环流的季风调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持续交绥,形成一条东西向准静止锋,一般称为梅雨锋,使得阴雨颂搭键连绵和暴雨集中。由于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期,故称“梅雨”或“黄梅天气”。又因这时高温高湿,衣物容易霉烂,又称“霉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