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村外围靶区成矿预测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本节所指的呷村外围是从呷村矿区勘探线32线以南到95线以北的范围(即有热沟靶区),从区域成矿地质环境和靶区局部构造上分析,有热沟靶区与呷村矿床产于同一弧间裂谷控制的火山岩沉积盆地内,火山活动特征、沉积、构造特征都十分相像,只是处于由不同的火山活动中心影响的局部盆地内。从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Pb,Au,Zn,Hg,Cu)、遥感异常特征看,二者处于同一区域异常区带的不同异常中心。为此,我们在该靶区内进行了综合成矿预测研究工作。
未知区的测量结果见图7-15,与已知矿区相比,未知区磁异常具有以下特征:正异常除个别局部异常外,其幅值和异常走向与已知矿区相当,说明在岩性构成上主体与已知矿区一致。位于47线、79线、87线的局部高磁异常推测可能是火山活动中心,存在一些偏基性的火山岩;负异常幅值也与已知矿区相当,但异常总体走向更趋于南北(可能由于测线间距过大所致),且形成多条近南北的负异常带。其中最大的一条是从39线到95线,横坐标在800~900m之间的负异常带。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类比,找矿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这些负异常带。为此在负异常区进行了可控源音频电磁法(CSAMT)和瞬变电磁法(TEM)检测。
图7-15 呷村及外围磁测化极等值线图
瞬变电磁法(TEM)在有热沟靶区作了6条剖面,即87、79、71、63、55、47线。图7-16给出了400 m埋深水平切片的电阻率反演结果。从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从63线到87线存在一低阻异常带,异常中心位于横坐标800 m低处,异常轴向近南北,若以电阻率60 Ω·m圈定异常体的范围,则异常体宽近200 m,南北长大于700 m,而且异常向南没封闭。TEM低阻异常与低磁异常带和高Zn异常带位置基本吻合。
可控源音频电磁法 在已知矿区CSAMT结果反映较好,尤其是对导电性好的块状矿,可以较好地确定矿体的形态及产状。在未知区与瞬变电磁对应也作了6条剖面,即87、79、71、63、55、47线,结果同样从63线到87线都发现了较好的低阻异常(见图7-17)。异常宽约100 m,长约700 m(按已有测线控制),而且异常向南没有封闭,可能还要长,基本上与瞬变电磁法圈定的异常体相当。异常垂向延深各测线不尽相同,从剖面反演结果看,63、71、79线低阻异常延深超过400 m。可控源电磁法发现的低阻异常平面位置基本与最大的低磁异常带位置吻合(横坐标800~900 m),且两种异常向南都没有封闭。另外在各剖面东部(横坐标在1000~1100 m)的深部200 m以下存在连续的高阻体,很可能是火山活动的产物(或是火山口,或是火山活动形成的隐伏岩体)。
图7-16 有热沟靶区400 m深TEM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
图7-17 呷村外围靶区CSAMT视电阻率反演结果
综上所述,几种物探方法都同时确定了异常带的存在,那么异常带到底是什么?是矿体?是断裂?还是碳质板岩或其他岩性?从矿区及外围地质构造图上可以得知对应异常位置的地层是上三叠统呷村组火山杂岩,显然上述多数岩石不可能引起低磁,主要为流纹质和英安质凝灰岩、角砾岩、集块岩及熔岩,和千枚岩、砂板岩、硅质岩、白云岩等。低电阻率异常,只有碳质板岩有可能,但根据地表地质观察和槽探揭露,炭质板岩在该地区普遍存在,一般成片分布,不可能成带状且垂直延深。另外,已知矿区有炭质板岩出露的地方并没有出现CSAMT和TEM低阻异常,因此异常不会是炭质板岩所引起的。是断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异常带出现的地方正好有一条断裂通过,该断裂一直延伸到矿区,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断裂,矿区内两个主要矿体就出现在该断裂两侧,同时在断裂两侧有较宽的劈理化带,这种特征完全可以引起低阻、低磁带状异常。因此目前还没有充足的理由排除断裂的可能性,即使是断裂,断裂两侧也是成矿的有利部位。该综合异常是矿(矿化)致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该综合异常的特征与已知矿床完全类似,而且还有Zn元素异常,为此建议:
1)在有热沟异常区加密补做磁法,可控源电磁法和TEM(按60×20 m网度),进一步证实异常带的存在;
2)增加高密度电法,化探以确定异常性质和空间形态;
3)在异常带开展地质槽探,坑探或浅钻直接确定异常体的性质;
4)扩大呷村外围勘察范围,力争实现外围找矿突破。